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对于画画一样,观察也是写好文章需要的第一等功夫。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都可以记录下来,成为丰富的写作素材库——这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写作技巧,实践起来却常常并非易事。
对于观察身边的细微事物,写出日常生活的情趣,汪曾祺先生笔下的草木鱼虫、四季果蔬,至今仍是白描写作的典范。
近日读“老北京”何大齐先生的文章,每每感觉他将汪曾祺的白描写法做了更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对草木、昆虫和童年情趣的白描,能将每一个人带回童年,悠然神往。
跟汪曾祺一样,何大齐也是既擅长写,又擅长画,这两项能力都是基于对事物细微的观察而得来。所以, 究竟怎样的观察才能利于写作,今天的文章或许可以告诉你——
蝎拉虎子 挂打扁儿
文图 | 何大齐
(本文首发于《北京晚报》)
何大齐
1940年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北京市特级教师,在绘画、书法、民俗学、文字学等领域各有建树。近年出版的书籍包括《老北京民俗风情画》、《燕京往事》、《〈骆驼祥子〉何大齐插图·注释本》、《〈茶馆〉何大齐插图本》、《〈民国北京城〉烟袋斜街旧影图卷》、《万有汉字》等。曾获第四届胡楚南优秀教学成果奖、第五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卓越贡献人物奖。
小时候,家后院的东北角,有一棵巨大的臭椿树,高达二十多米,树干的直径足有九十厘米,树冠覆盖有半个院子大。在其茂密的庇护下,就有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
01
壁虎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壁虎,北京人都管它叫“蝎拉虎子”。它的形状十分像小鳄鱼,是属于蜥蜴类的,老人说它是“五毒”之一 (蝎子、蜈蚣、癞蛤蟆、蛇、壁虎),后来上生物课知道它是没毒的。
白天很少见到壁虎,它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在臭椿树边上的墙缝里,总能看到它探头探脑的身影。夏天的夜晚,我睡觉房间的窗户上、顶棚上,经常趴着几只一动不动的壁虎。
壁虎个头不大,从头到尾长度不过十厘米。长长的尾巴就占据了身长的一半,四只脚底下长着吸盘,能吸住屋顶或墙壁,不会掉下来。
它长着三角形的脑袋、一张大嘴,长长的舌头一伸,一下子就把猎物卷入口中了。
我对它的外貌不喜欢,告诉我妈说:“屋里有蝎拉虎子,我害怕。”不肯自己睡。
妈妈说:“不用怕,它不伤人,是专吃蚊子的,有了它晚上睡觉时候,蚊子就不叮咬你了。”
我说:“听人说它是五毒之一,它撒的尿能让人中毒。”
我妈说:“别听别人瞎说,没影儿的事儿,从来没有听说谁让它毒过,都是因为看它长得不招人待见,不喜欢它才编的。”
所以后来 我和蝎拉虎子和平共处、同室共眠了很多年。夏天夜晚,躺床上看它无声无息捕食蚊子,那速度之快,就连会飞的蚊子都无逃生之机。
有一年夏天,一只蝎拉虎子在地上爬行,我用棍子一扒拉,它的尾巴就掉下来了,而且这掉下来的尾巴不停地在地上来回扭动,好像没脑袋没身子也能逃跑似的。
我专注地看着这能动的尾巴,等回过神来,蝎拉虎子早已不知去向了。原来这是它特有的逃命法,尾巴能掉下来,趁其他动物注意这扭动的尾巴时,它就趁机逃之夭夭了。 等过些日子,它的新尾巴就会又长出来了。
小小的动物,天生的智慧和身体本能。
作者与父母、姐姐在前院的木影壁前,左侧为院中竹林。
02
挂打扁儿
花间草丛中,有一种会飞的尖头绿蚂蚱,我们都叫它“挂打扁儿”。
它浑身绿色,模样和草的叶子十分相似,长度足有十厘米,头部和尾部都是尖的,所以 有一句歇后语形容人尖刻不厚道时会说“挂打扁儿戴笔帽——双料的尖”。
据传明朝画家徐渭说它的头可以当毛笔用,蘸墨写字画画——这当然是玩笑话。
我们爱捉它,也是看着它的样子特殊,没毒又不咬人,形状和颜色都吸引小孩,可以拿着玩儿。
我还把抓来的挂打扁儿放进养蝈蝈的小笼子里,喂些草叶给它吃。没想到这个小东西两头长得太尖了,凭着自己身体的细长,一会儿就从笼子的空隙中钻出去逃跑了。
有时候逮住它捏着它的翅膀,看它头上的触须上下摇动,几对爪子不停地抓挠, 真比现在儿童的电子玩具有意思多了。
玩腻了,一撒手,立马就飞跑了。后来听生物老师说,它是蝗虫的一种,名字叫扁担钩,专门吃植物的叶子,吃农田的庄稼,导致植物死亡,当然那是农田里大面积的蝗灾了, 在四合院里,就是孩子玩耍的一种活物。
03
土鳖虫
在花池子的草丛下,在砖瓦堆中或台阶的缝隙处,只要用棍子或铁铲一扰动,会迅速爬出很多小虫子,其中个子比较大的就是土鳖虫。
土鳖虫紫褐色,身长约有三厘米,背部是一椭圆弧状的盖子,平时都是把头缩进盖子里看不见,背部分九节,像屋顶上的瓦片一样,排列整齐,前端伸出两根触角,下面有三对脚,常常不慌不忙慢慢爬行。
我不怕土鳖虫,用手捏住它的背部,翻过来看它的肚子。它的六只脚乱蹬乱踹地挣扎,我就用缝衣服的线把它拴住,再逮一只,摞起来拴一下,能把三四只用线拴好,像杂技团的演节目“叠罗汉”。
一松手放了它们,最下边的跑,驼着背上乱动的同伴,一堆土鳖虫慌慌张张,一会就跑到洞穴或沟眼里去了。
它们是怎么挣脱的也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把院子里昆虫、小动物都当成了玩物,有乐趣,也有伤害啊。
我的小学同学中,很多男孩子也逮土鳖虫玩儿。有的同学说土鳖虫是治伤筋动骨的中药材,逮多了中药铺收购,按分量计价。
那时有的同学家境贫寒,大家课外捉的土鳖虫,就都装袋子里封好送给他,他回去用热水焯一下,捞出晾干卖给药铺,多少可以挣点儿钱贴补家用吧!
北京人戏称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为“土鳖”,那我想对应的就是海龟吧!心里还是觉得土鳖亲切。
相关图书
《北京的春节》
何大齐 绘著
活字文化 策划出品
北京出版社
2022年1月
古老的年味,注入现代的心灵
三世同堂、三代人共同参与、分享心情
还原被现代生活节奏所忽略的生活细节与情意
《万有汉字》
何大齐 著
活字文化 策划出品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2年09月
我知道你在看哟??
延伸阅读
燕京往事:我们正在失去许多有益身心的东西
“老北京”的回忆杀,“10后”的扫盲贴
飞沙走石的北京,是怎么被写成风景的
八十年前,一位美国少女眼中的中国庙会
一位105岁美国老太太给中国人留了本关于80年前北平的美妙小书
海外“民国才女”与一个失落已久的故事
唐晓峰:北京城是座All Possible城市
仪式感满满的春节序幕拉开,每一天都是幸福的味道
给孩子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ID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4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