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氨基酸(高中生物:超重要考点概念集合,复习的你要保存)

高一生物氨基酸

高一生物知识考点

高中生物:超重要考点概念集合,复习的你要保存

高中生物:超重要考点概念集合,复习的你要保存!

查看更多初中、高中知识,关注我哦,每天都更新!

1、多肽与肽链

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经脱水缩合形成的含有多个肽键(—CO—NH—)的化合物叫多肽,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

2、原生质体与原生质层

①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剩下的结构,只在细胞工程中使用此概念。

②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用在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中。

3、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

①生物膜: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膜等,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统称为生物膜。

②生物膜系统: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叫生物膜系统。

4、与染色体有关的一组概念

①染色体和染色质: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②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并行的两条染色单体,是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由同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其大小、形态、结构及来源完全相同,DNA分子的结构相同,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也一样,其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③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切不能将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认为是同源染色体。

④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组数可以根据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基因型进行判断。

5、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反映了细胞增殖速度。测定细胞周期的方法有很多,有同位素标记法、细胞计数法等。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图示如图所示:

方法一:细胞周期:B→B;间期:B→A;分裂期:A→B。

方法二:细胞周期:a+b或c+d;间期:a或c;分裂期:b或d。

6、细胞分化

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是相同的,细胞分化不会导致遗传物质改变)

7、癌细胞

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不能正常地分化,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叫癌细胞。

癌细胞的特征:无限增殖,能够扩散和转移(因为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8、植物体细胞杂交

用两个来自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并且把**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的方法。在此过程中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9、细胞株与细胞系

①细胞株:原代培养的细胞中有极少数细胞能度过生长停滞及衰老死亡的危机而继续传下去,这些存活的细胞一般能传代40~50代,这种传代细胞是细胞株。这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

②细胞系:细胞株传至50代以后有部分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并带有癌变的特点,有可能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制地传代下去,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

10、酶

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等条件。过酸、过碱、高温使酶分子结构不可逆破坏而失活,而低温抑制酶活性,可恢复。

11、自养型与异养型

①自养型:直接从外界环境摄取无机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将无机物制造成复杂的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进行,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属于自养型。此类型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②异养型:只能依靠摄取外界环境中的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这种新陈代谢类型属于异养型。

12、化能合成作用与硝化作用

①化能合成作用: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出的能量,以环境中的CO2为碳源来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如硝化细菌、铁硫细菌等。

②硝化作用: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亚硝酸或硝酸的过程。硝化细菌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无线粒体但能够进行有氧呼吸。

13、渗透作用

水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典型的渗透作用装置需要两个条件:①半透膜,②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14、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概念及条件

质壁分离:指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的现象(而不是指细胞质)。

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条件:

①内因——活的、结构完整的以及具有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

②外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

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液泡和原生质层恢复原状(质壁分离复原)。

15、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16、C3植物与C4植物

①C3植物:光合作用碳同化的最初光合产物是三碳化合物的植物,如水稻、小麦等。淀粉的形成部位是叶肉细胞。其C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等有机物。

②C4植物:光合作用碳同化的最初光合产物是四碳化合物的植物,如甘蔗、玉米、高粱等。具有典型的“花环状”结构,淀粉的形成部位是维管束鞘细胞。其C的转移途径是CO2?→C4?→C3?→(CH2O)等有机物;能够利用较低浓度的CO?进行光合作用。

17、光能利用率与光合作用效率

①光能利用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光合生产的有机物中所含能量[]该土地所接收的太阳能

②光合作用效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光合生产的有机物中所含能量[]光合作用中作物吸收的光能

18、生物固氮

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NH3?的过程。固氮微生物包括共生固氮微生物(如根瘤菌)和自生固氮微生物(如圆褐固氮菌)。它们都是原核生物,固氮基因位于质粒DNA上。

19、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①有氧呼吸: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进行该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②无氧呼吸: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的整个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20、个体发育

从受精卵开始,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而不是胚胎、幼体或种子。

①胚胎发育:指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

②胚后发育:幼体从卵膜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生出来以后,发育成为性成熟的个体的过程。

21、四分体

减数分裂时,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且相互交换一部分染色体,这在遗传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22、复制、转录与翻译

①复制: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②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信使RNA的过程。

③翻译: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进行的,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3、半保留复制

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这种复制方式叫半保留复制。

24、基因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一个独具遗传作用的功能单位(而不是DNA分子上的任一片段)。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分外显子和内含子。

①内含子:真核生物编码区中不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②外显子:真核生物编码区中能够编码蛋白质的序列。

25、遗传性状、遗传信息、密码子

①遗传性状:生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由遗传信息决定,体现者是蛋白质。

②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③密码子: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密码子共有64个,而能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只有61个,有3个终止密码子不决定任何氨基酸。

26、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

①基因诊断:用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的原理,鉴定被检测样本上的遗传信息,从而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DNA探针是带有荧光素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人工合成的单链DNA分子。

②基因治疗: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用于治疗疾病等。基因治疗只能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而不能修复有缺陷的基因。

27、一组与性状有关的概念

①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②显性性状: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把**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③隐性性状:两个纯合亲本杂交,把**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④性状分离:在**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

28、一组与基因有关的概念

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②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③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④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控制着不同性状的基因。

29、纯合子与杂合子

①纯合子: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子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没有性状分离,可稳定遗传。

