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脱氨基作用
怎样正确服用谷维素?谷维素与维生素B1能用服吗?谷维素与维生素B6可能缓解失眠吗?
谷维素存在于米糠油中,是以植物甾醇为主体的阿魏酸酯混合物,主要作用于间脑的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中枢,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减少内分泌平衡障碍,改善精神神经失调症状,稳定情绪,减轻焦虑和紧张状态,并能改善睡眠。此外,谷维素还能调整间脑功能,激活与自主神经系统有关的下丘脑及大脑边缘系统。适用于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包括神经症的心血管、胃肠道症状)、更年期综合征、精神分裂症周期型、经前期紧张症、脑震荡后遗症及原发性痛经等。
谷维素用法用量为:一次10mg,一日3次,每天最大用量不超过60mg,推荐餐后服用,有助于预防或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疗程一般3个月左右。如使用 7 天症状未缓解,请及时咨询医师或药师。
维生素B1又名硫胺素,属于B族水溶性维生素,它与三磷酸腺苷结合形成的维生素B1焦磷酸盐是碳水化合物代谢必需的辅酶,该辅酶缺乏时可导致氧化代谢受阻而形成丙酮酸和乳酸堆积,影响机体的能量供应。维生素B1尚可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当其缺乏时,胆碱酯酶活性增强,乙酰胆碱水解加速,从而导致神经冲动传导障碍,影响胃肠道及心肌功能。适用于防治维生素B1缺乏,及其所致的脚气病或威尼克脑病,也可用于周围神经炎、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
谷维素可改善精神神经失调症状,稳定情绪,减轻焦虑和紧张状态,改善睡眠,维生素B1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精神情绪,二者同时服用对失眠和神经衰弱有一定调节作用,尤其适用于植物神经紊乱所致的轻度失眠,对中、重度失眠疗效不佳。谷维素可通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抑制胃酸分泌,维生素B1可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不良,增加食欲,二者同时服用可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辅助治疗。此外,谷维素可降低心肌兴奋性,改善心律失常,维生素B1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缺乏维生素B1可引起心律失常,二者同时服用可用于心律失常的辅助治疗。谷维素和维生素B1同时服用还可用于偏头痛和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辅助治疗。
谷维素可引起恶心、呕吐、胃部不适、鼻塞、口干、多汗、皮疹、瘙痒、油脂分泌过多、脱发和体重迅速增加等不良反应,其中发生率较高的是脱发和体重迅速增加,脱发与谷维素提高基础代谢有关,而体重增加与谷维素促进生长有关。维生素B1对正常肾功能者几乎无毒性,过量使用可以出现恶心、坐立不安、喉部紧缩感、发绀、乏力、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二者同时服用应警惕上述不良反应,注意严格遵医嘱按照疗程用药,不推荐长期用药。
维生素B6是人体必需的的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与ATP经酶的作用,转变成具有生理活性的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多胺,它是某些氨基酸的氨基转移酶、脱羧酶和消化酶的辅酶,参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正常代谢,如参与色氨酸转化为烟酸的过程和脑内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产生,也可刺激白细胞、血红蛋白的生长。主要适用于防治维生素B6缺乏,如因大量或长期服用异烟肼、肼屈嗪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炎、失眠、焦虑、抽搐、昏迷,可能减轻部分患者妊娠、抗癌药和放射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可能有助于白细胞减少症等,与烟酰胺合用可治疗糙皮病。
维生素B6对维生素B6缺乏引起的失眠、焦虑有效,谷维素对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内分泌平衡障碍所致的焦虑、进展、失眠有效,两药联合具有一定协同作用,有助于改善失眠。#谣零零计划# #健康明星计划#
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糖类、脂肪、蛋白质是人体所必需的、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我们每天摄入的营养也以这三种物质居多。之所以要写这样一篇文章,主要是想帮助大家了解这三种营养物质的代谢过程,从而让我们更合理地进行饮食调节、避免肥胖。
糖类物质的代谢
以我们摄入最多的糖类物质淀粉为例。淀粉经过消化会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会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然后会有三种变化:
第一种,随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在细胞中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
第二种,多余的葡萄糖会被肝脏和肌肉合成糖原(分别为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起来,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肝糖原会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维持血糖稳定,肌糖原则主要是给肌肉活动提供能量(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
第三种,经过前两种转化后,如果还有多余的葡萄糖,多余的部分就会转化为脂肪和某些特定种类的氨基酸等。
脂肪代谢
摄入的脂肪经过消化,会以甘油和脂肪酸的形式被细胞吸收,然后大部分会重新合成脂肪,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中,这些脂肪在各器官中会有以下两种变化:
第一种,以脂肪组织的形式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腹腔大网膜和肠系膜等处。
第二种,在肝脏和肌肉等处再次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等,一部分通过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大量的能量,另一部分会转变成糖原等物质存储在肝脏和肌肉中。
蛋白质代谢
人体摄入的蛋白质既有来自豆类、谷物等植物中的蛋白质,也有来自肉类、蛋类、奶类等动物中的蛋白质。蛋白质会在人的消化道内分解为各种氨基酸,氨基酸被吸收后有三种变化:
第一种,直接合成组织蛋白质(例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肌肉组织中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等),以及一些酶类和激素类物质等。
