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来聊聊这肥料里的氨基酸,它们到底打哪儿来的。
我记得那时候刚开始接触这个东西,还是因为看到一些企业处理莲花味精的那些下脚料。他们发现这些不要的东西里头有不少氨基酸,就开始琢磨着卖氨基酸肥料。你还别说,早些年这种肥料用到地里头,那效果真叫一个绝,能抗早衰、增产,比用那些激素还厉害,后来这东西就慢慢变得很普遍。
我后来自己也试着琢磨一下,发现这土壤里的氨基酸,主要是从微生物、动植物和它们的代谢产物那儿来的。氨基酸这玩意儿,可是土壤有机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里那些微生物的重要营养来源。以前,很多人都觉得有机态的氮,比如说氨基酸,植物是没法直接吸收的,得先经过矿化作用,变成简单的无机态氮才能被吸收。
为搞清楚这事儿,我还专门去查查资料。发现这里头主要有三种氨基酸来源:
- 植物源氨基酸:主要是从植物蛋白质里头提出来的,比如豆粕、菜籽粕这些。这些氨基酸种类多,比例也合理,跟植物自己需要的氨基酸组成很像。
- 动物源氨基酸:这个就主要来自动物的皮毛、内脏、血液这些。
- 酵母源氨基酸:这个是通过酵母发酵产生的。
在现在种地,氨基酸作为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越来越被大家重视。这三种氨基酸在农业种植上的应用原理和效果都不太一样,每种都有自己的特点。
我还解到,氨基酸肥料按原料来源可以分成动物类的和植物类的。动物类的主要是从动物身上来的,植物类的主要是从小麦、玉米、大豆这些作物里提取的。氨基酸肥料现在用得挺广的,它既有有机肥的长效,又有化肥的速效,还有生物肥的稳效和微肥的增效,算是一种很全能的肥料。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最小分子,放在肥料里,作物很容易就能吸收。
我的实验过程
为更直观地解,我还自己做个小实验。我找来一些豆粕和动物的皮毛,分别进行处理。豆粕我用水泡一段时间,然后煮煮,想看看里头的氨基酸能不能被提出来。动物皮毛我就更简单粗暴,直接剪碎扔水里泡着。我还特意弄点酵母,加点糖让它发酵。
实验过程中,我还真是发现不少有趣的事儿。比如说,煮豆粕的时候,那水面上会浮起一层油乎乎的东西,我猜这就是氨基酸和一些脂肪之类的。泡动物皮毛的水,时间长会有一股子臭味,这应该就是蛋白质分解的味道。酵母发酵的时候,那泡泡冒得可欢,看得我直乐呵。
虽然我的实验条件有限,设备也比较简陋,但整个过程下来,我还是收获满满的。至少,我对这三种氨基酸的来源和提取过程有更直观的认识。而且我还发现,这些氨基酸的提取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很多时候,利用一些简单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就能实现。
这回的实践经历让我对肥料中氨基酸的来源有更深入的解,也让我对农业种植中的一些技术细节有更多的思考。以后有机会,我还想继续深入研究一下,看看能不能自己动手做点更高效、更环保的氨基酸肥料出来。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13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