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自制乙酸钾肥料的那些事儿,绝对是干货满满的实践记录!
话说前阵子,家里的菜地里的菜长势不太叶子发黄,蔫蔫的,一看就是缺钾。去农资店转转,钾肥价格也不便宜,而且总感觉成分不够透明,索性就想着自己捣鼓点儿。
第一步:找资料,做功课。
- 上网查资料那是必须的,各种论坛、博客,甚至还翻墙看些国外的资料,解到乙酸钾这玩意儿,既能补钾,还比较环保。
- 研究一下它的制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用醋酸和碳酸钾或者氢氧化钾反应,生成乙酸钾。
第二步:准备材料,开干!
这步可有点费劲,跑好几个地方才凑齐家伙事儿:
- 食用白醋(主要成分是醋酸,越浓越我买的是9度的)
- 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这玩意儿农村老家多的是,托人搞点)
- 烧杯、量筒、玻璃棒、pH试纸(这些都是做实验用的,某宝上一搜一大堆)
- 电磁炉(用来加热反应的)
第三步:提取草木灰中的碳酸钾。
这步比较关键,直接影响最终肥料的质量:
- 先把草木灰用水浸泡,比例大概是1:5,搅和搅和,让碳酸钾充分溶解出来。
- 静置沉淀,等草木灰都沉到底下,把上层的清液倒出来,这就是碳酸钾溶液。
- 用滤纸过滤一下,把残渣滤掉,得到更纯净的碳酸钾溶液。
第四步:反应!反应!反应!
这可是重头戏,一定要小心谨慎:
- 把碳酸钾溶液倒入烧杯中,放在电磁炉上加热,慢慢倒入白醋,一边倒一边用玻璃棒搅拌。
- 注意观察,会有气泡冒出来,这是醋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用pH试纸测一下溶液的酸碱度,如果偏酸,就继续加碳酸钾溶液,如果偏碱,就继续加白醋,直到pH值接近中性。
第五步:浓缩,结晶。
这一步是为得到固体的乙酸钾:
- 继续加热烧杯里的溶液,让水分蒸发掉,注意别糊底,要不停搅拌。
- 等到溶液变得很浓稠,甚至开始出现结晶的时候,就可以停止加热。
- 把烧杯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它自然冷却,结晶。
第六步:收获!
等烧杯完全冷却后,就能看到底部出现白色的乙酸钾晶体,刮下来,装瓶保存。
第七步:施肥,看效果。
- 把自制的乙酸钾肥料用水稀释,比例大概是1:500或者1:1000,具体看菜的长势。
- 用喷壶喷洒在蔬菜的叶子上,或者直接浇灌在根部。
- 过几天再观察,看看菜是不是精神多,叶子是不是绿。
注意事项:
- 整个过程一定要注意安全,戴手套、口罩,防止吸入有害气体或者腐蚀皮肤。
- 碳酸钾溶液和醋酸的比例要慢慢摸索,不能一次加太多。
- 浓缩的时候要小心糊底,要不停搅拌。
- 施肥的时候也要注意浓度,不能太浓,否则会烧苗。
3
虽然自制乙酸钾肥料过程有点麻烦,但是看着菜地里的菜一天天变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而且自己做的肥料,成分也放心,用起来也安心。这玩意儿,效果确实不错,就是味道有点大,一股醋味儿!
这回就分享到这里,下次有机会再跟大家聊聊我自制其他肥料的经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4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