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喜欢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那种植芦笋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种植芦笋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种植芦笋的方法 播种方法 一、栽培季节、播种期:芦笋多春播,也可秋播。
春播2~4月,4~6月定植,翌年春季开始采笋;秋播8~9月,10~11月定植,翌年秋季采笋。芦笋播种期可根据茬口和育苗条件,由定植期向前推60~80天。 二、育苗地:选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土壤或沙质壤土,具有浇水、排水条件,环境空旷通风,由于芦笋与葱蒜类同为百合科作物,为减少病虫害,前茬作物是葱蒜类的地块不宜作芦笋育苗或栽培地。 三、育苗方法及苗床:主要有日光温室育苗、塑料小拱棚育苗、阳畦育苗、露地育苗等。
提倡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时,伤根少,成活率高。 管理方法 1.温度:芦笋发芽适宜温度为25℃~28℃,小拱棚或阳畦育苗白天温度应在25℃~28℃、夜间15℃~18℃。出苗后白天25℃,最低不低于8℃,最高不超30℃,超过30℃,及时放风。
并逐渐加大通风炼苗,使其适应外界环境。当幼苗地上茎3条以上时,即可定植。 2.水肥:出苗前,苗床土保持湿润,否则应及时浇水,出苗后幼苗根系弱小,旱时及时浇水。
当苗高约10cm时,可随水浇施一次稀薄有机液肥,如充分腐熟人粪尿或沼液,也可随水施尿素及氯化钾等,苗期追肥2~3次,使苗在生长后期能充分积累同化养分培育壮苗。 3.中耕锄草:出苗后,立即揭除地膜。撒播齐苗后要疏苗,保持苗距7~10cm.育苗期间要勤锄草,及时中耕松土。
适当培土,使鳞芽发育粗壮,防止苗株倒伏。当幼苗达定植苗标准时即可定植。定植标准:芦笋苗约高0.3m,有3根以上的地上茎及地下贮藏根5条以上。 芦笋种植管理技术 一、当年定植的笋田:在9月上旬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4000公斤。
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30-50公斤,或芦笋专用肥40公斤。结合锄草,填平定植沟及时浇水,促进秋茎生长。 二、二年生以上的笋田:绿芦笋停止采收后,及时清除病、黄、枯、老茎对秋茎的生长有很大的益处。白芦笋一般在6月下旬采收结束后任其自然生长,这种作法对来年芦笋产量的提高影响很大。
白芦笋应抓好秋季管理,和绿芦笋秋季管理一样做好清除病、老、枯、黄茎的工作。无论是白芦笋还是绿芦笋,秋季要留足6-9根直径1-1.2厘米的母茎,并要打顶、控高,高度掌握在1.3-1.5米。注意打桩、拉绳,防止母茎倒伏。 二年生以上的笋田,一般秋发肥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5000公斤,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公斤以上或芦笋专用肥50公斤。
三、后期田间管理:在施肥过程当中应当注意氮、磷、钾的配比和肥料施入后及时进行中耕。每年在8月底9月上旬芦笋会出现第二次病、虫害发生高峰。在秋季留母茎期间,每亩应喷施70%代森锰锌800-1000倍液,加20%速灭杀丁、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液,每隔10天喷洒一次,连喷两次,可防治芦笋的茎枯病、褐斑病等病害,以及菜青虫、负泥虫等虫害。
芦笋种植市场前景 芦笋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在对高血压、心脏病、白血病、血癌、水肿、膀胱炎等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药理效应。 国际癌症病友协会研究认为,芦笋可以使细胞生长正常化,具有防止癌细胞扩散的功能。辅助治疗肿瘤疾患时应保证每天食用才能有效。
