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用好戊唑·吡虫啉拌种防病虫 高邮市一读者9月27日来电话: 请问用戊唑·吡虫啉拌小麦种子效果怎么样
戊唑·吡虫啉是戊唑醇和吡虫啉的混配剂,目前登记的11个产品均为悬浮种衣剂或种子处理悬浮剂,分别登记用于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处理种子防治相关病虫害。
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能够抑制真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杀菌谱广、持效期长。戊唑醇在全世界范围内用于种子处理和叶面喷雾,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蔬菜、香蕉、苹果、梨、玉米、高粱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性病害。 小麦播前合理使用戊唑醇拌种,能有效防治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早期纹枯病等病害,一般每100公斤麦种用戊唑醇纯药3~4克,正常使用有较好的安全性。注意选用专用的种衣剂拌种。拌种后小麦出苗期可能推迟一两天,但对小麦发芽率没有影响,而且苗齐苗壮,根系发达,叶色浓绿,叶片宽。
戊唑醇会抑制作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对作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戊唑醇拌种用药量不能过大,拌100公斤麦种戊唑醇纯药用量超过6克,对小麦出苗率和出苗速度易产生较大不良影响,会导致出苗迟、出苗不齐,出苗后小麦长势也会明显减弱。过迟播种的田块,播种后温度低,用戊唑醇拌种对小麦出苗影响大,不宜使用。吡虫啉内吸性较强,具备胃毒和触杀作用,对蚜虫、蛴螬、蓟马等多种害虫具有较高的防效和较长的持效期。小麦播前合理使用戊唑·吡虫啉拌种,对种传病害、地下害虫以及苗后早期的蚜虫有较好的防控效果。
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的“亮势”21%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含戊唑醇1.1%、吡虫啉19.9%,登记用于小麦防治散黑穗病和蚜虫,每100公斤种子推荐用制剂400~600毫升拌种。
拜耳公司的32%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含戊唑醇1.1%、吡虫啉30.9%,登记用于小麦防治散黑穗病、纹枯病、蚜虫,每100公斤种子分别推荐用制剂300~500毫升、300~700毫升、300~700毫升拌种。
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的31%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含戊唑醇1%、吡虫啉30%,登记用于小麦防治散黑穗病和蚜虫,每100公斤种子推荐用制剂350~400克拌种。
安徽尚禾沃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16%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含戊唑醇0.7%、吡虫啉15.3%,登记用于小麦防治纹枯病和蚜虫,每100公斤种子推荐用制剂750~1050毫升拌种。
近年来这些产品在小麦生产上使用普遍取得了较好的病虫防治以及壮苗效果。拌种前,选用适宜的拌种机或转动搅拌器,先将药剂调成浆状液,通常处理10公斤种子的药量需加150~200毫升水调制药液,将调好的药液与种子充分搅拌混合,使药液均匀分布在种子上即可。配制好的药液应在24小时内使用。拌种后药剂随种子的吸涨和水分一起进入种子体内,通过内吸遍布作物根、茎、叶,并在作物体表长期储存,对作物形成全方位有效保护。 (谭立云)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