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搞的一个小项目——自制氨基酸肥料。你们知道的,现在大家都越来越重视绿色农业,我这不也想跟跟风,看看能不能用更环保的方法种点东西。
搞这个氨基酸肥料的由头
一开始我是不愿意折腾这个的,买点肥料直接用多方便,但是时间久,问题也就慢慢出现,我发现我那块地好像越来越“虚”。用不少化肥,地里的东西长得是还行,但是感觉土壤本身越来越差劲,硬邦邦的,透气性也不好。听人说这是土壤板结,盐碱化啥的,反正就是化肥用多的后遗症。我就琢磨着,得换个法子。
开始动手前的准备
我这人做事喜欢先摸清楚路数,所以动手前先去网上查查资料,看看人家都是怎么做的。不查不知道,一查发现还真有不少门道。网上说得最多的就是用豆粕、菜籽饼这些东西做原料,说是里面氨基酸含量高,对植物我还看到有人说可以用鸡粪,不过想想那味道,我还是选豆粕。
然后就是发酵剂,这玩意儿我之前还真没听说过。网上看下,说是一种能帮助有机物分解的微生物,能把豆粕这些东西转化成植物更容易吸收的养分。我找个卖农资的朋友,跟他打听一下,他还真有,就顺便从他那儿拿点。
详细的制作过程
东西准备好,接下来就是动手。我先找个大桶,把豆粕倒进去。具体用多少?差不多十来斤,反正就是凭感觉,差不多就行。
- 第一步,混合原料:我先把10斤的豆粕和大概50克的生物发酵剂倒进桶里,用铲子把它们搅和匀。
- 第二步,加水搅拌:接着往桶里加水,大概加20斤。一边加水一边搅拌,直到所有的豆粕都湿润,而且没有结块。
- 第三步,密封发酵:把搅拌好的混合物装进一个大桶里,上面盖上一层塑料布,用来隔绝空气,营造一个适合发酵的环境。
- 第四步,等待发酵:把桶放在一个温度比较高的地方,我放在阳台上,那儿阳光足,温度能保持在20度以上。
接下来就是等,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半个月。中间我还去翻动一次,确保发酵得更均匀。这个步骤很关键,直接关系到肥料的效果。
发酵完成后的处理
半个月后,我打开桶盖,一股说不上来的味道扑面而来,有点酸,有点臭,但又不是那种让人难以忍受的臭。我知道,这是发酵好的味道。
我又加20斤水进去,再次搅拌均匀。然后用纱布把里面的液体过滤出来。这个过程有点费劲,不过为得到纯净的氨基酸液肥,还是值得的。
使用方法与效果
过滤出来的液体就是氨基酸水溶肥,我按照网上说的,兑大概300倍的水,然后浇到地里。剩下的滤渣也没浪费,我把它们埋到地里,作为底肥。刚开始用的时候,心里还真有点忐忑,不知道效果会怎么样。
不过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地里的作物长势确实不错,叶子绿油油的,看起来很健康。而且土壤的情况也有所改善,没有之前那么硬,摸起来松软不少。
这回自制氨基酸肥料的尝试还是比较成功的。虽然过程有点麻烦,但是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还是美滋滋的。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确实对土壤更友也更符合现在绿色农业的理念。以后我会继续使用这种方法,也希望我的经验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14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