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捣鼓肥料这事儿,还得从去年种菜说起。那时候刚开垦一块地,兴致勃勃地种些蔬菜,结果长势那叫一个惨淡,叶子发黄,个头也小,产量更是没法看。后来跟村里的老农聊天,才知道是地力不足,得施肥。
我就开始研究起肥料来。一开始啥也不懂,就知道个氮磷钾,后来慢慢查资料,才知道这叫“大量元素”,是植物生长最需要的几种元素。我就想着,能不能自己配点“大量元素肥料”?
说干就干!我先从网上买些单质肥,像尿素(含氮)、磷酸二铵(含磷和氮)、氯化钾(含钾)。这玩意儿便宜,就是得自己配。然后又去农资店转悠,看看有没有啥好东西。老板给我推荐几种水溶肥,说是效果吸收快,但我一看价格,嚯,真不便宜!还是自己配划算。
接下来就是配比的问题。这个可不能瞎来,得根据蔬菜的生长阶段来调整。苗期的时候,多施点氮肥,促进叶子生长;开花结果的时候,就得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我在网上找一些通用的配比方案,然后根据自己菜地的实际情况,稍微做一些调整。
配肥料的过程,那叫一个“尘土飞扬”。先把各种单质肥分别称重,然后倒在一个大桶里,加水搅拌。尿素和氯化钾还比较容易溶解,磷酸二铵就比较麻烦,得用热水泡,还得不停地搅拌,才能完全溶解。有时候配多,用不完,还得找地方储存,真是挺费劲的。
配好肥料,就得施肥。我主要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浇灌,把肥料溶液稀释后,直接浇到蔬菜根部;另一种是叶面喷施,把肥料溶液喷洒到叶子上,让蔬菜直接吸收。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浇灌的话,肥效比较持久,但容易烧根;叶面喷施的话,吸收快,但肥效时间短,而且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
就这样,我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不断地调整肥料的配比和施肥方法。慢慢地,菜地的蔬菜长势越来越叶子也绿,个头也大,产量也上去。看着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蔬菜,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不过自己配肥料也有一些缺点。是比较麻烦,得自己称重、搅拌、施肥,比较费时费力;是配比的准确性难以保证,容易出现肥效不足或者肥害的情况;是储存比较麻烦,单质肥容易受潮结块,配好的肥料溶液也容易变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建议大家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水溶肥,省时省力,效果也更
这回自己配“大量元素肥料”的经历,让我学到很多关于农业的知识,也让我更加体会到农民的辛苦。虽然过程比较辛苦,但看到蔬菜长势越来越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以后,我还会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种植水平,争取种出更多更好的蔬菜!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4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