芍药又叫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药用其根,我国各地均宜栽培。芍药不仅可供药用,而且是供人们观赏的名贵花卉之一。
1.有性繁殖:白芍种子在8月中下旬陆续成熟,当种子表皮由白色变为深黄色就可采收。收后在室内晾3–5天,打出种子准备播种,每亩播种量30公斤–40公斤。播种期愈早愈好,将选好的地整平粑细,要求行距30厘米,行宽幅条插,播幅6厘米–9厘米,沟深3厘米。播后覆土6厘米一9厘米,形成土垅。次年清明前后检查发芽情况,在即将发芽时把爱土搂平。
2.无性繁殖:(1)分株繁殖法:9月中下旬采收白芍后,将粗壮的大中根切去药用,较细小的留下作为种根,然后分开,要求每株带3–5个芽头,并带4个细根,分株后放几天,使根稍软–下再进行栽种。(2)芽头繁殖法:在采挖白芍的同时,先把芍药根部从芽头着生处全部割下作药用,留下的芽头分开,每块要留有粗壮芽苞2–4个,作为繁殖材料。
一般用芽头繁殖法选缓坡地栽培。白芍裁种后,经3~4年才能收获,因此,土地必须深翻30厘米以上,反复整细整平,开1米~1.3米宽的高畦,畦沟宽约30厘米,深17厘米~20厘米。裁种在立秋至寒露前进行,如过晚芍芽已发新根,栽培时容易弄断。栽种前,须将芍芽按大小分成两级,分别裁种。每畦栽3行,按株距40厘米左右挖窝,窝径约20厘米,深约13厘米施猪粪水,待粪水浸入土后,把芍栽插入窝中,以入土插稳为度,不能插得过深,大芍芽每窝裁植1个,小的裁2个,并注意芽嘴向上,不能倒插,然后盖土与畦面齐平。一般亩用种栽100公斤一150公斤。
1。中耕除草:幼苗出土时,用手将周围的草拔除,以后每隔1月进行一次,锄草时不宜过深免伤其根,同时进行培土。第三、四年在发苗初和枯萎后各行一次中耕锄草。
2.越冬管理;地上部分枯萎后,将其清除并烧毁,然后在根部覆土3厘米一6厘米,以防冻害,次年清明前后将土搂平。
3.施肥浇水:生长期可不定期、定量地追肥。严重干旱时可浇透水,但严禁地里积水,否则易烂根,上冻时需浇一次封冻水。
4.摘蕾:出现花蕾时,全部摘掉,选晴天无露水时进行,留种的以三年生者为佳。
5.病虫害防治:(1)白粉病:6–7月发生。发病后将地上部分烧掉,或发病前喷1:1:100倍波尔多液。(2)根腐病:注意排除积水,可以减少发病。
1.收获:定植后3一4年收获。采收的时间是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并在晴天进行,采挖时不要伤根,采收前将地上部分割掉,在距根50厘米的周围采挖,将根全部挖起,抖掉泥土,将芍芽切下做种。根部加工入药。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5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