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在阳台上捣鼓那几盆花的时候,真没想过施肥这回事。就觉得浇浇水、晒晒太阳就行呗。结果,养着养着发现不对劲,叶子发黄,花也开得蔫唧的,跟人家图片上那种生机勃勃的样子差远。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这土里的营养估计是不够,毕竟盆就那么大点。得,看来得学学怎么施肥。一开始我也是没头苍蝇,跑到花市一看,好家伙,花花绿绿的瓶瓶罐罐,粉末、颗粒、液体,写着各种氮磷钾,看得我头都大。随便买一种回来,好像是那种通用的化肥颗粒,学着说明往土里撒点。结果有一次撒多,直接把一棵小苗给“烧”死,叶子全枯,心疼死我。这下学乖,施肥真是个技术活,不能瞎来。
我的摸索过程
那次失败之后,我开始琢磨,不能光图省事。我看不少别人养花的经验,也问问小区里养花养得好的大爷大妈。慢慢解到,肥料大概分那么几种:
- 有机肥:听着就挺天然的,像什么羊粪蛋、蚯蚓粪、或者自己沤的淘米水、果皮水啥的。优点是肥效温和,不容易烧苗,还能改良土壤。缺点嘛有些味道确实不小,自己沤肥也挺麻烦,还招小飞虫。
- 化肥:就是那些化学合成的,见效快。氮肥长叶子,磷肥促开花结果,钾肥让杆子硬朗。缺点是容易烧苗,用多土壤容易板结。
- 缓释肥:这个我后来挺喜欢的,就是那种小颗粒,包一层膜,营养慢慢释放出来,一次能管好几个月,省心。
解这些,我就开始结合自己阳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毕竟阳台空间小,味道太大肯定不行,操作也不能太复杂。
我现在常用的几种肥
1. 缓释肥颗粒: 这个我现在是主力。每次换盆或者开春给花松土的时候,我就抓一小把(看花盆大小和植株大小)均匀拌在土里,或者在盆边挖几个小洞埋进去。这样平时就不用老想着施肥,肥效能持续三个月到半年,对我们这种记性不太好或者比较忙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一般选那种氮磷钾比较均衡的通用型。
2. 有机肥(成品): 我主要用的是买的那种处理好的羊粪颗粒或者蚯蚓粪。它们味道很小,几乎闻不到,用起来也干净。主要是在换盆的时候,把它和营养土混合起来作为底肥用。感觉用这个,土不容易板结,比较松软透气。平时偶尔也会在盆土表面撒薄薄一层,然后稍微松松土。
3. 水溶肥: 这个是作为追肥用的。特别是花期前,或者感觉哪个植物长势不太好需要“补一补”的时候。我买的是那种粉末状的,像“花多多”之类的,分不同型号,比如促花的就用磷钾含量高点的。用的时候就按照说明,兑水稀释,然后像浇水一样浇灌就行。这个见效快,但肥效不持久,需要定期使用,比如生长旺季或者花期,可能一两个星期用一次。一定要注意稀释倍数,宁稀勿浓!
我的施肥习惯
我现在基本上是这么操作的:
- 换盆/开春: 主要用缓释肥 + 少量羊粪/蚯蚓粪混入新土作为底肥。
- 生长期(春夏): 主要靠底肥里的缓释肥。如果看到叶子长得特别快或者有点发淡,会偶尔用一次氮含量高点的水溶肥。
- 花期前/花期中: 在缓释肥的基础上,每一到两周用一次磷钾含量高的水溶肥(比如花多多2号),促进开花,让花开得更多更艳。
- 秋冬季: 大部分花卉生长缓慢甚至休眠,我就基本停肥,最多给还在缓慢生长的浇一两次非常稀薄的肥水。
最重要的经验是: 一定要观察植物的状态!看它的叶子颜色、生长速度、有没有花苞。植物状态不或者在休眠期,千万别施肥,容易出问题。施肥也要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则,尤其是化肥和水溶肥,浓度低点,次数多点,比一次给猛料要安全得多。
现在我阳台上的那些花花草草,虽然说不上有多么专业,但至少长得都还挺精神,该开花的开花,该长叶的长叶。找到适合自己阳台和植物的施肥方法,也就是个不断尝试和观察的过程。希望我的这点实践记录能给大家一点参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9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