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氨基酸企业
走过22年发展历程,位于临沂莒南的阜丰集团有限公司(00546-HK),从一个地方小味精厂,成长为拥有七大生产基地的生物发酵龙头企业,并成为全球第一大味精、黄原胶和氨基酸制造商、全球第三大透明质酸供应商。被业界誉为“味精大王”的董事长李学纯,在本报独家编制的《2020山东创富榜》中以21.45亿创富值位列186位。在李学纯的带领下,阜丰集团靠“种玉米打价格战”奠定了味精龙头企业的地位,并在生物发酵的赛道上进行着多元化、国际化的探索。
抓住时机进军味精生产
1955年,李学纯出生于莒南县李家扁山村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1982年,大学毕业的李学纯赴原莒南县酒厂参加工作,任技术员,1985年12月任厂长、党委书记。
上世纪90年代初,经济改革的号角吹响,部分国企破产重组。相关报道称,那时李学纯便瞄上了与酒厂一墙之隔的山东莒南味精厂。“一方面情况熟悉,另一方面听说这家厂资源不错,如果管理搞好了,肯定能赚钱。” 李学纯说。
1999年,李学纯召集40多名同事集资195万元,买下了这家净负债2000万元左右的味精厂,改名山东阜丰发酵有限公司。在当时的沂蒙山区,195万元不是小数目,因此李学纯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毕竟这个厂搞不好,很多人就要倾家荡产。”
厂子有了,设备如何解决?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李学纯便提出购买其他工厂的二手设备。据介绍,当时房地产开发热席卷全国,不少位于城市的化工厂难逃被拆迁的命运,还有不少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的味精厂,都有大量生产设备闲置。李学纯后来回忆称:“当时人家一个车间价值千万的的设备,我们花10万元就买下了。买3台新锅炉本来要花超过一千万,但我们买二手的只花了30多万元。”
依托设备成本优势,公司不仅无需背负经济压力,生产成本在同行业内也属于最低。三年之后,公司的谷氨酸年产能达到五六万吨,从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小厂进入全国前十名。
阜丰集团董事长李学纯(资料图)
打价格战成为行业“老大”
在企业寻求扩大市场份额的发展过程中,李学纯意识到,企业必须找到更便宜的原料,也就是决定谷氨酸成本的玉米和煤。据李学纯介绍,在阜丰味精的生产过程中,玉米和煤炭各占总成本的50%和15%。
为此,李学纯带领阜丰顺应西部大开发的潮流,去西部建设生产基地。2004年,阜丰在陕西宝鸡设立了年产6万吨的谷氨酸工厂。据了解,陕西当地的玉米和煤炭比东部沿海地区便宜很多,基于成本优势,李学纯开始连续大规模扩产。
秉承着同样的逻辑,李学纯将工厂先后开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呼伦贝尔和新疆乌鲁木齐,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迅速转化为成本优势,把成本优势转化为价格优势,最终把价格优势转化为市场占有率。
相关报道称,内蒙古每斤玉米要比山东便宜4分钱,每吨煤炭价格仅为山东的1/3,面对巨大的成本优势,李学纯在呼和浩特连续上马了总计年产24万吨谷氨酸的生产线。正值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这成为李学纯进一步占据市场的大好时机。
李学纯曾对媒体公开表示:“当时我们的毛利率在30%左右。2007年开始,玉米价格大幅上涨30%,其他味精生产企业成本上升很快,我们主动降价,把毛利率降到10%—12%的位置。”在这样的价格面前,阜丰通过市场占有率把不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淘汰掉,全国味精企业由分散的200多家集中到几家。
价格战之后,阜丰谷氨酸毛利率重新回到30%,集团营业额则从2007年的24.5亿元跃升至2008年的35.9亿元,并于2007年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生物发酵领域多元化发展
成为味精龙头企业后,李学纯并未满足于此,他认识到:“味精是一个传统行业,全国每年味精消费量在160万—180万吨,虽然每年味精的消费还在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但是一个行业终究有限度的。”企业要实现长远发展,就需要开发多元化产品,李学纯首先瞄准的就是增长潜力较高的黄原胶。
