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头大而壮实
肉质嫩而鲜美
吃起来没有土腥味
对于许多食客来说
松江培育的团头鲂
有着传统的
老上海味道
让人回忆满满
好水养好鱼
团头鲂,又名武昌鱼,俗称鳊鱼。上世纪8、90年代以前,上海农村河道中的野生鳊鱼较多。因其味道鲜美、肉质滑嫩,红烧鳊鱼便成了上海家家户户喜爱的一道传统本帮菜。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野生鳊鱼渐少,而池塘养殖的鳊鱼肉质和吃口也没有了原来的味道。为此,上海水产大学经过长达16年的系统选育后,获得了养殖性能优良的选育系第六代——团头鲂浦江1号。
这一尾团头鲂在松江,得到了精心培育。松江区水产良种场在2000年成为上海市团头鲂保种基地。作为以团头鲂浦江1号为主的保种、选育和良种生产的水产良种场,每年繁育团头鲂浦江1号鱼苗1亿尾。
水产良种场紧靠黄浦江上游泖河边,我们用好水养好鱼。据区水产良种场工作人员季强介绍,团头鲂的养殖用水引的是优质的泖河水,无污染、水质好,才能养出品质优良的团头鲂。
一尾团头鲂 精养三年
除了好水,有心养护,才有这样的品质好鱼。这样一条鱼,要养三年。季强说,在这三年中,团头鲂如同选美一般,要经过层层筛选,才能够进入市民的餐桌。
第一年,经过精心培育的鱼苗宝宝们在河塘中自由生长;第二年便开始了激烈角逐,养殖人员们依照标准,看体型、评体色,淘汰了一批质量不达标的鱼;而在第三年,待选出的鱼长大至1.5公斤左右,就要进行严格训练,放入专池中进行健身培育,经过半个月的流水去杂和瘦身,随后再次进行筛选。
据介绍,松江团头鲂的重量控制在3-5公斤。只有体重达标、体型合格、体色现鳞背珠光的鱼,才能够脱颖而出,其中的佼佼者还将作为亲本选育,保证松江团头鲂有效、优质繁育。
我们采用了新型鱼类瘦身技术对其进行技术暂养,不仅去掉了土腥味,而且分解了多余的脂肪,使鱼肉更紧致,同时,还除掉了身上的杂质。季强介绍,现在团头鲂浦江1号的肉质已经达到了从前河道中野生鳊鱼的风味。目前,松江培育的团头鲂浦江1号乌仔(鱼苗)已推广至北京、四川、贵州、福建、山东等20多个省市。
游上市民餐桌
肉质鲜美、吃起来没有土腥气的松江团头鲂,深受大家的喜爱,也是不少食客来到松江的必吃特色。它的传统好味道,也引来了不少松江知名餐饮企业的青睐。
据悉,松江区水产良种场与松江多家饭店对接,以团头鲂为原料,开发了多款本帮菜品。在位于小昆山镇的西部渔村内,市民还可以体验垂钓团头鲂的乐趣,在园区餐厅还能品尝到剁椒团头鲂等特色菜。除此之外,荡湾里蟹庄和阳光绿洲酒店都有相关菜品销售。
小贴士
目前,松江区水产良种场正在不断完善鱼类瘦身技术,并增加暂养规模。如果有市民想在自己家中烹饪这道传统菜肴,也可前去购买。
地址:松江区水产良种场(小昆山镇汤村村615号)
价格:18元/斤
文字、图片、编辑:韩佳怡
部分图片:资料图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70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