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涨价滞后饲料
饲料市场问题
1国外疫情爆发 大豆价格持续上涨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近期在全球爆发,态势严重,为确保各自国家粮食消费需求,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限制农产品出口的队列。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对三大主粮的进口依赖度较低,但80%的大豆主要来自于巴西、美国、阿根廷等美洲国家,这些国家虽未对大豆出口加以限制,但为控制疫情而采取的运输、检验检疫手续的增加等会拖慢物流速度,进口大豆价格短期上涨是极有可能的。数据显示,3月份开始,国产大豆价格持续上涨,3月底均价已达4300元/吨。
受进口大豆价格的影响,国内豆粕价格上涨厉害,目前价格在3300元/吨,豆粕是畜牧业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这也导致其它蛋白类原料上涨,棉粕价格涨到了3050元/吨。目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生产逐步得到恢复,但进口大豆到港时间持续延迟,国内豆粕库存达到历史低点,导致豆粕供应十分紧张。

2原料价格上涨 饲料厂该如何应对?
大豆和豆粕双重短缺,豆粕采购紧张,原料价格的上涨势必会带来饲料成本的上升,但饲料价格涨价一般会滞后,这种情况下饲料厂如何应对呢?
首先,保障产品质量,在豆粕紧张时要先保证前期料豆粕的用量。前期饲养重点关注的是雏鸡的生产性能是否达标,特别是七日龄末的体重,对后期体重影响很大(七日龄末的体重差1克,出栏体重可能差10克),加上雏鸡消化系统不健全,应优先选择消化率、营养水平高的饲料原料。
其次,优化配方时用可消化氨基酸配方技术。此配方优化基于饲料原料可消化氨基酸含量以及动物对可消化氨基酸的需要量,通过配方程序最终得到可消化氨基酸平衡的饲料配方。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饲料原料,降低配方成本。
第三,添加胆汁酸,适当加大非常规原料的使用。豆粕供应不上,势必要加大一些棉粕、花生粕及其他一些非常规原料的使用,而非常规原料里面含有部分不确定的抗营养因子,对肝脏会产生一定的损伤。饲料中配合添加胆汁酸以后,一方面可以保护肝脏不被损伤,维持动物机体健康,另一方面可以在降低配方成本的同时还能保证产品的稳定。

3小结
疫情持续阶段,饲料企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原料成本的上升是必然的。此时,饲料厂应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优化配方、降低饲料成本,以保证与养殖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饲料价格涨价滞后,肉鸡饲料厂该如何应对?,饲料市场问题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