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种茭白这事儿,施肥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刚开始弄那会儿,我也是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该咋下手。
地是弄好,苗也买回来,可这肥怎么施?心里一点谱都没有。就想着上网查查,结果?搜出来一堆东西,看得是眼花缭乱。有的说前期要多用氮肥,让苗长得快;有的又说中后期磷钾肥得跟上,不然茭白结不起来或者品质不还有说有机肥是基础,必须得上足。
这些资料看着都挺有道理,但具体到自家那块地,到底啥比例合适,没人给个准话。
没办法,只能自己摸索着干。我就想着,有机肥总没错,营养全面还改良土壤。于是我就在整地的时候,下不少自己沤的农家肥,什么鸡粪、猪粪,都给整进去,想着这底肥足,后面能省点事。顺带着,也撒点通用的复合肥,想着氮磷钾都沾点边。
然后就把茭白苗给栽下去。栽的时候,特别注意,尽量让根部多带点土,听人说这样缓苗快,成活率高。
栽完之后,就天天去地里瞅着。刚开始那阵子,苗看着长得还行,绿油油的,心里还挺美。可慢慢地,问题就来。到分蘖期,感觉那茭白苗长得有点慢,分蘖也不多,看着蔫蔫的,没啥精神。
我就琢磨,是不是肥力跟不上? 底肥虽然施,但可能比例不对,或者某些元素不够。
这时候就得追肥。我寻思着,前期长叶子,应该是缺氮肥?就搞点尿素,兑水,小心翼翼地浇在茭白蔸子附近。果然,过几天,叶子看着是绿不少,也厚实点。
可光长叶子也不行,咱种茭白是为吃那个白胖的茎。眼看着到中期,得促进它结茭。这时候,我就想起网上说的,中后期要加磷钾肥。
我就又去买点磷酸二氢钾,还有一些硫酸钾。这回我学乖点,没敢一下子用太多,分好几次施。每次追肥的时候,都尽量靠近茭白的根部,但又不直接接触,怕烧苗。有时候看天旱,就结合着灌水一起施。
实践下来,感觉有几点特别重要:
- 底肥的有机肥一定要足,这对整个生长期都有好处。
- 追肥不能一刀切,得看苗情。苗期缺氮就补氮,但不能过量,不然光长叶子不结茭。
- 中后期,特别是孕茭期,钾肥真的不能少。我感觉加足量的钾肥后,茭白明显长得更壮实,品质也好一些。磷肥也重要,但感觉钾肥的需求好像更大点。
- 复合肥可以用,但最好是配合着单元素肥料,根据不同时期调整着用,光靠复合肥有时候效果不理想。
至于具体的配比,我这儿也没个固定公式。因为每年土壤情况、天气都不一样,我都是根据茭白的具体长势来调整的。比如看叶色发黄,可能就是缺氮;看分蘖慢、后期茎秆不粗壮,就考虑加点磷钾肥。
还有就是水,茭白田的水层管理也挺关键,水深水浅,换不换水,都可能影响肥料的吸收效果。这玩意儿得跟施肥结合着来考虑。
种茭白施肥这事儿,就是个不断观察、不断调整的活儿。得多下地看看,多琢磨,慢慢就能找到适合自家地块和种植习惯的路子。我这也就是自己瞎鼓捣的一点经验,分享出来给大家做个参考。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8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