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污泥变肥料的事儿,我可是实打实地折腾过一阵子,不吐不快。
最早是听人唠叨,说现在污水厂里出来的那些黑泥巴,经过处理能变成好肥料,种菜种花都特别肥。就好动手实践,听着就心痒痒。以前总听说那玩意儿不行,啥重金属超标,还有各种乱七八糟的病菌,是禁止拿来做肥料的,属于“危废”?但现在又有人说技术进步,能处理干净。我就犯嘀咕,到底是真是假?
着手搞点试试
我先是去找熟人打听,看看能不能弄点“脱水污泥”回来。别说,还真弄到一小批。看着黑乎乎、湿哒哒的一堆,闻着那味儿,确实有点冲。心里也打鼓,这玩意儿真能行?
弄回来第一步,就是得让它“发酵”。光靠污泥本身不行,得掺东西。我就学着网上看的,还有听那些搞农业的人说的:
- 找些锯末、稻草、烂树叶子,这是增加碳,改善透气性的。
- 又搞点鸡粪,增加氮,促进发酵。
关键是比例,这可没个准数,都是估摸着来。我就一层污泥一层辅料地堆起来,像做三明治似的,堆个差不多半人高的小堆。然后得浇水,保持湿乎乎的,但又不能太湿,用手一攥,感觉湿润但不滴水那样。
堆好,就用塑料布给它盖上。这步是为保温,让里面的微生物好好干活。接下来就是等,还有翻堆。
过程中的麻烦事
这发酵过程可真不省心。隔三差五就得去翻一次,用个叉子或者铁锹,把里头的翻到外头,外头的翻到里头,让它氧气均匀,发酵得也匀实。每次翻堆,那味道,啧啧,真是难以形容,得戴着厚口罩干活。
而且这玩意儿发酵升温很快,手伸进去能感觉到热乎乎的。据说温度能到五六十度,这样能杀死大部分病菌和虫卵。但这温度也不是一直恒定,得控制好水分和翻堆频率。
整个过程下来,短则个把月,长得两三个月。等它颜色变成深褐色,没啥臭味,摸起来松散,感觉才算是差不多好。
心里还是不踏实
虽然弄出来的东西看着像那么回事,跟买的有机肥有点像。我也试着在自己家小菜园边角地方用点,效果嘛好像是有一点,但也没觉得特神奇。
但我心里一直犯嘀咕。为啥?
第一,这污泥来源太重要。生活污泥还好点,要是混工厂排出来的工业污泥,那重金属含量谁说得准?我自己弄那批,说是生活污泥,但我哪知道里面有没有混其他东西?普通人根本没法检测。
第二,我看网上新闻,还有听行业里的人说,有些黑心商家,为省成本,直接拿没处理好甚至是有毒害的工业污泥,掺点别的东西就当有机肥卖。想想都后怕,这要是用在农田里,种出来的东西人吃,那不完蛋吗?
我自己折腾完这一遭,是再也不想碰这玩意儿。过程麻烦不说,最主要是心里不踏实。这污泥变肥料,听着是资源回收利用的好事,但里面的门道和风险,普通人真把控不。还是老老实实买正规厂家、有检测报告的肥料用着放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2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