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巴西肥料这点事儿。不是啥高深学问,就是我自个儿瞎折腾的一点记录。
几年前,我就琢磨着巴西这农业大国,地那么亚马逊平原那么大,号称“世界粮仓”,那肥料肯定用得不少。正好我自个儿也瞎捣鼓点园艺,对肥料这块儿比较上心,就想着深入解解。
摸索门道
我就跑去问几个搞农资的朋友,也上网扒拉些信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巴西这地方,自个儿用的肥料,十有八九得靠进口!我当时就觉得挺奇怪,这么大个农业国,咋肥料还捏在别人手里?
后来资料看多,发现这还真是个普遍情况。数据都说差不多百分之八十五以上靠外面运进来。主要来源地也就那几个:俄罗斯、中国、加拿大、摩洛哥啥的。
实际观察
光看数字没意思,我就想看看实际是咋回事。那段时间刚好赶上国际上有点风吹草动,特别是俄罗斯那边。我就特别留意:
- 价格波动: 那阵子肥料价格跟过山车似的,涨得嗖嗖的。我自个儿买点园艺肥都感觉肉疼,更别说那些种大豆、玉米的大农场。
- 供应紧张: 新闻里老说港口堵,船来不。有几次还看到报道说,几十艘装满肥料的俄罗斯船正往巴西赶,大家就都眼巴巴等着卸货。这感觉,就像等着救命粮一样。
- 农户反应: 跟一些农场主聊天,都说没办法,成本太高,有些地块就只能少施点肥,或者用点效果差些的替代品。后来就看到新闻说大豆啥的产量有点往下掉,估计跟这也有关系。
我的实践记录
解这些背景,我就在我自己那几分地上做点小试验。
第一步,尝试找本地替代。 我就想,巴西本地有没有啥有机肥或者新肥料能少依赖点进口货?跑些地方,也问些人,发现确实有一些,但规模都不大,成本也不低,想大规模替代进口的,难!这更让我体会到那“85%依赖进口”有多重。
第二步,精打细算用肥。 既然进口肥贵又不稳定,我就开始琢磨怎么更省着用。以前施肥可能比较粗放,现在就搞土壤测试,看看到底缺啥补不多撒也不少撒。还尝试一些混合有机肥的方法,希望能提高点肥效,减少点化肥用量。
第三步,持续关注信息。 我开始养成习惯,没事就看看化肥市场的价格走势,关注下主要出口国的新闻,还有巴西港口的到货情况。感觉自己跟个情报员似的,但这玩意儿确实直接关系到成本和收成。
一点感受
搞这么一圈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巴西农业看着挺强,但脖子还是被肥料这块儿给卡着。太依赖进口,风险真的大。国际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国内就得跟着紧张。
现在巴西政府好像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说要加大投入搞自己的肥料生产。我觉得这路子是对的,虽然难,但总比一直受制于人强。对我自己来说,精打细算用肥,多解市场,也算是应对这种局面的一种方式。反正,这事儿算是给我上一课,农业这碗饭,看着简单,门道多着。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42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