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Het(“土猪灭绝”是“生态灾难”?)

氨基酸Het

中华土猪灭绝了吗

“土猪灭绝”是“生态灾难”?

近日自媒体平台流传了一篇文章《洋猪“入侵”土猪灭绝,非洲猪瘟下的生态灾难!》,据说是“关于中国土猪的调查文章”,其核心观点是“中国本土地方猪种的消失,同样也是一场生态灾难,却往往被我们忽视掉。”

这篇文章的作者叫付永军,不知道是不是两年前网络上同样流传一时的另一篇文章《中国土壤状况调查实录:浸泡在农药化肥里的国度》的作者。看风格是挺像的,都是抛出一些似是而非但绝对耸人听闻的概念吓唬人。某种角度来讲,也是投大众所好,毕竟社会上的确有许多人为食品安全而忧心忡忡。

中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当然不是100%的安全和令人放心(话说全世界也没有100%绝对的事),但也远远不是谈“吃”色变的地步。尤其是近些年国家从源头到市场,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下,食品安全问题在向好发展。

此文(《洋猪“入侵”土猪灭绝,非洲猪瘟下的生态灾难!》)从现在的人们吃不到正宗的回锅肉(文中说的原因是本地猪种成华猪濒临灭绝)说起,又提到金华“两头乌”、云南乌金猪等本地猪种:“农户散养数量也岌岌可危”,甚至还有“文昌鸡已不是那只文昌土鸡;北京烤鸭也不再曾经的北京鸭。那些引以为傲的地方特种,却正逐渐消失在时间长河中。”的说法。

先不说北京烤鸭还是曾经的北京鸭(过去几十年里北京烤鸭主要用的是英国的樱桃谷鸭,而这一鸭种其实也是从北京鸭这一品种繁育过去的,近几年由于中国的育种科学家成功育出性状更优的北京鸭新品种,有望取代樱桃谷鸭的市场地位。——好了鸭子的话题可以另外写一篇文章了,在此暂且不表),作者的中心思想概括起来有两点:

观点一、现在的猪(鸡鸭)肉为什么不好吃?原因有二:一是引进的进口种挤压了更好吃的本地种的生存空间,甚至本地种濒临或已经灭绝了;二是现代化的(利欲熏心的)养殖方式使得养殖的动物不健康。

由上面的观点一推导出下面的观点二:

观点二、要想吃到好吃的各种肉,就要选择经“生态养殖”方式养出来的本地品种的肉,最好是“纯生态粮食喂养”。作者举例说,不好吃的猪肉,是因为用“恶臭难闻”的泔水喂大的。甚至作者还认为,“我们养殖的鸡越来越多”,因此“禽流感终于从禽类传播给了人类”。

实际上,人畜(禽)共患病是一直就有的一类流行病,病毒变异也是自然界中常有的事。过去医学不发达时,对(人群的)流感的监测分析水平根本无力辨别是不是来自禽流感。这就好比全世界癌症高发地区是哪里?北欧和日本。这恰恰是人均寿命、营养和医疗水平最高的地区。好了,又暂且打住吧。

“土猪灭绝”是“生态灾难”?

先说品种和好吃的关系。

中国的畜牧科技水平、特别是育种水平方面,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了三五十年不等(这是国内的业内专家普遍看法)。相比种植业中的粮食、蔬菜瓜果等作物育种,畜禽新品种的繁育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用几十年培育一个新品种是常见的。

中国在基础研究和繁育技术方面的落后,使得商品化养殖产业中普遍采用欧美国家的畜禽品种。这是现实差距,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前面提到的中国科学家自主培育出的北京鸭新品种,各方面性状都要比樱桃谷鸭要好,这一新技术获得过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也是近年来中国在畜禽品种培育上唯一的国家级新成果。

这个新品种,其实就是在几十年的积累基础上不断选育出来的。这样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发,重新抢占市场的畜禽新品种,是农业科研育种界的目标和任务。而它重新抢回市场的意义在于高昂的专利成本,传递到市场终端的消费者身上,就是需要花多少钱来买肉吃!

(敲黑板!)这才是养殖业品种专利给中国养殖市场带回来的实际优势,而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生态灭绝!

“土猪灭绝”是“生态灾难”?

生猪、肉鸡、蛋鸡、奶牛、肉牛……这些畜禽品种都被国外品种占据主要地位,这是一个常常让许多育种家和相关产业人士所痛心疾首的问题。没办法,出栏时间短、料肉比更划算、产崽率高、产奶量大等一系列更经济的指标衡量下,经济效益、成本高低才是王道。

其实,这也是中国人能在短短三四十年里实现“吃肉自由”、而不是逢年过节才吃得到肉的基本力量——现代养殖业的发展,一靠新品种,二靠饲料工业。不然,那些抱怨“现在的肉没有以前香”的人,要是一星期才吃得上一次肉、每次只能数着肉丝数量吃,想来也不一定觉得不香了吧。

前两天,媒体有报道,按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人均一年29公斤肉基本需求计算,生猪市场必需保证每人每天二两肉。对于一个人口大国而言,基本的国民营养的保证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兼顾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是基本的民生要求,这才是底线和责任!

