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小刚 四月芳菲,春意盎然。在崆峒区泾河川设施蔬菜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从西川的安国镇到东川的花所镇,到处可见机器轰鸣,车辆穿梭的场景,整地、打基、砌墙、搭架、扣膜,而上市的大棚里辣椒、西红柿、黄瓜等蔬菜青翠欲滴,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箱,即将定植的蔬菜大棚里,菜农们正忙着打沟、起垄、施肥、覆膜、播种处处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以前和丈夫长年在家务农,靠天吃饭,收入很不稳定,自从承包了蔬菜大棚自己种植经营后,生活上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崆峒区白水镇马莲村村民高淑琴正在自家大棚内细心照顾着她新栽培的幼苗。 近年来,随着崆峒区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淑琴一样,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在这里变身成现代化农场技术工人,不仅学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还可以以承包的方式进行自主经营,享受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我去年就承包了8个大棚,主要种的是黄瓜、辣子、西红柿,一年下来也挣了七万元左右,今年我还想继续增加大棚数量,增加经济效益,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高淑琴。 今年以来,崆峒区持续加大财政资金的扶持撬动作用,落实《甘肃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围绕提质、扩量、创牌、增效的发展思路,整合各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谋项目、引主体、建链条、活机制,全力以赴推进崆峒区泾河川设施蔬菜基地建设,计划投资6200万元在安国、柳湖、四十里铺、花所4个乡镇新建日光温室500座1000亩。建成后可增加鲜菜供应6000吨,实现产值1800万元,吸纳劳动力400多人。 目前,已经完成土地整理1000亩,开挖地基200座,建成墙体100座,骨架20座。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1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