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养殖白美对虾技术
南美白对虾养殖新方法
南美白对虾食性分析
南美白虾养殖调水全过程
南美白对虾是当前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品种之一(其它二种为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它具有生长快、抗病能力强,养殖经济效益显著。健康养殖即生态养殖,就是要求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水环境,避免与减少病原体的入侵和环境污染,提倡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走病害综合防治之路,也就是防治病害发生,维护养殖生态平衡和水产养殖发展的基础。
池塘条件
1、养殖场地:半精养池可在现有海水养虾池基础上改造,面积一般为40—50亩,池深1.5米,池底平坦且向排水口倾斜,进水口与排水口要严格分开,间隔距离越大越好.精养池一般为10亩左右,池深2.5—3米,最好为圆形或正方形去角成圆弧形,池底向中央倾斜,成锅底形,排水口位于池中心.工厂化养殖池面积为400—600㎡/个。池深1.5米以上。
2、彻底清塘消毒:池塘在放养前必须做到清於、消毒、暴晒。池塘清除底泥后,用生石灰70—80kg/亩化浆均匀泼洒,以杀灭池中有害生物和病原生物经3—4天晒池后冲洗池塘,将石灰水冲掉再进水5—10cm,使池水PH值为8.0-—8.6,然后按200—250g/亩用量全池泼洒长效水体消毒剂、溴氯海因等,彻底杀灭病原生物和有害生物。
放苗前准备
1、水质条件: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溶解氧5mg/L以上,PH值7.8—8.5,透明度30—40cm,池底H2S浓度不超过0.01ppm。
2、配备增养机:对精养池、半精养池的池塘一定要配备增养机。配备数量根据计划单产指标来定,如亩产指标400kg,每亩配置1.1千瓦电机频率50赫0.5台,如亩产指标600kg,配置0.8台.在具体生产中1.1千瓦的增养机可供4亩养虾水面的增氧。
培养基础饵料生物
虾苗入池前,培养足够的基础饵料生物是养虾前期提高虾苗成活率,增强虾苗体质,加速虾苗生长的关键性措施,同时饵料生物对净化水质,吸收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减少虾病病害,稳定水质将起重要作用。
培养基础饵料生物的时间按采取不同的养殖方式和纳水办法确定。一般养殖池在放苗前10—15天进行,培养方法可在清塘后一周左右,进水50cm,施有机肥和化肥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施尿素3kg/亩,过磷酸钙0.5kg/亩,或全池泼洒活力菌0.5g—1g/立方米,使池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25—40cm,ph值在8.0左右.施肥量要根据虾塘底质等情况灵活掌握。
虾苗放养
1、虾苗选择:要选择健壮活泼、规格均匀、体表干净、肠道饱满、反映灵敏、躯体透明度大,无病灶、活力强的南美白对虾虾苗。
2、规格:一般规格为1.0—1.2cm,最好是体长1.5cm以上。
3、适时放养:南美白对虾苗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此水温范围内,放养虾苗生长速度快,摄食量大,体质健壮、抗病力强。
4、放养密度:一般虾塘为1.5—2万尾/亩,半精养虾2—3万尾/亩,精养虾塘3—4万尾/亩,工厂化养殖每平方米200尾,每亩放养10万尾以上。具体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养殖技术、管理水平而定。
放养虾苗时,要做好“兑水”工作,使苗袋里的水温和池水温度基本上保持一致时,才能在上风头的池边和左右两旁进行开袋放养。
饲养管理
1、池塘水色的调控:养殖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常规的调控方法是在池水中按比例施入氮肥和磷肥。到养殖中、后期由于残饵及虾体排泄物增多,水色变深,要适量换水、加水或施入一定的沸石粉或生石灰来控制水色。
2、维护虾池生态平衡:实践证明凡浮游生物少的池塘,对虾发病早,体长仅5cm就可能发病反之,体长8cm以上才见个别虾体出现病症。浮游水中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池水中的溶解氧,改善对虾生长的水质环境和底质条件,减少对虾的危害。通常池塘消毒后3天,以1㎏/亩用量的活性微生态剂拌于沙土中,撒于池底,然后纳水、肥水、肥水时用底质改良剂2g/立方米全池泼洒,可有效维护虾池生态平衡。
