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苏地区梨木虱发生规律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在管理粗放的梨园发生较为严重。春季若虫集中于新梢、叶柄处危害,夏、秋季在叶背取食,受害的叶片叶脉扭曲,叶面皱缩,造成叶片逐渐变黑脱落。梨木虱可随风迁移,暴发性强,若虫的分泌物污染果皮,影响香梨产量,降低商品果质量。

  一、危害症状

  梨木虱有刺吸式口器,它通过口针吸取梨叶、新梢、嫩芽的汁液造成直接危害,排出的蜜露被霉菌腐生后,形成黑斑,污染叶片和果实。梨木虱吸取香梨果实汁液,造成果晶个小,果皮木栓化,石细胞增多。

  二、生物学特征

  成虫具两种形态,一种为越冬态,其体型较大,体长5毫米左右,体深黑褐色,中胸背板具4条红色纵纹;另一种为夏型,其体形较小,长4~4.5毫米,体黄色或草绿色,复眼红色,中胸背板具4条黄色纵纹。若虫体扁圆形,黄色或绿色,3龄以后翅芽显著增大,体呈扁圆形,体背褐色,有红、绿相间斑纹。卵为长圆形,一端尖锐、一端圆钝,黄色。

  三、发生规律

  1.梨木虱在我区以越冬型成虫在梨树的树皮裂缝中、落叶处越冬。3月下旬开始出蛰,香梨萌芽前进入活动盛期。

  2.香梨萌芽前,梨木虱开始产卵。越冬代梨木虱成虫的卵产在香梨的枝条上,产卵期可一直延续到开花期。香梨开花期也是梨木虱卵孵化高峰期。春季一代若虫多在梨树新梢或叶柄基部上危害。当6月下旬小麦成熟前,第2代卵分散产在叶面上,从第2代幼虫开始,幼虫开始在叶面上大量危害。

  3.6月下旬麦收前,第2代梨木虱进入了低龄若虫期,此时的若虫身上覆盖的蜜露较少,蜡质絮状物也薄,是进行防治的最佳时期。当麦收后,随着气温的升高,进入猖獗发生期。自第2代开始,田间虫态混杂,世代重叠。猖獗发生期在严重发生年份一直可持续到8月中下旬,此后,果园梨木虱的数量迅速减少,危害也随之减轻,在梨树落叶前出现越冬型成虫并准备越冬。

  梨木虱一头一代雌虫产卵量平均可达140~300多粒,成虫期20~25天,卵期平均7~10天,若虫有4个龄期,若虫期平均20天。根据阿克苏地区历年4~6月平均气温资料,成虫发育积温平均为446℃,卵期发育平均积温139℃,梨木虱完成1代平均积温为980.66℃。根据阿克苏地区年均积温3577℃推算,梨木虱理论上在我区1年发生3.7代,实际为一般年份发生3代,特殊年份发生4代。三龄以后若虫体表形成一层白色的蜡质保护层,在蜡质保护层的保护下,药液很难直接接触到它的身体。

  4.梨木虱的发生与危害程度与每年的降雨有关,大雨可以冲刷掉产在叶面上的卵和刚刚孵化的小若虫,对梨木虱的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在多雨的年份梨木虱发生一般较轻,相反,于旱的年份梨木虱发生较重。

  四、无公害防治技术

  1.选择防治适期

  ①梨木虱的防治每年有两个关键时期。第1个关键时期是在越冬型成虫大量出蛰,且没有产卵时,即在梨树萌芽前半个月左右,选择晴朗的天气,用 1.8%的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10%氯氰菊酯、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进行树体喷雾。若上一年梨木虱发生严重,则5~7天后再喷药1次。早春的气候变化无常,冷热交替频繁,一旦错过了防治适期,出现了倒春寒天气,梨木虱出蛰活动就会很不整齐,难以有效地防治。另外,在梨园中要成片联治,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早春防治梨木虱,省时、省事、又省药,且效果好,如果防治得当,可基本控制梨木虱的危害。

  ②防治梨木虱的第2个关键时期,是在麦收前防治二代低龄若虫。此时防治,可压低虫口密度,减少麦收后田间的发生量,减轻危害程度,而且效果好。此时防治要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公害的农药,同时喷药时要力求细致、周到。

  2.农业防治

  ①疏花疏果,合理修剪,改善树体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还要注意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果树抗御虫害的能力。

