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个泥作肥料,还真是我自己瞎琢磨搞出来的。主要是那会儿刚搬家,弄个小院子想种点菜种种花,买那营养土、肥料啥的,老花钱,心疼。后来瞅见小区旁边有个小水沟,好久没人清理,底下那层黑泥,看着就挺“肥”的,就动心思。
找泥巴与初步处理
找个周末,我就抄起家里闲置的小桶和一把小铲子,跑到那水沟边上。那味儿确实有点冲,不过为省钱,忍!专门挑那种看起来黑得发亮,有点黏糊糊的泥下手。挖满满一桶,还挺沉。拿回家第一件事,不是直接用,那玩意儿肯定不行,里面指不定有啥虫卵、杂草种子,而且湿乎乎的,容易把根给捂坏。
我把挖回来的泥倒在院子里一块闲置的水泥地上,用铲子给它摊开,摊得薄一点。那几天正好是大晴天,太阳毒得很。就让它在那儿晒,使劲晒。晒个三四天,表面的水分就干得差不多,泥巴开始发白、开裂。这时候我就过去用铲子敲碎,翻个面,让底下的也晒晒透。这过程得有点耐心,主要是为杀菌杀虫,还有就是让它干透,后面好掺土。
混合与使用
等那泥巴彻底干透,捏起来都成粉末状或者小坷垃,原来的臭味也基本闻不到,只剩下一种土腥气。这时候我觉得差不多。但这干泥巴也不能直接当土用,太实诚,不透气。我就把它跟原来的园土,还有之前剩下的一些椰糠(没有也行,用沙子或者普通土多掺点),大概按照泥巴1份、园土2份、椰糠1份的比例,哗哗地全倒在一个大盆里,使劲搅拌均匀。搞定,这就是我自制的“营养土”。
用的时候,我就跟正常用土一样。比如给月季换盆,底下垫一层这个混合土当底肥,上面再用普通的园土栽或者种小青菜,直接就用这个混合土播种。有些已经种好的盆栽,我就在盆边挖点沟,撒一点这个干泥粉末进去,再盖上土,相当于追肥。
效果观察与总结
效果嘛老实说,还真不赖!
- 种的小青菜,明显比光用普通园土的长得壮实,叶子也绿油油的。
- 月季换盆用这个土打底,后面开春发的芽又多又壮。
- 关键是,这玩意儿几乎没花钱,就是费点力气和时间去处理。
也有要注意的地方。就是这个泥巴挖回来一定要彻底晒干晒透,不然可能有味道,或者烧根。混合的时候比例也要掌握下,不能光用这个泥,得掺上足够多的疏松透气的材料,不然土容易板结。对我这种喜欢瞎折腾又想省钱的人来说,这“泥作肥料”的实践,挺成功!下次看到合适的河泥、塘泥啥的,我还打算去挖点回来处理处理备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