3、控制池水的pH、溶解氧、透明度: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过程中应注意调控pH值,不宜过高,否则会增加氨氮的毒性,抑制虾的生长。随着养殖对虾的生长,虾体对水中的溶解氧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前期应视水质状况采取间歇开增氧机,随后逐渐延长开机时间,精养池和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池到中、后期必要时需24小时开机,以保证池水溶解氧的含量在5mg/L以上,池塘底层溶氧量在3mg/L以上,最低不能低于1.2mg/L。养殖前期,透明度保持在25—40cm,中后期应保持在35—60cm,若透明度少于20cm,应适量换水、加水或施入沸石粉、生石灰,若透明度过大,可适量追施氮肥和磷肥以调控水质。
4、投喂:一般投喂廉价的冰鲜鱼浆和小贝类,也可投喂一些配合饵料。投饵量应根据虾的大小、成活率、水质、天气、饲料质量等因素而定。养殖前期(1—3cm)日投饵量为虾体重量的8—10%,中期(3—10cm)5—7%后期3—4%。每天多次投喂,晚间投喂量占60—70%。
5、日常管理:每天早、中、晚、午夜巡塘,观察水色及对虾活动情况、生长情况和饱食率,以调节投饵量和是否开增氧机。
虾病防治技术
在放苗后30—60天是南美白对虾病毒性疾病高发期,这期间要按不同疾病预防措施用药:
1、生物防病:使用活性微生态制剂或底质改良剂调节水质,在饲料中添加活性饲用微生物、FRC—活力源添加剂等,能有效改善对虾的肠道功能,增加其对饲料的吸收率,并抑制病菌发生,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促进对虾生长。
2、药物防病:每隔10—15天可全池泼洒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氯海因等海因类消毒剂1次,用量0.2ppm—0.3ppm。内服可在饲料中经常添加虾促生长剂和纯中药制剂、FRc—活力源添加剂、免疫增强剂等绿色产品。可增强虾体免疫力,去除虾体内有害物质,起到防治疾病的功效。
”
养殖技术
1.池塘条件:
池塘要求进排水方便,近海,池坝、进排水闸门牢固,不坍塌,池底平整,底质以泥沙质为好,养殖水源为海水或半咸水,盐度不低于10‰。
2.清池进水:
进水时要用80目的筛绢网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池塘,首次进水以80厘米~100厘米水位为宜。
3.肥水及饵料生物的培育:
肥水的目的是通过施肥使水中藻类、轮虫等有益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虾苗入池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饵料生物较少的池塘可通过生物移植的方法补充。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亩施发酵腐熟的有机肥300kg~400kg、尿素3kg、过磷酸钙0.4kg。到放苗时,池水透明度在25厘米~40厘米为宜。此时,饵料生物接近高峰值。
4.开氧机时间及溶氧指标:
傍晚溶氧最高,早上六点溶氧最低,增氧机要多开勤开,要求一亩地配备一台增氧机,每时每刻溶氧均在5~8mg/L最好。养殖后期50天左右的时候,要用药物增氧,每天晚上撒“底加氧”增加塘底底部溶氧。
”
南美白对虾是近几年新兴的特种养殖项目,它酷似中国对虾,身体最长可以达到24厘米,虾壳较薄,正常虾的颜色为青灰色,身上没有斑纹。他体内含有丰富的牛磺酸,牛磺酸可以降低人体的血清胆固醇,还有丰富的锌元素,可以为人体增加锌元素,改善由于缺锌引起的生长于味觉障碍等。很多朋友不知道该如何养殖,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了它的养殖方法。
1、养池要求
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池塘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通常虾池的深度在1.5-2米左右,保证虾池有着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虾池的换水。还要保证水池中有着充足的水源,水质要干净,含有充足的营养成分保证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需要。最后,虾池中要增设增氧设备,在一定的实践中向虾池内供给足够的养分,提高虾池的溶氧量。
2、虾池灭菌
在放养虾苗之前,要根据南美白对虾的生活习性,生长特点还有养殖后虾池中的卫生等问题。对虾池进行消毒灭菌工作。在虾苗放养前一个月的时候,在虾池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消毒,且应该提前七天向虾池中加入比例的漂白粉。也可以在池中加入一定的水质肥料,像水肥宝等,这可以是虾池中达到充分的养料,为虾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虾苗选种
南美白对虾本是生活在南美咸水中,只是引入中国后开始淡水养殖,所以由于养殖的水是淡水,在选择虾苗时也要选择经过淡化处理的。避免选择虾苗之后,虾难以适应淡水的池塘环境,导致大面积死亡。在选择虾苗的时候,根据虾池周围的环境和季节特点等,不懂得尽量询问有经验的养殖人员。掌握市场需求,选择市场需求大的品种。
