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仅要把产品做到极致,更要将文化发扬传承下去
从1984年开始,邢仲芳就在富平县加工面粉。那时候富平县有大大小小近百家面粉企业,可邢仲芳却找到一种巧妙的方式来卖自己的面粉。
这是西安一家有着浓郁陕西面食文化特色的面馆。一根面条长达3.8米,一根正好是一碗。而让客人印象更深的,是他们上面条的方式。要么站在板凳上给客人挑面条,要么给客人来一曲。
每年来西安旅游的游客很多,客人到这里吃面的同时,在店家的介绍下,还能了解陕西面食文化,对陕西面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传播作用。邢仲芳在陕西找了一些这样的面馆合作,给他的面粉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经过20多年的打拼,邢仲芳牢牢占据了陕西面粉市场,2011年销售额达到9亿元。
2.难度很大,但我还是想试一下
邢仲芳在心里盘算,一斤小麦做成手工挂面的话,能卖到5元钱,这利润比卖面粉可要高多了。大伙儿一听说邢仲芳要规模化生产手工挂面,很多同行都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手工挂面主要靠人工,进行规模化生产的话,在产量和技术上都有很大的难度。
别的工厂不敢生产,邢仲芳却偏要做。他知道手工挂面需要筋度高的面粉,从2012年开始,他以订单农业的模式,把优质小麦引到富平种植,这种小麦筋度高,加工出来的面粉和面,才能拉出三四十米都不会断。
先用面粉和面,擀好之后,把面切成面条,切下来的长度可达三四十米。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把面条再拉细,盘在两根棍子上,这么一盘,面条又细了一圈。接下来是第一次醒面时间。醒完后开始进行拉抻。每拉一次,面条就长一点细一点,然后接着醒面。这样反复几次以后,直到把面条挂在架子上,做最后一次拉抻。
手工挂面需要晾干12个小时,最难的就是如何保证在晾干的时候不断。否则损耗太大,这也是别的厂家不敢做的原因。
邢仲芳想起了传统做手工挂面的时间一般都是3月到5月和9月到11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刚好不冷不热,温度最舒服。邢仲芳受到启发后,把厂房改造成恒温的环境,温度控制在25摄氏度左右,同时加装风扇对挂面进行风干,终于解决了手工挂面容易断的难题,并且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晾干之后的挂面,再切成一段一段,手工挂面终于做成了。
为了让大家了解他的手工挂面是如何生产的,邢仲芳还经常到街上举办推广活动。他把当地的秦腔演员请来演出,把长度7.6米的手工挂面也搬过来展出。观众听完秦腔以后,他再给观众展示手工挂面的生产技术。如此直观的展现,让观众对他的手工挂面印象很深。邢仲芳也因手工挂面一炮而红,从第二年开始,他每年能销出去3000多吨的手工挂面,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3.变废为宝
手工挂面做成了,这本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可抠门儿的邢仲芳却从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让他怎么都高兴不起来了。
通常,小麦经过加工,一部分成为面粉,一部分成为麸皮。麸皮就属于小麦加工过程的下脚料,很不值钱,只能做成饲料。而邢仲芳为了加工小麦,一天就能生产将近200多吨麸皮,这让他非常头疼。
原来,这种让邢仲芳头疼的麸皮,却含有一种东西,其价格是麸皮的六十多倍。这种东西就是小麦胚芽,样子跟麸皮差不多,但是颜色比麸皮要黄一些,很难分离。邢仲芳了解到,国外就有人将小麦胚芽做成产品,一斤胚芽的价格是50元左右,邢仲芳又打起了算盘,跟面粉和挂面比,这胚芽的利润实在是太诱人了。
邢仲芳用烘烤的方法把小麦胚芽烘烤熟,然后再进一步加工成胚芽糊和胚芽饼干等产品,2022胚芽产品销售额达到了5000万元。加上面粉和挂面产品,企业总销售额达到17.2亿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2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