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鸡粪搞肥料,我也是瞎搞好一阵子才摸索出门道。以前图省事,直接买那些复合肥,是方便,但总感觉地越用越没劲,菜也没以前那个味儿。后来听老辈人说起农家肥,特别是鸡粪,肥力足,就动心思自己试试。
我直接从附近的养鸡场弄点新鲜鸡粪回来。乖乖,那味道能把人熏个跟头,又湿又黏,处理起来麻烦得很。更要命的是,我不太懂,直接掺点土就埋到菜地里当底肥。结果?烧苗!好几棵刚种下去的小苗直接蔫,根都黑。那叫一个心疼,才知道这新鲜鸡粪不能直接用,劲儿太大,里面还有好多乱七八糟的菌和虫卵。
沤熟鸡粪才是关键
吃亏才学乖,知道这玩意儿得先“沤熟”才行。我就琢磨着自己堆肥。过程也不复杂,就是有点费工夫,还得忍着点味儿。
- 找地方:先在院子角落找个不碍事的地方,离菜地近点方便以后用。不能让雨水直接淋,也不能太晒。
- 掺东西:光有鸡粪不行,太黏,不透气。我就把弄回来的鸡粪摊开晾晾,稍微干一点点,然后就开始掺料。掺些啥?
- 干草和落叶:这东西能增加碳,平衡一下鸡粪里过高的氮,还能让肥堆蓬松透气。
- 园土:掺点土进去,能引入一些有益微生物,帮助发酵,还能吸附一些臭味。
- 有时候厨房里烂菜叶子、果皮啥的,不是油腻的那种,也顺手扔进去。
- 堆起来:把鸡粪和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一层一层堆起来,像做三明治一样。每层稍微喷点水,保持湿润,但不能弄成水塘。湿度大概就是手抓一把,感觉潮乎乎的,攥紧指缝微微有点水出来,但不往下滴答那种。
- 勤翻堆:这是个力气活,也是关键步骤。堆好后,过个十天半个月的,就得用叉子或者铁锹给它整个翻一遍。把里面的翻到外面,外面的翻到里面。这样能让它透气,发酵得更均匀、更快。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里面温度升得很高,翻堆能散散热,免得把有益菌烧死。夏天翻堆的时候,那味道…得有点心理准备。
- 耐心等:这事急不来。根据天气、堆的大小、翻堆勤快程度,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小半年。啥时候算好?就是那堆东西完全变成深褐色或者黑色,松散得像土一样,闻起来没有刺鼻的氨味,只有一股淡淡的土腥味,那就差不多。
沤好的鸡粪肥,那可真是好东西。用的时候,我一般是两种用法。一是在种菜前,挖坑或者翻地的时候,把它当作底肥埋到土里,量不用特别大,跟土混匀就行。二是对于正在长的菜,可以在离根远一点的地方,扒开土浅浅埋一层,或者撒在土表面再盖层薄土,这叫追肥。
用自己沤的鸡粪肥之后,感觉地确实比以前肥沃,土质也松快不少,蚯蚓都变多。种出来的菜,叶子绿油油的,长得壮实,病虫害也好像少点。关键是,吃着放心,毕竟是自己弄的,知道里面没加乱七八糟的东西。虽然过程麻烦点,还有点味儿,但看到菜长得那么就觉得这功夫没白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9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