第二种,通过基本氨基转换形成更多种类的氨基酸。
第三种,经过脱氨基作用分解成含氮部分(氨基)和不含氮部分。含氮部分会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不含氮部分可以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亦或是合成糖类和脂肪等物质。
减肥期间的饮食原则
由以上内容可以了解到,减肥期间,糖类和脂肪的摄入要适量,这样就能避免过多的糖类和脂肪被储存起来(有氧运动还可以消耗多余的脂肪)。蛋白质可以适当多一些,因为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多而复杂,其代谢过程本身也会消耗不少能量,其次蛋白质并非主要供能物质,当在体内经过第一种、第二种变化后,才会进行脱氨基作用,为人体供能或是转化成糖类和脂肪,所以适当多摄入一些蛋白质不易引发肥胖。
原文链接:http://www.jinlaiba.com/archives/19241.html
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过程
维生素C能治疗糖尿病吗?维生素B2能治疗偏头痛吗?维生素B6和B12能治疗H型高血压吗?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参与氨基酸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的凝固,刺激凝血功能,促进铁在肠内吸收,促使血脂下降,增加对感染的抵抗力,参与解毒功能,且有抗组胺的作用及阻止致癌物质(亚硝胺)生成的作用。用于维生素C缺乏症的预防及治疗,如急慢性传染病时,消耗量增加,宜适当补充。病后恢复期,创伤愈合不良者,也应适当补充。用于肝硬化、急性肝炎和砷、汞、铅、苯等慢性中毒时的肝脏损害。
控制饮食、控制血压和血脂、坚持运动、保持匀称的体型是预防糖尿病的有效方法。维生素C是一种抗氧化剂,可对抗机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清除氧自由基,阻止自由基破坏DNA、蛋白质和脂肪酸,有研究发现,每日摄入200mg维生素C,可以降低糖尿病的风险。鲜枣、猕猴桃、火龙果、番石榴、青椒、芥菜、菜花、大白菜、番茄等果蔬富含维生素C,是饮食补充维生素C的首选。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每日摄入1000mg维生素C,可改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还能降低血压和血脂,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这可能是由于维生素C与葡萄糖具有相似的结构,可以竞争性抑制葡萄糖吸收,但是需要注意,1000mg维生素C剂量较大,无论饮食、保健品还是药物,都可能会引起不良事件,应该遵医嘱谨慎使用。
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是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乳类、鱼类、肉类、绿叶蔬菜及谷麦中,烹饪中容易损失。维生素B2是体内黄素酶类辅基的组成部分,可参与糖、脂肪、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如指甲、皮肤和毛发的正常生长,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并可激活维生素B6,将色氨酸转化为烟酸,可能与维持红细胞的完整性有关。适用于防治维生素B2缺乏所致的口角炎、唇干裂、舌炎、阴囊炎、角膜血管化、结膜炎、脂溢性皮炎等。
维生素B2可促进细胞内氧化-还原反应,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功能,能减少偏头痛的发作频率,用于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推荐剂量为400mg/日,宜从小剂量起始,逐步增加至最佳有效剂量。
维生素B6又名吡哆醇,是人体必需的水溶性维生素,广泛存在于肉类、全谷、蔬菜、坚果等食物中,烹饪中仅少量损失。维生素B6与ATP在体内经酶的作用转化成具有生理活性的磷酸吡哆醛和磷酸吡多胺,它是某些氨基酸的氨基转移酶、脱羧酶和消化酶的辅酶,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各种代谢功能起作用,如参与脑中抑制性递质γ-氨基丁酸的产生及色氨酸转化为烟酸的过程,并与白细胞、血红蛋白的生成有关。适用于防治因大量或长期服用异烟肼、肼屈嗪等引起的周围神经炎、失眠、不安,减轻抗癌药和放射治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或妊娠呕吐等,可能还有助于白细胞减少症。
维生素B12又名钴胺素,是一种含钴的红色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物内脏、肉类、蛋类、奶类等食物中,烹饪中会有所损失。维生素B12需转化为甲钴胺和辅酶B12后才具有活性,甲钴胺通过促进神经细胞内核酸和蛋白质以及神经髓鞘的合成,修复受损伤的周围神经。维生素B12缺乏时,可导致甲基丙二酸排泄增加和脂肪酸代谢异常,这很可能是神经系统病变的原因之一。适用于巨幼细胞贫血和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神经痛、神经萎缩等神经系统疾病。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是一种毒性氨基酸,它可以引起氧化应激反应,促进血栓形成,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升高血脂,并可活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促进血管紧张素II的产生,从而促进高血压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引起血管增生和动脉粥样硬化。H型高血压即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10μmol/L),H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因此,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在体内有两条主要代谢途径,一条代谢途径是在维生素B6和胱硫醚β-合成酶的协助下,转变为无毒的半胱氨酸,另一条代谢途径是在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调控下,转化为甲硫氨酸,最终通过肾脏经尿液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目的,因此,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反映了缺乏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叶酸是主要决定因素,而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是较弱的决定因素。因此,推荐高血压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患者每天服用叶酸0.8mg,同时可以配合服用维生素B6 (10mg)和维生素B12(0.4mg)。#健康明星计划# #谣零零计划#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3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