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前段时间琢磨的这个肥料“失效期”的事儿。主要是家里收拾东西,从角落里扒拉出来几袋放好几年的化肥,看着包装都旧,有的还有点结块,心里就犯嘀咕:这玩意儿还能用不?扔怪可惜的,毕竟当初也是花钱买的,要是用没效果或者烧苗,那不更亏?
所以我就开始琢磨这事儿。咱也不是啥专家,就是个爱捣鼓的普通人,凭着点经验和好奇心瞎折腾。我先把那几袋肥料都搬出来,挨个瞅瞅。
我的检查步骤
第一步,看品种。 我记得买的时候大概有尿素、复合肥,还有一小袋好像是磷酸二氢钾之类的。不同的东西,性质肯定不一样。我就想,这化肥跟吃的肯定不一样,应该不是说过期就坏、有毒。
第二步,看状态。 这是最直观的。
- 那袋尿素,确实结块,但掰开看看,里面还是白花花的,没啥异味,就是硬点。我想起以前听人说过,尿素这东西主要是怕挥发跑掉氮元素,结块只要不是湿得一塌糊涂,应该问题不大,就是“量”可能少点,但“质”没变。
- 复合肥那袋,也是有点结块,但没尿素那么硬。颜色看着也还正常。复合肥成分杂一些,我想只要不是受潮变得黏糊糊的,应该也还
- 磷酸二氢钾那小袋倒是挺还是粉末状的,估计是密封得比较
第三步,动手试试。 光看不想不行,得实践。我弄点结块的尿素,放在手里加点水,发现溶解得还行,就是慢一点。我又拿点复合肥,也加水试试,也能化开。
我就想起来,以前听老农说过,像碳酸氢铵那种,放久会跑氨气,味道很大,那是真“减量”,效果会差很多。但尿素、磷肥、钾肥这些,只要没受潮变得乱七八糟,化学性质是很稳定的。尤其是磷肥和钾肥,比如过磷酸钙、氯化钾、硫酸钾啥的,据说放个十年二十年,只要干燥,肥效几乎不变。它们就是些无机盐,跟石头差不多稳定。
比较怕的是那种硫酸亚铁,就是黑矾,那玩意儿要是受潮,会氧化变成黄褐色的硫酸铁,那性质就变,效果也就差。
实践结果与想法
搞明白这些,我心里就有底。那几袋结块的尿素和复合肥,只要没变成泥巴,或者流汤,那就还能用。
我的处理方法很简单:
对于结块的: 用之前先敲碎,尽量弄细一点。如果是尿素,考虑到可能挥发损失一部分氮,用的时候稍微比正常量多加那么一点点,或者就按正常量用,求个心安。复合肥也一样处理。
对于看着还行的: 那就正常用呗。
关键点: 主要是防潮!只要储存得当,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别让它淋雨、受潮,大部分化肥没有严格的“保质期”说法。所谓的“失效”,更多的是物理性状变化(比如结块、粉化)导致使用不方便,或者是某些特定品种(如碳铵)有效成分挥发损失,而不是说它变质、有毒。
以后大家家里有放久的化肥,别急着扔。先看看是啥品种,再看看状态怎么样。只要不是那种吸水变得一塌糊涂,或者像硫酸亚铁那样明显变质的,一般捣鼓捣鼓,敲碎,照样能用。省钱是小事,主要是别浪费资源,对?这就是我自个儿琢磨和实践出来的土经验,分享给大家参考参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9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