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行业真不是普通人能干的事情。养得少了,不赚钱;养得多了,可能会亏惨。
养猪这个行业非常讲究时机性,如果时间赶得好,确实可以赚大钱,10元/斤的成本,转手就能卖20元/斤,50%的毛利率。如果时间赶得不好,那么10元/斤的成本,转手只能卖8元/斤,纯亏本。
在猪肉零售价格超过30元/斤的时候,养猪企业简直就是印钞机。牧原股份创始人秦英林在2022年更是以2000亿元的身价跻身中国富豪榜前十名,成为了河南毫无争议的首富。
不过养猪行业非常残酷的一点就是门槛太低,所有人都能来养猪,因此,养猪行业的赚钱窗口期比较短。
最近就有一个养猪巨头遇上了大麻烦,亏的钱超出想象。
6月8日晚,国内养猪巨头正邦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期因为现金流紧张出现了部分商票逾期未兑付的情况,逾期金额为5.42亿元。
这则公告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点:
第二,商票逾期额度仅为5.42亿元。正邦科技在2022年股价创出历史新高,市值突破了800亿元,达到了818亿元。2022年,公司的净利润达到了57.44亿元,谁能想到这样的公司连5.42亿元的债务都还不起了。
其实在正邦科技自爆现金流紧张之前,就已经有所预兆。2022年,正邦科技营收为476.7亿元,跟2022年的491.7亿元营收相比,仅减少了15.1亿元,但是2022年的净利润却是巨亏188.2亿元。
2022年,正邦科技巨亏188.2亿元,到了2022年第一季度,正邦科技的亏损还在继续,又亏了24.3亿元。短短15个月,正邦科技亏了212.5亿元,平均每天净亏4670万元。
正邦科技是在2007年上市的,从2007年-2022年,公司的净利润总和是99亿元,其中一多半是在2022年赚的。辛辛苦苦14年,公司只需要用7个月就亏光了,原来养猪也这么烧钱。
原因就在于,正邦科技没有克制自己的贪婪,只管放开扩张,风险全都留给股民。
可能大家并不知道,养猪也是一个非常烧钱的行业,建一个年出栏量高达8.4万头的养猪场,各种费用加起来要6300万左右。正邦科技采用的是自繁自养模式,也是养猪行业中模式最重的一种,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好管理,能有效提高毛利率,但是缺点就是容易出现资金链紧张的问题。
正邦科技作为一家生猪出栏量在国内排名第二的企业,它比谁都更了解猪周期。不过公司很有可能出现了对猪周期预期出现偏差的情况。因为以前猪肉价格长高之后,可以维持在高位2-3年,在有了资本的加速之后,全行业出现了周期缩短的情况,可能就是几个月或者一年的误差,让正邦科技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业绩压力之下,正邦科技也在2022年开始了裁员之路,全年一共裁员超过3万名员工,裁员比例接近6成。此外,正邦科技让很多未长大的生猪直接出栏,生猪平均出栏重量从140.5公斤降到了86.6公斤。
目前对于正邦科技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猪肉价格正在回暖,生猪价格从3月的最低点到现在已经连涨11周,价格涨幅超过了40%。不过整体价格还是偏低,正邦科技只是亏得少了,并不是开始盈利。
在新商业的世界里,没有被淘汰的行业,只有被淘汰的产品和过时的商业模式,未来所有的商业竞争都会聚焦在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上。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67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