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复合肥,大伙儿估计都不陌生,地里干活都离不开它。但里头有个事儿,就是这个“水分”问题,以前我真没太当回事儿,觉得不就是一袋肥料嘛拆开撒地里就完事。直到有一年,吃点小亏,才开始琢磨这事儿。
那年开春,雨水就特别多,空气湿漉漉的。我跟往常一样,买平常那个牌子的复合肥,准备给家里的几亩地撒下去当底肥。往年都是拆开袋子,颗粒是颗粒,很顺溜,用撒肥机或者直接用手扬,都挺方便。
结果那次一开袋,好家伙!
里头的肥料好多都黏在一起,一坨一坨的。小的还好说,大的简直跟小石块似的。用手捻都费劲。这下麻烦,直接撒肯定不行,撒不匀,有的地方一 大坨,有的地方一点没有。那会儿着急下种,我跟我家那口子俩人,蹲在地头,拿着小铲子一点点把那些大块敲碎、捻开,费老鼻子劲。
当时就纳闷,一样的牌子,怎么这回就这样?后来在地头跟老张(我们村的老把式)聊天说起这事儿。老张抽着烟,慢悠悠地说:“你那是肥料受潮呗。今年开春湿气大,你那肥料是不是放仓库里也没注意,地面是不是有点返潮?”
我仔细回想一下
还真是!那批肥料拉回来,因为忙着拾掇别的农具,就先堆在老仓库的墙角。那老仓库,地面是有点潮,加上那段时间天天下毛毛雨,空气湿度大,估计是慢慢吸潮气。以前天气干燥的时候,随便一放好像也没啥事,就没上心。
这事儿过后,我就开始留意。
- 存放:肥料拉回来,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便堆墙角。得找干燥、通风的地方,最好是离地垫高一点,用木板或者塑料布隔一下。袋子打开没用完的,一定得把口子扎紧,别敞着。
- 看天:撒肥的时候,也得看看天。要是刚下完大雨,地里湿得像和泥,或者接下来几天预报有大暴雨,我就不急着撒。等稍微干爽一点,或者雨不是那么大的时候再弄。我感觉,地太湿,肥撒下去容易聚在一块,或者流失得快。
- 观察:买肥料的时候,我也学着捏一捏袋子。要是感觉里头疙疙瘩瘩,硬邦邦的,可能就是水分有点问题,尽量挑那种感觉松散、干爽的。
后来我又发现,不光是结块的问题。有时候感觉肥效好像也不太对劲。比如有时候撒下去,感觉见效慢,或者效果不明显。我就琢磨,是不是也跟地里的水分有关系。地太干,肥料化不开,根吸收不;地太湿,可能又被水冲跑,或者稀释得太厉害。
所以现在施肥,我不光看肥料本身干不干燥,也看地里的墒情。太干旱的时候,如果条件允许,会考虑先浇点水再施肥,或者施完肥覆土后浇水。要是地里水太多,就得先看看排水,别让肥都泡汤。
总之一句话,这复合肥里的水分,看着不起眼,但从买回来怎么存,到啥时候撒,怎么撒,都得稍微用点心。不然,花钱,费力,效果打折扣,那就不划算。都是自己一点点摸索出来的经验,不一定都对,但确实是我这几年实实在在干活总结出来的,希望能给大伙儿提个醒。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