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工作者在隆平高科大围山育种站选育水稻新品种。光明图片
【聚焦我国粮食安全与种子问题(上篇)】
【一线讲述】
讲述人:隆平高科副总裁、水稻首席专家 杨远柱
我们业内有个说法,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可培育一个优良品种往往需要大批科研人员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艰辛付出。比如晶两优品种成功问世,就花了我们团队整整15年心血。
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和推广,对解决我国的温饱问题贡献很大。但由于杂交水稻的遗传特点,一度品质不是很好。怎么才能让杂交水稻高产又优质,成了我们的攻关目标。十几年前的一个春节,一位好友送给我一袋别国产的香米,吃起来柔软无渣,清香微甜,非常可口。一碗饭下肚,我爱人忍不住说:你育了一辈子种,什么时候能培育出这么好吃的大米,让我们天天吃得到。虽然是一句调侃的话,却深深触动了我。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优化杂交水稻品质这一难题。
这些新品种不仅抗病性强、耐高低温、肥料利用效率高、高产稳产、种子质量好,而且整精米率高达65%,米粒晶莹剔透,米饭柔软可口。尤其是大王子晶两优华占,品质为国优3级,是农业农村部确认的广适性超级稻,也是科技部863计划专家组认定的绿色超级稻,2022年推广面积居全国杂交水稻第一位,2022年推广面积居全国杂交水稻第二位;二王子晶两优534,品质为国优2级,是湖南、四川、福建等省评高档优质稻,是长江流域首个稻瘟病抗性1级的中稻品种,2022年居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第二位,2022年推广面积居全国杂交水稻第一位。三王子晶两优1212,四王子晶两优1377等,个个表现不凡。这些品种年推广面积达2000余万亩,迅速成为我国杂交水稻新一轮主栽品种,让大家餐餐都能吃上好大米。
水稻育种,这条路并不好走。培育新品种的成功率平均不到千分之一,有的育种者甚至一辈子也没有育出一个品种,其中的艰辛只有当事人才清楚。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是育种人最真实的写照,一双水田靴,一身蓝工装,一个斜挎包,一顶尖斗笠是我们的标准着装。因为常年头顶烈日、脚踩泥泞,很多人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2010年,我做了胆结石手术,医生叮嘱至少要全休1个月,但时值晶4155S决选的关键期,出院第二天,我不顾爱人劝阻,拖着术后疲惫的身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了日夜牵挂的试验田。不仅我如此,每个团队成员对待育种材料都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一名成员为了见证水稻小王子的诞生,都错过了自己孩子出生的宝贵时刻。
推动种业进步、造福世界人民,这是隆平高科的企业愿景,也是我们育种人的人生使命和最大梦想。目前,我国农业正由产量型向提质增效型转变,市场对水稻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将坚持市场和产业导向,在确保高产的前提下,不断强化绿色安全、优质专用、轻简高效等性状的改良,努力培育更多更好的突破性品种,让天下人吃饱、吃好、吃得健康。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胜、李慧、赵秋丽、冯帆、任爽、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万源、李静雅)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2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