4、水质调节
在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时候,换水不是很容易,比较困难,所以在换水的频率会比较低。我们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对虾池中水质的了解,通过之前换水的老水研究池中水质的变化,通过换水减少饲料等方法保证水质的干净。根据每个季节不同的水温变化,掌握四季的变化情况,水温变化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水温变化对虾产生的影响,加强水质的调节,对虾的养殖有一定的作用。
以上就是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技术,南美白对虾比较脆弱,要特别注意管理,每天定时巡查。因为如果虾生病的话是很难看出来的,生活在水底,无法及时的观察,所以还是要有一个正确的养殖方法,正确的管理技术,提前预防。
对虾在养殖的时候需要注意虾池的搭建、水质的调节、饵料的投喂和日常的养护等。
虾池要在海边的低滩区挖掘深坑,用生石灰消毒后注入海水,保持水体洁净,适当放入一些浮游生物,饵料以各种小生物为主,注意定期消毒
南美白对虾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虾类,对饵料蛋白的需求量较低。
在高密度养殖中,饲料营养成分中蛋白质的比率占35%~40%,即可正常生长。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可以充分利用植物蛋白原料来代替价格比较昂贵的动物性蛋白原料,节省饲料开支。研究发现,南美白对虾在小虾阶段的生长,主要受蛋白量的影响,而中虾和大虾阶段的生长主要受蛋白源的影响,故使用动物性蛋白含量较高的配合饲料,不仅诱食性强,且营养成分较齐全,生长速度较快。在不同养殖模式中情况也有所差异。在粗养模式中,就不需要投喂高蛋白饲料。粗养主要依赖海区中天然生物饵料,人工配合饲料为搭配饲料,用量不多,所以,对蛋白质的要求就不那么高了。
俗语说:“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底”,在对虾养殖的过程中就更显得及其重要了,新手养虾怎么在前期做好对虾的水质调整控制,达成虾好水好的目的呢今天就教你一分钟成为调水大师。
一:对虾养殖水体问题-水色
养殖水色讲究“肥、活、嫩、爽”,养殖的水体讲究以黄绿色和黄褐色为好水,这样的水色主要以绿藻和硅藻为主。
绿藻水:绿藻为水中的主要藻类,经常见到的绿藻有栅藻、小球藻、纤维藻等等。绿藻吸收了水体中多数的氮肥,水质净化,养殖动物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速度快,体色透明。水质看上去爽嫩,有大概20-35厘米的可见度。
硅藻水:好水!这种水体的水质较“肥、活”,水体中的藻类是硅藻,小环藻、针杆藻、舟形藻等,这些都是水产养殖的优质饵料。生长在这种水色里的对虾活力强,体色光洁,助食消化好,成长速度快,透明度1250px,是水产养殖的最佳水色。
茶褐色硅藻水
(图片为硅藻水)
二:对虾养殖水体问题-氨氮
在早春的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特别注意是在高密度的精养塘中,氨氮问题会更加严重,下面就带大家正确认识水体中的氨氮问题。
养殖水体中的氮在水体中转化原理
氨氮是怎么形成的:
水产动物排泄物、施肥、残饵,动物植物尸体被分解成为氨基酸进一步被分解成氨氮。氧气不够时水体发生反硝化作用,亚盐、硝酸盐分解为氨氮。甲壳类,鱼类向水里排出体内氨氮以免体内中毒。氨氮的危害:氨氮太高容易导致虾采食变低,生长缓慢,组织受损,降低氧在组织间传送,导致虾容易长期应激,免疫力变低、生长速度怀卵期等。
三:对虾养殖水体问题-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产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在水体内的氮循环受到阻碍!
亚盐产生的根本原因
合准光合菌
【作用】减少发病、净水、加快生长,增味、提鲜、减少死亡率。
【原理】
光合菌可以抑制水体里的有害病毒、细菌和蓝藻等等有害生物的滋生。促进有机物分解等多种不同的机制将底层的残饵、粪便、各种冗杂有杂物彻底分解和转化,有效净化和吸收水体里的氨氮、 亚硝酸盐、 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光合菌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能促进水生动物成长发育,均衡各种营养摄入可促进水生动物的免疫系统发育,增强免疫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9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