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养殖,粪污处理是个大问题。济南市莱芜区口镇街道青石桥村,是当地有名的养殖专业村,村里也曾为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头疼不已。
经过发酵加工,臭鸡粪变成了有机肥。
养殖区办起肥料厂
粪污处理不再发愁
多亏了我们的村党支部,多亏了我们的陶书记,建起养殖合作社,办起一所肥料厂,让我们的鸡粪有了好去处。12月15日,在青石桥村村边集中养殖区内,养殖户李修明一边在鸡舍巡视,一边介绍说,我养鸡已经有15年了,过去单打独斗,啥事儿都得自己操心,尤其是粪污处理这一块,很头疼,现在好啦,随时出粪随时运到肥料厂,再也不为鸡粪处理发愁了。
青石桥村党支部书记陶宗宝介绍,村民一直有搞养殖的习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百分之八十的农户养鸡。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实施,小户逐渐被淘汰,村里专门开辟了占地250亩的养殖区,供35家具有一定规模和资质的养殖户集中养殖。
我们这个养殖区,一年仅蛋鸡的存栏量就有28万多只,年纯收入1500多万元。陶宗宝说,收入很可观,但环保压力也很大。
虽说是集中养殖,但养殖区内,35家养殖户各自为战,粪污处理不及时,养殖区的环境没法说,头回来的人,都受不了。村两委委员张心春说。
2022年,村党支部决定领办一家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一方面可以将现有的养殖户吸纳进来,统一管理,有效解决粪污处理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兴办实体,也可有效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
陶宗宝干村党支部书记前,就是村里有名的蛋鸡养殖大户。这次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他决定在吸纳现有养殖户入社的基础上,利用自己多年的经验和积攒的人脉,带领大伙养殖青年蛋鸡。与此同时,为了彻底根治粪污处理难题,合作社决定因地制宜兴建一所有机肥料加工厂,将粪污资源利用起来。
种植户以地入股
撂荒田变成良田
2022年,在济南市乡村振兴服务队帮扶下,村里引进回两台粪污无害化好氧发酵设备,以及一条有机肥生产线。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当年年底,有机肥料厂正式投产。
为了吸引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陶宗宝和村两委创造性地提出两种入股办法,即,养殖户可以以粪污入股,1车粪30元。种植户也可参加,可以以土地入股。
近几年,种地费用越来越高,加上不少村民外出打工,地由谁来种成了问题。陶宗宝说,为了防止土地撂荒现象的发生,他们早就想出台一个办法,这次通过土地入股参加合作社,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
最近来找陶宗宝,要求加入合作社的种植户越来越多。
种植户以土地入股,1亩地咱给他们480-500元流转费,年底根据合作社的具体收益再分红。村会计张德才说,这个办法推出后,很受种植户的欢迎,目前,已有30多户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种植面积达到200多亩。
这些年,村民种地用的大多是化肥,土壤都板结了。现在土地由在合作社统一耕种,全部用咱肥料厂产的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而且,大面积耕种方便机械化作业,种地成本一下也降下去了。陶宗宝介绍,今年合作社已统一种了一季玉米,收成不错,亩产达到500公斤,明年可以种两季,收入会更好。
正说着话儿,陶宗宝的手机响了。原来是村民李修荣打来电话想入社,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村民就能放心外出打工了,这几天来问这事儿的人可不少。陶宗宝笑着说。
种养实现循环
村庄发展看好
肥料加工车间内,刚刚加工好的有机肥堆成了小山。
这些肥料已经订出去了,这两天人家就过来拉。咱合作社现在年存栏蛋鸡28万多只,同时养殖出售青年蛋鸡,60天出一批,一批20万只,这么多鸡,一年下来,光鸡粪就能产出5000多吨。有机肥厂建成后,利用这些鲜鸡粪1年可生产发酵肥料1500多吨,年产值可达100万元。除了管理村庄账目,张德才还有个身份,肥料厂厂长。
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合作社现在生产两种有机肥,一种是粉末状的,一种是颗粒状的。
鸡粪经过发酵处理制成有机肥后,一点也不臭,是上好的花肥。
两种肥料成份含量一样,粉末状的适合果树穴施,颗粒状的多道压缩工序,更适合抛施。张德才介绍,目前合作社生产的有机肥已通过了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山东省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的专业检测。肥料不但达标,而且有机质含量达到了66%,远远超过了有机肥的市场最低标准。
咱这有机肥市场价每吨700元,现在是供不应求。下一步,我们准备再改进改进,弄成小包装,作为花肥,在网上卖。张德才说。
自从建起肥料厂,不但发展养殖业没了后顾之忧,不再担心粪污处理,发展种植业我们也有了信心。陶宗宝介绍,这两年,村里还建起了猕猴桃和樱桃采摘园。最近,我还参加了市里举办的‘水肥一体化高级研修班’,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有机肥,搞设施农业,种高品质果蔬,向土地要更高效益。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姬飞燕 通讯员 高翔 魏荣华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3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