芦笋已成为保健蔬菜之一,这是它能在世界上大面积种植,畅销不衰的重要原因。 芦笋有鲜美芳香的风味,膳食纤维柔软可口,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著名的芦笋菜肴有“鲜菇龙须”、“素炒芦笋”、“虾仁芦笋”、“芦笋溜肉片”、“芦笋煎鸡蛋”、“糖醋芦笋片”、“芦笋烧干贝”、“芦笋鲍鱼汤”。
芦笋又名”荻笋”、”南荻笋”,为百合科植物石刁柏的嫩芽,是世界十大名菜之一。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称。
那么,芦笋是如何种植的呢本文为大家详细介绍芦笋的种植方法,喜欢吃芦笋的朋友千万别错过哦! 芦笋的种植方法 一、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25度-30度的温水浸泡3-5天,每天换水1-2次,待种子吸足水分捞出,拌细沙或者蛭石,装于容器内,盖湿毛巾,置于25-30度条件下催芽,每天翻动2次,经5-8天露白后即可播种。
二、 播种育苗 家庭盆栽播种方法; 小花园种植的朋友,可以用泥炭土或者育苗土加育苗盘,育苗块加育苗箱的方法育苗,覆土厚度是2-3厘米左右,在温度25-30度育苗最佳。 在农业生产播种方法 ; 1、苗床准备:苗床宜选择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每亩苗床施腐熟的农家肥2500-3000公斤,磷酸二铵20公斤,钾肥15公斤,耕翻入土精细整地后作畦,畦宽1.3-1.5米。播种采用纵畦横开沟,行距20-30厘米,株距7-10厘米,用扎眼器扎眼,每眼播一粒种子,覆土2.5厘米,然后盖上薄草以增温保温。播种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地温稳定通过10℃为宜)。
2、大棚育苗: ①营养土配制,腐熟农家肥30{bf},草炭30{bf},陈炉灰20{bf},农田土20{bf}(无农药残留)每公斤营养土中加磷酸二铵50克。 ②营养钵(8×12厘米)育苗,每个钵体内播一粒种子,播深2厘米,覆土2厘米,浇透水。 ③温湿度管理,芦笋发芽适宜的温度25度-28度,出苗后25度,最高不超过30度,最低温度不低于8度,土壤保持湿润状态为宜。
出苗后幼苗根系弱小,旱时及时浇水,及时除草,定植前7-10天,开始大通风炼苗,使其适应外界自然环境,达到健苗标准,有地上茎3条以上,地下贮藏根5-7条。 三、 适时移栽 1、选地。选择土质疏松透气性好,地势高,排水通畅,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PH值 5.8-6.7为宜,前茬不宜种胡萝卜、甜菜。
2、整地与施肥。深翻20-25厘米起垄,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公斤,加三元复合肥25公斤做底肥,.垄宽1.2-1.4米. 3、定植。株距30-40厘米,用铁锹挖定植沟,深30厘米,宽30-40厘米,沟内亩施三元复合肥25公斤加有机肥1500公斤,施入沟内混合均匀,再撒入10厘米厚的表土,沟中心微高,把分级的笋苗放入沟内,大壮苗每穴一株,弱小苗每穴两株.将根系伸向四周,芽眼顺沟朝同一方向,排成直线,便于管理培土和采收.一手扶住苗身,先盖少量土并压实,然后再盖细土4-5厘米,浇透水,水渗下后的再盖土1-2厘米,防止板结和水分蒸发,移栽后3-4天天及时查苗补栽,防止缺苗。
四、 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连浇两次水,然后及时中耕保墒。新茎高10~15厘米时,结合施肥进行第三次浇水,以后每隔10天浇1次水,雨季基本不浇水。立秋后,结合施肥进行浇水,以后每隔10~15天浇1次水,11月中下旬土壤封冻前浇冬水。 栽后1~2年内要促进地上部生长。
缓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并追施1次促苗肥,30天后视苗情追第二次肥,立秋后追第三次肥。冬季割去地上部的枯茎,清洁田园,施腐熟的有机肥,为第二年春天植株萌发提供养分。定植后第三年进入采笋期,为促进当年新株的萌发和生长,在采收结束前15天,施复合肥,氯化钾。立秋后再施1次,以促进秋茎生长健壮。