  ②梨木虱越冬防治以枝干为重点,减少越冬虫源。冬季及时清除果园中的残枝落叶、杂草,于11月底至12月对梨树进行涂白,以减少虫源。早春及时刮去梨树老翘皮,集中烧毁。

  3.无害化防治

  使用植物源、矿物源农药开展无害化防治,如利用除虫菊、烟碱、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防治。

  4.化学药剂防治

  ①根据虫情测报,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路农药,合理混合,交替使用。

  ②对允许使用的化学农药,要采用最有效浓度,不能盲目增加药量和防治次数。合理轮换用药,每种药剂在每一个生产季节只使用1~2次为宜,并且严格控制使用浓度,保持15天以上安全间隔期。

  ③化学防治可使用1.8%的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10%氯氰菊酯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0%双甲脒(螨克)乳油1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混加增效物质,如洗衣粉300倍液。

  梨木虱平均一代发生周期表

  虫态 卵 一龄 二龄 三龄 四龄 成虫 合计

  项目 幼虫 幼虫 幼虫 幼虫

  天数(天)7~10 6.3 4.8 4.0 5.0 20~25 47.1~55.1

  积温(℃)139 117.12 92.16 74.88 111.5 446 980.66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5740.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上午1:38
下一篇 2025年4月6日 上午1:40

相关推荐

  • 不爱生虫的花卉有哪些

    不爱生虫的花卉有哪些 不爱生虫的花卉品种 不爱生虫的花卉一般都具有很好耐性,花香不会太大,因此不会招引小虫子,并且多数喜欢在比较湿润通风的地方养护,还具有不错的观赏价值。 不爱生虫的花卉有很多种,一般属于不爱生虫的花卉的花卉有芦荟、吊兰、虎皮兰、菊花、天竺葵、薰衣草、球兰、紫玄月、碰碰香、仙人球、金枝玉叶、四季海棠、虎刺梅和三角梅这几种花卉。 虎刺梅 虎刺梅…

    种植问答 2023年12月24日
    00
  • 早稻结实期的管理要点

      水稻从出穗到成熟的过程叫结实期,这一过程约需30~45天,不同品种、不同季节历期天数不同,小粒品种和早稻一般约35天,大粒品种和晚稻需较长时间。水稻结实期决定稻谷粒重和最终产量。水稻粒重是由谷粒大小及成熟度构成的,籽粒大小受谷壳大小的约束,成熟度则取决于结实灌浆物质积累状况。籽粒中物质的积累主要决定于该时期光合产物积累的多少。如水稻出现早衰或贪青徒长以及…

    种植问答 2024年12月5日
    00
  • 窝瓜和南瓜的区别,南瓜为什么叫南瓜

      窝瓜和南瓜没有本质的区别,南瓜是窝瓜的学名,不过是各地的称呼不同而已。南瓜生产墨西哥到中美一带,世界各地普遍种植,明代传入中国,目前我国南北各地广泛种植。目前,南瓜种植在世界各地,其中亚洲种植面积最大,其次是欧洲和南美洲,果实可以做美食,也可以代替粮食。      一、窝瓜和南瓜的区别   窝瓜和南瓜没有区别,南瓜是窝瓜的学名,各地的称呼不同。南瓜生产墨…

    种植问答 2023年5月11日
    00
  • 枸杞长在树上还是地上

    枸杞长在树上还是地上 枸杞主要分布在朝鲜、日本、欧洲和中国等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南部等地,在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各省区均有少量栽培,在我国枸杞比较有名的产地是宁夏。 枸杞长在哪里 枸杞是长在枸杞树上的,枸杞树的生长高度并不高,最高能达到2m左右的高度,一般的高度是在0.5-1m左右,它的枝条十分细弱,颜色为淡灰色,伴有纵条纹,…

    种植问答 2024年4月22日
    00
  • 葡萄酒与烹饪

      葡萄酒,顾名思义就是以葡萄为原料,经发酵酿制而成的一种低酒精度果酒。诸如白兰地、味美思以及香槟酒等,均属葡萄酒之列。它不仅是一种上好的酒类饮料,而且是制作西餐菜肴时常用的调味料之一。国际上的葡萄酒以法国生产的最为著名,我国的葡萄酒则以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生产的为佳。葡萄酒由于酒液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

    种植问答 2025年4月3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