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弄肥料,我可是折腾好一阵子。以前图省事,老是去买那些包装好的,花钱不说,效果也就那样,有时候感觉地都养刁,不撒点东西就不长。后来琢磨着,咱自己过日子,能省就省,而且自己做的东西心里踏实,知道是啥玩意儿。
我管我这套自制肥料叫“仓一”,也没啥特别高深的意思,就是在我家那个旧储物仓旁边弄的,弄好觉得效果真不赖,就像是头一份的好东西,就这么叫开。主要是看着院子里那些菜,长得蔫不拉几的,想着得给它们加点料。
捣鼓“仓一”的开始
就是攒东西。家里厨房每天出的那些玩意儿,烂菜叶子、水果皮、鸡蛋壳,还有院里扫的落叶、剪下来的草,这些都是好东西,不能浪费。以前都直接扔垃圾桶,现在想想真是可惜。
我还特地弄个大塑料桶,底下钻几个孔透气漏水。收集到的东西就一层一层往里铺:
- 一层厨余垃圾(尽量弄碎点)
- 铺一层干的,比如落叶或者干草
- 再撒点土,普通的园土就行,帮助发酵
就这么一层一层地堆,堆到差不多满,就稍微加点水,让它保持湿润,但不能太湿,手捏一下感觉潮乎乎的,但挤不出水那种程度正
耐心等着发酵
接下来就是等。这玩意儿急不来,得让时间去发挥作用。我把桶盖稍微盖上点,留点缝透气,放在角落里不去管它。关键是要有耐心。天气热的时候,个把月就能闻到一股泥土的香味,没啥臭味。天气冷就慢点,可能要两三个月。
中间我想起来,会用个棍子去翻动一下,让它发酵得更均匀。翻的时候能感觉到里面热乎乎的,这就是在发酵。一开始可能有点酸味或者别的味儿,别担心,等它彻底腐熟,就变成那种深褐色、松散的,闻起来就是雨后泥土的味道,那就算是成。
用上自家的“仓一”
等这“仓一”肥料彻底好,用处就多。开春翻地的时候,我就把它掺到土里当底肥。挖坑种菜,比如种番茄、种辣椒,坑底先撒上一把,再盖层薄土,然后放苗。这样肥力能慢慢释放,管的时间长。
平时追肥也用它。在菜根旁边挖一圈浅沟,把肥料埋进去再盖上土,浇点水。用自己做的这个肥,感觉土质都变松快不少,不像以前那么板结。种出来的菠菜、白菜啥的,叶子绿油油的,长得也壮实,产量感觉是比以前光用化肥要强点,关键是吃着放心。
反正,这“仓一”肥料就是这么捣鼓出来的,没啥技术含量,就是费点功夫攒东西,再加点耐心等着。但用上自己做的肥,看着菜长得那感觉真不一样,踏实!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8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