“土猪灭绝”是“生态灾难”?

当然,同样两块肉比起来,土猪的肉和以普通养殖方式喂出来的猪的肉,确实可能前者更好吃。好吃是为什么?因为肥,或者肌间脂肪更多——好吃和吃得健康营养并不是天然一致的!人类进化至今,对脂肪的迷恋是写在基因里的。

作者还提到“这个一身黑毛、头方颈粗、四肢短小的成都本土猪种,肉质较肥,肌内脂肪含量高,故而做出的回锅肉松软可口,肉香浓厚,肥而不腻。”松软可口的原因,就是脂肪含量高。而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土猪的瘦肉中,氨基酸含量更高,类似味精的鲜味更足。散养猪因为运动量大,肌肉更有弹性,以及血红蛋白等可能增加“鲜”味的物质更多一些。这才是散养土猪好吃的原因,并不只是因为品种不同。(我曾经看过一个土鸡养殖场,看到密集圈在笼舍里的鸡,场主理直气壮地说:“这鸡的品种是土鸡”。)

当然,能吃上这肉的前提是你要花得起吃这种猪肉的钱,也愿意花这笔钱。毕竟规模化的养殖场是靠产量取胜,成本自然比散养便宜。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消费升级、更追求口味(因为不差那一口普通猪肉了),各地搞土猪产业的也不在少数,并不是吃不到,就独这作者一家了。比如此文作者就搞了“原乡味觉”、号称“要做的是生态有机的生活美学”(问题在于它是不是按照前文所说养殖方式,不是品种不品种,崔氏情怀不就被扒出来就是个二道贩子而已),似乎确实聚集了一些对食材价格不敏感,愿意交智商税的红男绿女。

消费者有选择的自由,愿意接受这种高端消费没问题,但作为商家,一边卖货一边扯情怀,甚至做恐慌营销或道德绑架就不对了,这是很多搞“有机食品”行当的通病。这样的后果是搅乱市场,打击真正的小农户,破坏行业健康发展。

其实道理很容易理解:中国人多地少、资源紧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要吃肉,但传统养殖方式供不起这么多肉食消费需求,不走规模化之路就只有数着肉片吃或者盼着过年过节才能吃到,就这么简单。

至于规模化养殖场带来的面源污染问题、饲料(大豆)安全问题等,才是现阶段养殖业的痛处。不过,这些生态有机小清新们反而是不能理解的。无论如何,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土猪灭绝”是“生态灾难”?

搞明白了好吃的原因,我们再来看看所谓的“农产品原生种灭绝”会不会带来生态灾难。

优势品种占据规模养殖业的主流,必然会导致传统的本地品种没落。这不是市场经济的原罪,是农业发展的共性。

从几千年的农业发展轨迹来看,无论种植业还是养殖业,从来都是一个不断选育更大、更多、更强的新品种的过程。而千百年来,经过人工选育的农作物、畜禽品种,就是提供给人们食材的过程中,实现了与人类的协同共生。

在这一过程中,那些虽然具有一定独特性但被经济性状更优的新品种所取代的老品种,的确需要保护,保护的原因是:(敲黑板,划重点)它们具有独特的基因性状,可能在将来被育种家所用。

但保护这些传统品种的职责不在于市场(消费端),而在于国家,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家要投入资金在各地建传统品种繁育场的原因。

但这个事是需要花费大量资金,不是动动口就能做到的。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政府正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做这项工作——这是新品种能有效繁育出来的基础资源,这才是保护传统种质资源的既费钱又得有科技支撑的巨型工程,小清新们又不懂了吧?

事实上,如果把度量的时间放长一点,其实那些成华猪、金华猪们,也是千百年来PK掉我们已经不知道的灭绝掉的猪种才存活下来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农作物和家禽家畜们来说,能不能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人口和营养需要,才是决定它们是否能在市场存在的标准。这一标准虽然看似残酷,但并不是工业文明以后、市场经济兴起、规模化养殖方式成为主流后才形成的,而是一个农业产业的基础特性——从人类开始从事农业生产,这个模式就开始形成。

一句话:农业从来就不是一个追求生物多样性的产业。不然你看那些农田里,不都是种的物种单一的、人们所希望生长的农作物?

在农业的语境里用品种谈保护生态,用“灭绝”偷换“淘汰”的概念,基本上就是不懂农业的“小白”们“何不食肉糜”的诘问——这跟真正的“保护生态”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这种对现代养殖方式的控诉,更容易让一些读者把对肉品的信任感投向所谓的传统的“生态养殖”。那位作者可能不知道,传统上来说,许多地方的人们养猪是投以人粪。说这个可能有点倒胃口,如果有上了年纪的在农村生活过的人们可能对一个词还有印象:“连茅圈”。什么意思?就是连着茅坑(也就是厕所)的猪圈。

用粮食喂猪?这在传统养殖中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中国人吃饱肚子才几年光景啊,还用粮食喂猪?

“土猪灭绝”是“生态灾难”?

