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正好有空,跟大家唠唠前段时间我捣鼓印度肥料进口这事儿。整个过程跑下来,真是深有体会,也算积累点经验,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最初的琢磨和准备
也是听人说印度的某些肥料性价比好像还行,我们这边自己也需要用,寻思着能不能自己搞一批进来。脑子一热,就开始打听。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才发现,这玩意儿进口,可不是买棵白菜那么简单,手续还真不少。
第一步,我就开始研究这进口流程。网上查些资料,也问几个做外贸的朋友,大概知道需要跟商检、海关打交道。心里大概有个谱,知道这事儿得一步步来,急不得。
跑手续的漫漫长路
先是备案这关。 这肥料进口,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得先去我们这边的商检局做个进口商备案。我这就准备公司的各种资料,什么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现在好像是三证合一),反正就是一堆证明文件,亲自跑去商检局那边提交。人家窗口的工作人员看材料,提些问题,还好准备得比较全,来回补一次材料,总算是给备案上。这只是拿到“准考证”。
然后是标签问题。 印度的肥料包装上肯定是英文或者当地文字,这直接进来肯定不行。国内要求必须有符合规范的中文标签。这标签也不是随便印一个贴上就完事儿的,还得把标签的设计样稿、成分说明这些,再拿到商检局去做一个标签备案。这个标签备案,真的挺折腾人,来来回回改好几稿,对格式、内容要求都挺细。主要是得保证信息准确,符合国内标准。
等这些备案都搞得差不多,我就开始跟印度那边的供应商正式接触,谈价格,签合同。合同里把品名、规格、数量、价格、付款方式、交货期这些都得写清楚。让他们准备好出口那边需要的文件,比如发票(Invoice)、装箱单(Packing List)、原产地证明(Certificate of Origin)之类的。
货到港口的忙碌
合同签,定金付,印度那边安排生产、发货。经过一段时间的海上漂泊,货终于到我们指定的国内港口。这心才放下一半,因为真正的硬仗才刚开始。
货一到港,我就赶紧联系之前找好的报关行(如果你公司有能力,也可以自己报)。把合同、发票、箱单、提单,还有之前备案好的那些文件,一股脑全交给他们。
- 先是报检。就是向商检局申报,告诉他们“我这批货到,你们来看看合不合规矩”。提交单据,等着安排查验。
- 然后是报关。这是向海关申报。海关会审核价格,看看有没有涉及什么进口许可证或者配额的问题(比如尿素好像就有配额要求,我们这回进的还没那么复杂)。
接着就是等待查验和抽样。 商检和海关的人会根据风险评估,决定是否要到现场开箱查验。我们这批货就被抽中。看着他们开箱,取样品,心里还是有点小紧张的。样品被拿回实验室检测,检测项目主要是成分、有害物质啥的,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这个等待检测结果的过程,是最熬人的。大概等几天,结果出来,合格!谢天谢地。
缴税提货,尘埃落定
检测合格,海关那边也审完价,就会出税单。主要是关税和增值税。看着税单上的数字,心里那个疼,都是成本。赶紧安排财务去银行把税给交。
交完税,拿到海关放行通知。这还不算完,还得去港口办提货手续,付港口的各种杂费。联系好拖车,把这批来之不易的肥料从港口拉回我们自己的仓库。
看着仓库里码放整齐的肥料,心里才算真正踏实。整个过程,从开始琢磨到货进仓库,前前后后也花不少时间和精力。
进口印度肥料这事儿,流程确实比较繁琐,涉及的部门和环节不少。每一步都得小心仔细,单证齐全,不然卡在哪一步都挺麻烦。但只要把流程摸清楚,提前做好准备,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跑,还是能顺利完成的。对我来说,这回实践也算是交学费,摸清门道,以后再操作心里就有底多。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9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