②杂合子: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

30、一组与交配类型有关的概念

①杂交:基因组成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Aa×aa,Cc×CC。常用来判断生物性状的显隐性。

②自交:植物的自花传粉和同株异花传粉;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判断植物是否是显性纯合子的最简单的方法。

③正交与反交:正交与反交是相对而言的。若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常用来判断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

④测交: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类型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

3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

①基因突变: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②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③染色体变异:指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比较明显的染色体变化,如染色体结构的改变、染色体数目的增减等。

32、单倍体、二(多)倍体与单倍体基因组

①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这种个体可能含有一个或多个染色体组;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不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②二(多)倍体: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

③单倍体基因组:a。无性别区分的生物: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上所有的基因。b。有性别区分的生物:常染色体的一半+XY(ZW)性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

33、物种、种群与种群的基因库

①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个体。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②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③种群的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4、向性运动

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其产生与激素调节有关。

35、体液调节的概念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通过体液的传递,对人和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的作用最为重要。

36、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

①协同作用: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的作用。

②拮抗作用: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

37、抗原: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特性:①异物性,②大分子性,③特异性。

抗原表面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叫抗原决定簇,病毒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是衣壳。

38、抗体

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如抗毒素、凝集素等。

分布:主要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化学本质:球蛋白。

功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39、菌落

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叫菌落。不同种类的细菌的菌落特征不同,可用于菌种鉴定。

40、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海拔高度和水域深度等环境因素不属于生态因素,它们的作用是通过温度、光照、气压等生态因素间接体现出来的。

41、生物富集作用

环境中的一些污染物(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聚的过程。生物富集作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而不断加强。

特点: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的残留浓度越高。

42、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最高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的复杂的营养关系,叫做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顺着食物链(网)这种渠道进行。

4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和散失过程。

②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不断在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故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4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其大小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45、生物圈

地球上由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组成的环绕地球表面的圈层,换句话说,生物圈就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的无机环境的总和。

46、生物多样性

地球上所有种类的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其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

生物大师

高中生物:超重要考点概念集合,复习的你要保存,高一生物知识考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2417.html

(0)
氨基酸肥料氨基酸肥料
上一篇 2022年8月24日 上午1:03
下一篇 2022年8月24日 上午1:08

相关推荐

  • 湖州卖氨基酸水溶肥料的公司,哪家更靠谱?

    今儿个,我来跟大家伙儿聊聊我在湖州倒腾氨基酸水溶肥料那点事儿。说起来也是一阵折腾,不过好歹是摸出点门道来。 我对这玩意儿也是一头雾水。啥是水溶肥料?啥又是氨基酸水溶肥料?我这脑瓜子里全是问号。后来才知道,这水溶肥料就是能溶在水里的肥料,氨基酸,就是庄稼喜欢吃的一种营养。 为搞明白这玩意儿,我可是下不少功夫。先是在网上搜罗一大圈资料,各种的,把那些个啥“湖州易…

    肥料资讯 2025年2月1日
    00
  • 蔷薇花几月份开花 蔷薇花几月份开花几月谢

    蔷薇花开在什么季节? 蔷薇花花开的季节,大部分在夏季。 蔷薇花通常在每年的五月到九月之间开花,可以盛开半年。但是由于近年来的温室效应,蔷薇花的开花时间会提前到四月,甚至三月。 但因为近几年的温度回暖让它的花期提前到了4月,甚至是3月份。另外在花期时,为了让它开更多的花,需要做好花期养护工作。 扩展资料: 蔷薇花种植: 一、蔷薇繁殖 常用分株、扦插和压条繁殖,…

    肥料资讯 2023年4月12日
    00
  • 观赏葫芦(观赏葫芦能吃吗)

    观赏葫芦什么时候采摘 一般葫芦的种植季节在三月份到五月份之间,采摘季节在10月份以后,但在采摘葫芦时除了看时间外,还要看葫芦的生长状态,一般在葫芦的表面呈现青色并泛带着白光的时候,成熟度最高,也最适合采摘。 观赏葫芦10月份以后采摘 一般葫芦的种植季节在三月份到五月份之间,除去幼苗的生长和不正常的天气因素等,葫芦的最佳采摘季节在10月份以后,这样可以让葫芦吸…

    肥料资讯 2023年1月25日
    00
  • 假昙花就要“这样”养花后新芽“蹭蹭长”再到“花期”又爆盆

      假昙花就要这样养,花后新芽蹭蹭长,再到花期又爆盆   假昙花和蟹爪兰仙人指一样,它们都是属于仙人掌科的植物,但是它们是同科不同属,属于三种不同的植物,虽然长得相似。   因为任何植物开花都是消耗大量养分的过程,花后养分要及时的补充,如果开完花以后没有去给它施肥,就会造成它长上一片叶,后期就没有养分供应了,就不会再去持续生长了。所以说,小齐经常去说,开完花…

    肥料资讯 2023年3月20日
    00
  • 枇杷蕾期是什么时候

         回答枇杷的蕾期为9-11月左右,开花时间一般是10-12月左右,第二年5-6月结果。枇杷树高3-5米,叶子大且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又名芦橘、芦枝、金丸、炎果、焦子。

    肥料资讯 2022年5月26日
    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自6.2开始主题新增页头通知功能,购买用户可免费升级到最新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