冬季,施腐熟的有机肥。 定植后2年内不采笋,3~4后可少量采笋,5~15年为盛采期。开始采笋后进行培土,培土高度在20~30厘米之间。产笋第一年培土时,保证上垄口宽20厘米,以后逐后增加,第五年不少于40厘米培土时不要伤肉质根,采收结束后及时退土复原。
可用覆盖黑色地膜代替培土。另外,在开始采笋的前2年,可在芦笋的行间间作萝卜、草莓、花生。 五、 病虫害防治 1、病害:主要病害为茎枯病和褐斑病,防治方法以农业防治为主,做到冬春季彻底清理田园,多施有机肥和钾肥,促使植株健壮,增强抗病力,及时清除田间积水,降低地下水和田间湿度,控制发病条件.药剂防治75{bf},百菌清600倍,70{bf}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采用波尔液、多菌灵等药剂涂茎防治茎枯. 2、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蝼蛄、金针虫、蛴螬。
防治措施:清理好园田,铲除杂草,严禁使用未腐熟农家肥,发现害虫,可用90{bf}敌百虫晶体50克,溶解后加炒熟玉米面5公斤拌均匀,制成毒饵,撒在虫害区,每小堆放25克左右,或用辛硫磷1000倍灌根. 五、 科学采收 1、采收前处理,为了提早上市可在4月初,按垄扣小棚,拱高30厘米,宽40-50厘米,覆盖地膜,出笋后棚温25度为宜,超过30度及时通风降温,外界气温达到20度时,可撤掉棚膜,一般笋高20-25厘米开始采收. 2、采收时间,一般在5月中旬开始采收,以后各年相同。绿芦笋要求色泽深绿、鲜嫩、整齐,笋尖鳞片抱合紧密不散失,笋条直不弯曲,无畸形,无虫蚀,采收时间在上午9-11点为宜。 3、采收方法,用专用不锈钢小刀,整齐地割下嫩茎,茎部不要留高茬,放于筐内用湿毛巾盖上,放在阴凉处,防止跑水老化。
对生长过细、弯曲、畸形、残枝、弱枝病株应及时割除,每株留1-2个健壮茎杆进行光合作用,当其高度达到70厘米及时摘心,控制株高。
绿芦笋种植时间一般是在4-5月份,夏季是7-8月,秋季10月份种植比较合适,冬天比较适合拱棚种植,11月种植即可。种植芦笋育苗移栽是最常用的办法。
绿芦笋又名“石刁柏”,以刚生出的嫩茎做蔬菜食用,质地脆嫩清香,是具有防癌、防病、抗衰老功效的新型药膳保健蔬菜,在国内外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其株型美观,种在路边、渠边能美化环境。第一年勤中耕除草,每隔10—15天浇水一次,采笋前要保持土壤水分充足。每年追肥2—3次,春季采收后,夏季各追一次,每亩开沟施用活性有机肥200公斤,下霜前2个月不再施肥。定植后第二年一般不采收,从第三年开始从4月上旬开始采收,合格产品标准:全绿色,不散头,不弯曲,无病虫,长度10—24厘米,直径0.6—2厘米。
一、整地种植芦笋的土壤一般要选择沙壤土,并且地势要稍微高一些,这样排水性能会更强一些。在种植芦笋之前,土壤中不能种过萝卜、青菜之类的农作物。
二、播种芦笋的种子在播种前需要提前放到温水中浸泡一天,将种子取出后用湿润的棉布包裹,放在30摄氏度左右的环境中进行催芽。
三天过后种子便会露出白色的胚芽,这样的种子就可以撒播入土壤中。三、定植移栽之前一个星期左右停止浇水,让土壤恢复疏松干燥,这样方便取出芦笋的根。四、田间管理芦笋的幼苗在定植完成后一个月左右便要开始追肥,可以使用腐熟的有机肥兑水或者是一些饼肥水,在秋收之后可以适当的增加肥料的浓度。
怎样栽培绿芦笋绿芦笋已成为受人们欢迎的高档保健蔬菜。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一、育苗、移栽及当年管理。
(一)选择优良品种:经试验,适合作绿芦笋栽培的品种有UC800和UC157。
这到两个品种出笋粗壮、整齐,顶端不易散头,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也适合作白芦笋采收,是绿、白芦笋栽培兼用的优质高产良种。 (二)适时播种、育苗:可分春、夏、秋三期播种,以4月上旬至5月上旬的春播为最好,6月初到7月上旬移栽,来年春季即可投产;夏季为5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移栽;秋季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来年4月中下旬移栽,至秋季可有少量采收。 (三)培育壮苗: 1、浸种催芽:浸种前,先用清水冲洗,除去蜡质,然后在25-30℃温水中浸3昼时(夏、秋季浸2昼时),每天换水2-3次。浸种后沥干水份,用湿纱布等包好,在25-30℃温度下,保温保湿催芽,部分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播种育苗:选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作苗床。亩用腐熟栏肥2000公斤、磷肥30公斤、钾肥15公斤、呋喃丹2公斤混合撒施床面,翻耕入土,并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整齐苗床,筑成宽120厘米、高15-20厘米的畦。
