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是怎么捣鼓出氨基酸水溶性肥料的。这玩意儿,说白,就是给庄稼吃的“营养快线”,能让它们长得壮实点儿。
我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后来我琢磨着,这氨基酸不就是蛋白质分解出来的嘛那咱就找点儿富含蛋白质的东西试试。家里有啥?豆粕,这可是个好东西,榨完油剩下的渣渣,里面蛋白质含量可高。我就寻思着,能不能用它来做点文章。
第一步,准备材料。 我把家里那些豆粕找出来,这些平时在农村用来喂猪喂鸡,颗粒还挺大的。所以得先给它处理处理,干燥、粉碎,弄成细细的粉末,这样才好继续下一步。家里有现成的粉碎机,这活儿干起来不费劲。
然后我还找一些别的材料,像什么马铃薯汁、蛋白胨、葡萄糖、碳酸钙、磷酸二氢钾、氯化钠,加上水,一股脑儿地跟豆粕粉末混在一块儿。这些都是为增加营养,让肥料的效果更具体的配比我也是摸索着来的,这些材料家里没有现成的,都是在网上买的,也不算贵。
- 豆粕粉末:主角,提供氨基酸的原料。
- 马铃薯汁:这个是我看网上说的,能提供一些微量元素啥的。
- 蛋白胨、葡萄糖:这些是给微生物吃的,帮助它们更好地分解豆粕。
- 碳酸钙、磷酸二氢钾、氯化钠:这些都是常见的肥料成分,庄稼生长需要的。
- 水:这还用说,啥化学反应都离不开它。
第二步,混合搅拌。 把这些东西按比例混合在一起,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那些粉末状的东西,一不小心就弄得到处都是。我可是费好大劲,才把它们搅拌均匀。这个过程,就跟和面差不多,得有耐心,慢慢来。
发酵环节
第三步,发酵。 这一步可是关键。我把混合好的料放进一个大桶里,盖上盖子,放在一个暖和的地方。这个过程,就是让里面的微生物慢慢地把豆粕里的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我记得当时是夏天,温度还比较高,大概等十来天,打开盖子一闻,一股子酸酸的味道,这就说明发酵得差不多。我也看到有人用米糠、鱼骨、茶叶渣这些东西来发酵,说是也能做出氨基酸肥料,不过我没试过,下次有机会可以试试。
第四步,过滤。 发酵好的料,里面还有很多固体残渣,这些东西对庄稼没啥用,还得把它们过滤掉。我找一块纱布,把那些液体过滤出来。过滤出来的液体,就是咱们要的氨基酸水溶肥。为保险起见,我还对过滤后的液体进行一下检测,看看里面的氨基酸含量是不是达标。这个检测我是搞不来的,所以送去实验室,这里要感谢一下我认识的一个实验室的小伙子,免费帮我做的,哈哈。
把这些液体装进瓶瓶罐罐里,贴上标签,这氨基酸水溶肥就算是大功告成!后来我把这些肥料用在自家地里,你还别说,效果还真不错。那些用氨基酸水溶肥的庄稼,明显比没用的长得叶子绿油油的,看着就喜人。这可能也跟那年的气候、土壤啥的都有关系,但不管咋说,这氨基酸水溶肥肯定是起作用的。
这回制作氨基酸水溶肥的经历,还是挺有意思的。虽然过程有点麻烦,但看到自己亲手做出来的肥料能让庄稼长得更心里还是美滋滋的。以后有时间,我还想继续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做出更好的肥料来,为这片土地尽一份力。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13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