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氨基酸品牌
3月1日晚上发布的公告
(000056)皇庭国际:拟向元禾半导体投资5000万元
(000572)海马汽车:与三峡海南投资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002090)金智科技:拟转让乾华科技40%股权
(002110)三钢闽光:拟4亿元参与厦钨新能定增
(002972)科安达:控股子公司取得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甲级资质
(002986)宇新股份:控股子公司装置停产检修
(300056)中创环保: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
(300207)欣旺达:子公司拟与珠海市人民政府签署120亿元电池项目投资协议
(300217)东方电热: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300233)金城医药:子公司金城素智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300360)炬华科技:预中标1亿元国家电网项目
(300405)科隆股份:拟转让控股子公司聚洵半导体51%股权
(300491)通合科技:公司获得2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300532)今天国际:预中标1.29亿元中石化天津南港项目
(300636)同和药业:取得美国发明专利证书
(300882)万胜智能:预中标7614万元国家电网项目
(301196)唯科科技:使用募集资金3.8亿元对全资子公司泉州唯科进行增资
(600032)浙江新能:在青海投资设立子公司
(600196)复星医药: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获药品注册批准
(600276)恒瑞医药:HRS-2261片获得药物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600330)天通股份:子公司拟5.88亿元投建高性能软磁材料绿色制造项目
(600330)天通股份:控股子公司拟17.13亿元投建蓝宝石晶体制造与加工基地
(600488)天药股份: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7AA-II)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600502)安徽建工:联合中标40.91亿元项目
(600549)厦门钨业:子公司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600566)济川药业:全资子公司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600869)远东股份:子公司中标合计22.2亿元项目
(600871)石化油服:子公司中标约62.71亿元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
(600933)爱柯迪:新设全资子公司安徽新能源
(601567)三星医疗:预计合计中标1.33亿元国家电网项目
(601908)京运通:天合光能拟向子公司采购24.51亿元单晶硅片
(603266)天龙股份:全资子公司通过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
(688100)威胜信息:中标4215.45万元国家电网项目
青海特色产品有什么

图为在全国消费扶贫青海众创基地上展示的青海青稞。 文思睿 摄
中新网西宁6月10日电 题:青海特色产品从“锁在深闺人不识”到走向全国
作者 李江宁 文思睿
“我们公司从2016年开始带动海北州海晏县贫困户养殖牦牛,我们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支持,现在一年能宰两万多头牦牛和15万只羊,其中有三分之一牛羊是由扶贫户养殖,2019年我们公司的产值达4个多亿,产品销售到广东、华南、华北等地。”10日,青海夏华畜牧产业集团董事长张文华向记者介绍道。
6月9日,张文华带着集团旗下青海夏华清真肉食品有限公司的牦牛产品入驻全国消费扶贫青海众创基地。

图为全国消费扶贫青海众创基地上展示的牦牛产品。 文思睿 摄
“我们将以消费扶贫为契机,充分发挥全国消费青海众创基地和‘青品汇’平台优势,推动青海特色扶贫产品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借船出海,助力‘青’字号品牌高质量发展,推动青海高原特色扶贫产品走出青藏高原,走向全国。”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说。
青海省是全球公认的“高寒生物资源宝库”,也是“全国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产业资源优势,但是长期以来青海的产业扶贫产品“锁在深闺人不识”,企业特色产品优质不优价,贫困户增产不增收。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疫情之下企业“销路窄,销售难,增效增收更困难”,制约着青海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此,青海省专门打造汇聚青海青稞、牦牛、藏羊、冷水鱼、藜麦、枸杞、菜籽油、马铃薯及民族手工艺品等9大高原特色扶贫产品,并覆盖青海省39个贫困县、200多家企业,502款价值112亿元的高原特色扶贫产品的全国消费扶贫青海众创基地和“青品汇”线上线下平台。
荟萃青海企业“青”字号品牌一站式的展销平台,从根本破解青海农产品企业小、散、弱等问题及冷链配送不足的短板,推进青海省9大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青海高原特色农产品走出青海,全面带动青海省2市6州贫困户持续不断增收。
青海新丁香粮油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延财带着该企业生产的青稞免煮面、青稞巧克力豆、青稞藜麦谷物棒等青稞产品入驻全国消费扶贫青海众创基地。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来推广青稞品牌、宣传青稞产品。”杨延财说。
青海汉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工作人员张永明向记者介绍,黑青稞是一种主要产自青藏高原海拔2800米以上高寒地区的农作物,黑青稞中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元素及氨基酸含量远远高于其他谷物。
“通过汉和生物GABA富集后,萌芽黑青稞粉中的γ-氨基丁酸含量高达50-60mg/100g。γ-氨基丁酸具有促进睡眠、降血压、降三高等功效。”张永明说,目前他们公司产的萌芽黑青稞粉已远销日本、欧美等地。
“未来,众创基地还将培养100名青海本土带货网红和200名短视频运营人才,设计开发80款畅销产品,建设具有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扶贫产业生产经营体系,大力提升‘青’字号品牌影响力,持续推动青海省农牧民增收致富。”青海省农产品流通促进会会长邵勇说。(完)
青海特色产品从“锁在深闺人不识”到走向全国,青海特色产品有什么
刘吉发是位土生土长的新疆人,他的家就在沙漠边上。从小只要一刮风,就是漫天黄沙,种啥啥不成,收入少得可怜。
刘吉发有着深厚的家乡情结。二十年前他走出家乡,做边贸生意挣上了大钱;现在,他要回到家乡二次创业,为家乡的改变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做什么,既可以固得住沙,又能挣得上钱?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他做出了决定:在沙漠中种沙桑——力争在沙漠里变出一块桑田。
老乡们都觉得他疯了:这不是开玩笑吗?沙漠里种树,水怎么办?
的确,他遇到了一个个难题,但都被他一一解决:
水的问题,他找到当地政府协商,在沙漠中打深井,并引用滴灌技术,解决;
树苗成活率低怎么办?他日思夜想,发明了一种专用工具,再加上先滴水后种树的方法,解决。
就这样日复一日艰苦劳作,他在沙漠中种活了2万亩树,相当于那片沙漠面积的1/10,其蓄水能力,相当于建了一座40万吨的小水库。
随着沙桑的种植,他家乡的生态得到很大改善,黄沙少了,雨水多了,葡萄棉花等当地农产品的产量上去了,连小鸟也能看到了。
这片桑田,更是刘吉发的“摇钱树”,因为沙桑号称“蛋白桑”,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从叶片、果实再到树皮,全都可以卖钱。
刘吉发就这样在沙漠中种树,让家乡黄灰色的沙漠变成了绿洲,不但改善了家乡的生态环境,还带动了家乡人就业致富。
最近,网络上一位90后的姑娘漠里,她生长的青海高原,也存在着众多的沙漠戈壁。她也不向现实低头,力争抓住能改变命运的机遇。
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土黄色沙滩,她也在思考着。后来,她开荒种起了枸杞。种在高原沙地上的枸杞,肉厚、味甜、无污染,是更优质的产品。
2018年,受到朋友启发,漠里开始拍抖音,把自己的家乡的优质产品介绍出去,就此带动大片商机,今年有望卖出200吨枸杞。
自己富了不忘乡里乡亲,她还利用自己的网络影响力,成了当地农产品的代言人,帮老乡卖蜂蜜、土豆、牛肉等土特产品,深受网友好评。
祝愿我们的乡村能涌现出更多像漠里这样的人,用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改变家乡面貌,并带动乡亲们一道,共同奔向致富路!#90后姑娘高原开荒1年卖200吨枸杞# ,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7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