2003年起,李学纯开始用通过味精完成的原始积累进行黄原胶项目研究。相关资料显示,黄原胶主要应用于食品和化工行业中,起到增稠剂的作用,世界上只有3-5个国家能够生产,主要原料也是玉米。依托在全国各地建设的工厂和低成本玉米,阜丰的黄原胶产品毛利率可以达到35%,李学纯表示,低成本仍然是阜丰黄原胶的有力武器。
向国际化企业进军
布局多元化产业的同时,阜丰也逐渐走出了国门,向国际化生物发酵企业转型。
2019年阜丰集团20周年庆典在齐齐哈尔市举行。彼时,阜丰集团谷氨酸钠、黄原胶、苏氨酸等主导产品已出口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多个产品成为世界第一。会上,阜丰集团的合作伙伴日本味之素动物营养集团、丹麦诺维信集团、德国赢创工业集团都对阜丰的国际化发展做出了正面评价。
(山东商报记者 孙姮 李雨馨)
黑龙江福成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6月4日,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的叉车驾驶员正在生产线搬运氨基酸产品。
近年来,位于肇东市昌五镇的黑龙江成福食品集团依托技术优势、规模优势和市场优势,做大做强玉米精深加工,延长玉米产业链条,年加工玉米92.8万吨。通过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已经成为氨基酸行业内的领先者,生产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核苷酸及各类副产品,销往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英国、德国、西班牙等80多个国家。
霍永祥摄
黑龙江成福集团氨基酸出口名列全球前茅,黑龙江福成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前身是创办于1940年的温州康乐药厂,1956年1月公私合营时并入温州化学制药厂。1964年3月,与温州制药厂合并成立温州制药厂。经过“温药”几代人的奋斗,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导下,企业得到长足发展。1986年,被国家经委、财政部列为“七五”期间国家重点支持技术改造的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1988年,经省经贸厅批准享有进出口自营权;1993年4月,经省计经委、体改委批准组建浙江康乐集团。
近年来,公司按照“以药为主、多角经营、面向世界、跨国发展”的方针,以“大集团模式、高科技结构、多名牌产品、外向型经济”为目标,成功开发了“八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项目硫酸奈替米星原料药及制剂、国家级新药法莫替丁原料药及制剂,以及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注射液等10个新产品。
企业注重技改投入,“七五”和“八五”期间,共投入了5000多万元资金进行扑热息痛易地技术改造、制剂综合大楼技术改造及L—苹果酸、法莫替丁、高半胱氨酸衍生物、植物提取药等10多个项目的技术改造,使企业生产条件符合GMP要求,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后劲。
公司产品有化学合成药、抗菌素、氨基酸衍生物、食品添加剂、植物提取药等原料药及粉针、大输液、针剂、片剂、软膏、滴眼(鼻)剂、栓剂、胶囊剂、冲剂、口服液等10个剂型,100多个品种。主要产品有法莫替丁、扑热息痛、胃舒平、硫酸奈替米星、L—苹果酸、橙皮甙、水飞蓟素、高半胱氨酸衍生物、颠加流浸膏、氧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等。其中扑热息痛、胃舒平等荣获部优产品称号,扑热息痛还获得首批省名牌产品称号。L—苹果酸获温州市名牌产品称号,产品畅销国内市场,远销美国、日本、德国、巴基斯坦及东南亚、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95年,公司总产值2.05亿元,利税1088万元,其中利润607万元,创汇800万美元。
公司历年来荣获温州市科技进步先进企业、创汇先进企业、创税利先进企业称号。1988年,获省先进企业;1994年,获全国医药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1995年,获浙江省技术进步优秀企业、省医药行业“十佳”工业企业和温州市特级明星企业等。总经理谢远典获浙江省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
。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