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嗑,关于我自己搞有机肥设备的事儿。以前我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啥也不懂。但是这几年,看着土地越来越贫瘠,化肥用多也不见得有多心里就琢磨着,得想个法子。
我是真没想过要搞啥设备,就想着沤点肥,自家用。那时候就是把秸秆、鸡粪啥的堆在一起,浇点水,等着它慢慢烂。那味儿,别提多冲,街坊邻居都绕着我走。而且沤出来的肥,效果也不咋地,费时费力。
后来我寻思这不行,得改进。就开始在网上查资料,到处问人。这才知道,原来有机肥也得讲究科学,得有设备。
我先是整个粉碎机,就是那种小型号的,把秸秆、树叶啥的先粉碎,这样发酵起来更快。别说,这玩意儿还真管用,省不少事儿。以前用镰刀砍,一天也弄不多少,现在一开机器,哗哗的,一会儿就搞定。
有粉碎机,我就寻思着,还得有个搅拌的,让那些原料混合均匀。又在网上淘个二手的搅拌机,不大,但是够用。把粉碎好的秸秆、鸡粪、还有一些菌种啥的,倒进去一搅,再加点水,感觉就像和面一样。
最关键的还是发酵。我还是用老办法,堆在那里。但是温度不好控制,有时候太干,有时候又太湿,发酵效果很不稳定。后来一咬牙,买套槽式翻堆机。这玩意儿贵是贵点,但是真值。它可以自动翻堆,保证物料充分接触空气,温度也比较均匀。用这玩意儿,发酵周期缩短不少,而且肥效也好很多。
对,我还买烘干机。因为有时候沤出来的肥太湿,不好用,也不好运输。有烘干机,可以把水分烘干,这样用起来就方便多。
设备有,还得摸索经验。刚开始,我啥也不懂,瞎摸索。不是温度太高烧坏,就是湿度不够发酵不起来。后来我就一边学习,一边实践,慢慢地掌握一些技巧。比如,不同的原料,发酵的时间和温度都不一样;水分的控制也很重要,太干太湿都不行。
我这套小型的有机肥设备,虽然不算啥高科技,但是也算是解决我的大问题。沤出来的肥,我自己用一部分,剩下的还可以卖给附近的农户。
搞这个有机肥,虽然辛苦,但是也挺有成就感的。看着土地慢慢变肥沃,心里就特别高兴。而且也算是为环保做一点贡献。以后,我还会继续努力,不断改进我的设备和技术,争取做出更好的有机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