在床面与畦垂直方向每隔20厘米开一播种沟,深2厘米。在沟内每隔10厘米米播一粒种子,播后盖上一厘米厚细土。播种结束后,畦面铺一层稻草,并用600倍液芦笋青药水浇湿。
春季搭好塑料小拱棚保温保湿,夏秋季搭阴棚降温保湿。 3、培育壮苗:播后5-7天即可出苗,部分出苗后,及时揭除稻草,并控制苗床温度在25-30℃。如遇高温时,应揭膜通风换气。
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可揭去薄膜,加强光照,锻炼壮苗。幼苗长到10厘米高,并开始抽生嫩茎时,每隔10天浇一次清水粪,并及时中耕除草。 (四)整地移栽: 1、选地整地:芦笋是多年生作物,必须选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良好、不易积水、高燥的沙质壤土。移栽前,要深翻土壤,施足基肥。
首先按行距130-150厘米,开好种植沟,深宽各40厘米。沟内亩施栏肥3000公斤以上、磷肥50公斤、钾肥25公斤、呋喃3-4公斤。施肥后上盖一层土,使沟面略高于畦面呈黾背形。 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苗龄控制在2个月左右,当芦笋苗具有4-5根健壮苗时即可移栽。
移栽时,在沟面,按株距30厘米,挖一小空,将芦笋苗带土移植,稍作压实(苗根部一定要高于地面,以免浸水烂根),浇上点根清水粪,后盖土5-6厘米。定植时,大小苗要分级定期,根系伸展。 (五)移栽当年管理: 1、勤施追肥:定植后,每隔7-10天浇一次清水粪,以利活根还苗。定植初期,应采取淡肥勤施,促苗早发。
施肥一般掌握在每次松土除草完毕和新茎抽生前各施一次,施肥以腐熟淡水为好,或亩施复和肥5公斤。要多施草木灰、焦泥灰等含钾量高的肥料。随着苗株长大,用肥量逐步增加,促使植株粗壮,根盘扩大。
入秋后,每隔15天施一次追肥,每次亩施复和肥10-15公斤,或相应的尿素和磷钾肥,连施2-3次,到10月下旬结束施肥。 2、除草培土:在生长期,根据情况,要及时松土除草,每次除草后,适当培土1-2厘米,逐步增加覆土高度,至10厘米左右为止。 3、防涝保湿:要及时开好排水沟,沟渠相通,做到雨后沟干无积水,遇连续干旱,要灌跑马水保湿。
4、清园整枝:春播苗经过高温干旱的夏季,部分开始枯黄倒伏,此时要分批剪除倒伏、细弱、病残、枯黄的茎秆,去弱补新留壮。到10月中下旬,对新抽生的嫩茎,可适当采收,不可再留养,并保持每株有10根以上的健壮茎枝。至12月中下旬,茎秆已全部枯死,须彻底清园,及时拔除枯茎,清除落叶杂草,集中处理烧毁,并适当培土过冬。 5、加强病虫害防治:危害芦笋最为严重的是茎枯病。
须从移栽成活开始,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施一次,同时结合培土,浇根一次。如发生任斜纹夜蛾等害虫危害,可用“抑太保”1500倍液喷杀。 二、第二年进入采收后的管理。
芦笋定植第二年后,进入采收期,其后每年的管理相同,主要是: (一)、适时留用春母茎。开春后,芦笋开始抽生嫩茎,此时可可对抽生嫩茎作绿芦笋采收。采收一段时间后,再开始留养春母茎。一般要求是,2-3年生芦笋在4月上中旬,4月生以上芦笋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留养春母茎。
具体留茎时间,以全笋田茎芽出土整齐,选晴好天气进行。留母茎数,依芦笋种植年数和棵盘大小而定,二年生留养3-4根,3年生4-5根,4年生以上留养6-10根。留养的母茎要选茎粗1-1.5厘米的实心茎,且要均匀分布,不要靠在一起。
(二)、合理增施追肥。全年重施两次有机肥。一次。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