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捣鼓花草那会儿,真是两眼一抹黑,特别是肥料这块儿。市面上花里胡哨的瓶瓶罐罐太多,广告打得一个比一个响,什么“生根神液”、“爆花神器”,看得我晕头转向,总觉得不给花用点啥高级货就对不起它们。
那时候真是瞎买一通。听人家说这个就买这个;看网上推荐那个,又买那个。什么氨基酸浓缩液、自制酵素,还有那种号称进口的营养液,买回来一大堆。结果?要么用没啥效果,植物还是老样子;要么就是手一抖用多,好好的绿萝叶子发黄,甚至烂根,真是心疼死我。特别是有些所谓的“有机肥液”,那味道,嚯,在家里用简直是“生化武器”,熏得人脑壳疼,还招小飞虫,搞得阳台都不想去。
记得有一次,跟风买个网红营养液,说是能让叶子绿得发亮。结果倒腾半天,叶子没见多绿,倒是土面上长一层白毛,没过多久,一盆长得好好的吊兰就去半条命,根系都黑。那时候才明白,肥料真不是越贵越也不是越“神奇”越管用。
后来折腾多,也吃不少亏,就开始琢磨,到底这些花花草草需要观察多就发现,没那么复杂。你看那些公园里、路边的花,也没人天天给它们灌“神仙水”,不也长得挺
我开始简化我的施肥方法。我分清楚,室内养的那些观叶植物,像绿萝、吊兰、龟背竹这些,本来长得就慢,光照通风也就那样,你老给它大补,它也吸收不,反而容易出问题。所以对这些家伙,我就是偶尔想起来,给兑点最普通的、稀得不能再稀的液肥,或者干脆就在土里埋几粒缓释肥颗粒,够它们慢慢吃很久。
重点是养在阳台或者室外那些,特别是要开花的,比如月季、三角梅、矮牵牛这些。它们光照足,长得快,开花也消耗能量,确实需要多补充点营养。这时候我也学乖,不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液体。我主要用两种东西:
- 底肥:在上盆或者换盆的时候,在盆底或者土壤里掺一些发酵好的有机肥,比如羊粪肥或者买的成品有机肥颗粒。注意一定要是充分腐熟的,不然会在土里发酵烧根。这个就像是给它们存点“口粮”,管的时间比较长。
- 追肥:生长旺季或者开花前,我会用点颗粒状的复合肥,就是那种氮磷钾比较均衡的,撒在盆土表面,或者浅埋一点,浇水的时候就能慢慢溶解下去。省事儿,也不容易掌握不好浓度烧苗。或者有时候用点水溶肥,但一定严格按照说明稀释,宁稀勿浓。
现在我基本上就靠这几样,偶尔浇水时加点最便宜的通用型营养液,浓度调得很低。反而觉得花草长得更皮实。关键还是得看植物的状态,叶子是不是精神,颜色是不是正常,是不是在生长季。新买的苗或者刚换盆的,盆土里有营养,缓苗期也千万别施肥,等它适应环境,开始正常生长再说。
我现在的经验就是,养花施肥这事儿,别搞得太复杂,也别太迷信那些吹上天的产品。基础的肥料用对时机、用对方法,比啥都强。简单点,反而不容易出错,花草也能健健康康的。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8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