我现在有一个习惯:但凡碰到讲“生态“、讲“有机”的,就看看其背后有什么动机。文章快结束时,作者终于对广大读者提出:“保护地方猪种正需要的就是‘吃’。”“如何实现商品产业化和市场推广,才是保护地方猪种的关键。”为了吃得正义、吃出责任感使命感,作者还强调“雪崩来临时,没有哪片雪花是无辜的。”言下之意是要吃(普通猪肉)出毛病每个人都是有责任的……

最后,作者义正言辞地指出:“立在珠海【绿手指】生态农场里的牌子,永远在警醒着人们:我们不是旁观者,每个人都是参与者。”

好吧。掏钱吧,给个链接就好了。吃出美味,吃出健康,吃出正义的力量。你花的钱里有一部分是“正义税”,耶!

“土猪灭绝”是“生态灾难”?

(《洋猪“入侵”土猪灭绝,非洲猪瘟下的生态灾难!》原文链接:https://wx.qq.com/cgi-bin/mmwebwx-bin/webwxcheckurl?requrl=http%3A%2F%2Fmp.weixin.qq.com%2Fs%3F__biz%3DMzUzNTUzMjcyNQ%3D%3D%26mid%3D2247488827%26idx%3D1%26sn%3D4878a42d6136c9845d796a11a0e1c79c%26chksm%3Dfa8550e1cdf2d9f73fb059380824ba79106ba29012c8ef7d69d40a6d2c501583eb62d909f236%26mpshare%3D1%26scene%3D1%26srcid%3D0910m0TzI5Jk8Pnn1SgZFbCJ%26sharer_sharetime%3D1568090570984%26sharer_shareid%3D3ea7489a9dcdf907163b709894daf2b3%23rd&skey=%40crypt_4b33b51f_d5fa307b37af45233a3c544767eca6ce&deviceid=e717294853646308&pass_ticket=gMY1UQ5Lkcelvil6GD0JlIBeWlQNXMHjC7ahh%252BoZOYBfLHETpH1KWBFU5PEmjFvt&opcode=2&scene=1&username=@56a8f4d22d275882b8778f8cde5ec6733b5cb6c06ad0b1c41cb7a9beee2db736)

“土猪灭绝”是“生态灾难”?,中华土猪灭绝了吗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8732.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2年9月6日 上午12:30
下一篇 2022年9月6日 上午12:33

相关推荐

  • 长期在塑料大棚干活真的会危害身体健康吗真实案例告诉你答案

      【本文并非为医学知识类文章,将从科学的角度结合实际案例客观分析塑料大棚会不会危害身体健康。侧重点在塑料大棚,并非关于人体健康的知识科普】   在我国塑料大棚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发展起来的种植方式。因为塑料大棚能够有效增加棚内温度和湿度,农作物得以快速生长,受到了很多农民的欢迎。但是长期在塑料大棚里干活,却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近些年来,两位老人的身…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8日
    00
  • 山药花(山药花生可以一起煮吗)

    山药花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山药有健脾、除湿、补气、益肺、固肾、益精的功效,山药含有可溶性纤维,能推迟胃内食物的排空,控制饭后血糖升高。 还能助消化、降血糖。 山药花怎么种植方法? 1、土地:选择土壤松散、营养物质充裕、具有好的排水能力的沙土地,然后施加一些肥料与土壤掺和好。 2、珠芽繁殖:在十月份从这类植株的地上的部分摘取一些珠芽,将其埋入室外的沙堆中,等到…

    肥料资讯 2022年10月18日
    00
  • 莲雾的种植条件和效益如何?要怎么种植

      莲雾是喜温怕寒的果树,生长最合适的温度为25-30℃,冬天要求无霜害,花蕾、幼果期的温度必须保持在10度以上。莲雾喜欢湿润的土壤,耐劳,周年需要足够的水分供应。一般采摘后的需要立即包装发送。可以选择空中压条、扦插和播种方式繁殖,育苗成功后再定植。栽培的苗木必须加固定根水,晴天2-3天浇水。多施肥。      一、莲雾的栽培条件和利益如何   作为热带生长…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1日
    00
  • 夏季动物疫病防控要点

      夏季是各种细菌繁殖快的季节,因此也是各种动物易生病的季节。养殖户在夏季更是要做好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些夏季动物疫病防控要点。   一、加强饲养管理      为提高动物的抗病力,要保证供给动物充足的营养物质,养殖户应该每天早晚各喂精料一次。喂料要做到定时定量,防止营养物质过量或缺乏。严禁喂有毒、霉变以及污染的饲料。畜舍要钉上纱门…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日
    00
  • 雏鹅互相啄毛怎么办如何解决雏鹅啄背毛

      鹅在生长到一定时期的时候会相互啄毛,弱小一点的鹅甚至会被同伴啄死,这是养鹅的朋友都知道事情。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不是鹅得了什么病呢是不是鹅体内缺少什么呢出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预防和治理呢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雏鹅互相啄毛怎么办如何解决雏鹅啄背毛   预防雏鹅啄毛要从1日龄开水和开料做起。   1、雏鹅出壳后16-18小时就表现张嘴伸颈,啄食垫草或…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22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