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与氨基酸
果树必需营养元素的生理功能(三)
9.铜( Cu ) 铜是果树体内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在催化氧化还原反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影响呼吸作用。铜与蛋白质合成有关,铜对叶绿素有稳定作用,并可以防止叶绿素破坏;含铜黄素蛋白在脂肪代谢中起催化作用,还能提高对真菌性病害的抵抗力,对防治果树病害有一定作用。
10.锰( Mn ) 锰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影响呼吸过程,适当浓度的锰能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锰也是吲哚乙酸氧化酶的辅基成分,大多数与酶结合的锰和镁有同样作用。锰直接参与光合作用,是叶绿素的组成物质,在叶绿素合成中起催化作用。锰促进氮素代谢,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树体抗病性。锰对果树体内的氧化还原有重要作用。
11.硼( B ) 硼不是树体内含物的结构成分,但硼对果树根、枝条等器官的生长、幼小分生组织的发育及果树开花结实均有重要作用。硼影响细胞壁果胶物质的形成,加速树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促进树体分生组织细胞的分化,促进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增强光合作用,改善树体内有机物的供应和分配,提高果树抗寒、抗旱、抗病能力,防止果树发生生理病害。硼素在树体组织中不能贮存,也不能由老组织转人新生组织中去。
12.钼( Mo ) 钼对果树体内氮素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硝酸还原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硝酸态氮的还原过程。缺钼时,果树体内硝酸盐积累,阻碍氨基酸的合成,使产品品质降低。钼还能减少土壤中锰、铜、锌、镍、钴过多所引起的缺绿症。
摘自《果树施肥技术手册》
张洪昌,段继贤,王顺利,主编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排列
70
葛根
412.35
69
骨碎骨
413.24
68
氨
420.24
67
硫磺
423.34
66
胺
428.35
65
鱼胶原蛋白
432.24
64
碱
437.29
63
氯
439.35
62
汞
474.45
61
金
494.49
60
镍
501.43
59
氨基酸
504.25
58
葡萄糖
510.25
57
钨
514.46
56
铜
520.34
55
银
539.24
54
铅
544.24
53
核苷酸
553.24
52
苷
544.35
51
核黄素
551.45
50
磷
557.25
49
脂肪
565.35
48
酯
564.35
47
磷腺苷
599.45
46
磷酸酯
598.45
45
镉
607.35
44
锂
611.24
43
钾
623.24
42
锰
629.35
41
钼
634.35
中国化学元素周期表排名指数(2),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排列
氧气的来源和生命的产生
氧气的来源一直是个谜,大氧化事件也一直困扰着科学界。科学家们对大氧化事件也众说纷纷,各种版本的也层出不穷,有一种说法就是大氧化事件中的氧气是由海底单细胞藻类生物(能在无氧环境下生存,并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蓝藻细菌)光合作用产生的;另一种说法就是镍含量的急剧下降抑制了甲烷的生成,所以导致大气中氧含量的快速积累;甚至有学者猜测大氧化事件的氧气很可能是从地球内部经过地震或者火山喷发瞬间释放出来……到底哪条是真的呢?尽管公说公有道,婆说婆有理,但实际上很多都难圆其说,形成不了一条自然现象链。就拿很大部分人都认可的氧气是由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这一观点来说,植物白天光合作用释放氧加呼吸耗氧有氧盈余,晚上基本纯吸氧,总体来说基本上没有氧盈余。另外还有一点,绝大多数地球植物死后都会腐烂氧化,这又是耗氧的,所以总体来说植物是很难对地球圈氧含量有大的贡献。前几年美国科学家模拟地球生态环境做的生物圈2号实验竟然失败啦!给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科学家狠狠地扇了一巴掌,几乎否定了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这一“大作用”。而地球氧含量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几万年尺度上都是稳定的,即使有大规模生物灭绝和天气灾难也不会造成大气圈含氧量有明显变化,地球大气成份变化起主导作用的不可能地球生物圈,因为生物圈是依附地球而生,体量不够。否则冬季植物凋零枯萎、冰河期到来大气圈氧气含量会大辐下降么?这显然不正确。
那么问题来了,请问氧气又是从何而来的?为什么会产生大氧化事件?……
其实,在这个地球上在没有氧气之前水就已经存在了。水在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形成了水蒸气。水在雷电的电离下形成氢气和氧气2H2O=2H2+02(条件:闪电),这一点可以破解远古宇初期(24.5亿年前)光合生物没有形成之前的大氧化事件之谜。氧气在雷电的作用下电离3O2=2O3(条件:闪电)形成臭氧,臭氧比空气轻所以飘在空中,所以就很好的破解了臭氧层的来源之谜。由于南北极因为温度太低,水份太少,等天气太过恶劣很难产生雷电,南北的氧气也只能从其他地方扩散过来。导致现在南北极现在还存在臭氧空洞。
氧气还会再进一步和空气中的氮气在雷电的作用下电离形成一氧化氮N2+O2=2NO(条件:闪电),
一氧化氮结构上不稳定,空气中氧化成二氧化氮 2NO+O2=2NO2,二氧化氮和水反应就形成了硝酸和一氧化氮
3NO2+H2O=2HNO3+NO。
同时一氧化氮和水和氧气三种物质一起还会反应形成硝酸4NO+3O2+2H2O=4HNO3
问题来了,那么氢气呢?它坐以待毙吗?不是的,这里还有一个化学方程式: 3H2+N2=2NH3(条件:闪电)。氮气和氢气在雷电的作用下反应形成氨气(所以暴风雨来了之前你会闻到一股特殊的味道,特别是在迎风方向)氨气又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没错,但是氨水和硝酸反应就形成了硝酸铵(N4H03)和水,NH3·H2O+HNO3=NH4NO3+H2O,硝酸铵是盐但显酸性。所以这就很好的解释,雨水为什么会显酸性啦! H4N03正是植物所需的氨太氮肥,硝酸铵在空中合成并跟随着雨水一起降落到地面上,从而为植物提供氨肽氮肥,动物通过采食植物摄取养份……充足的氧气,充足的养分,充足的食物……事宜生物生存的环境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又由蛋白质构成的,蛋白质又由氨基酸构成的,为什么叫它氨基酸呢?因为它有氨基,氨基充分说明了氨是生命体重要组成的部分,然而氨基在生物体内是很难合成的,主要通过外界的摄取和细胞的分解得到的,H4N03是植物所需的氨太氮肥,这仅仅只是个巧合吗?不,硝酸铵为植物提供氨肽氮肥,植物又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把硝酸铵中的氨成功脱下来与其他物质合成供细胞使用的氨基酸,动物通过采食植物摄取养份其中就包括氨基,为自己补充了氨基,这就是动物获取氨基酸的主要途径。
十年前街上到处有卖硝酸铵化肥,不过现在国家禁售硝酸铵了,人们改用硫酸铵了,知道为什么国家要禁售这种化肥(硝酸铵)吗?其实硝酸铵也是一种炸药。一颗雷管和一包硝酸铵组合就变成了一包超级炸药包!以前农村修路就用这种炸药。方便,实惠,关键是威力还特别猛。以至于为了安全起见,国家不得不禁售这种化肥了。由于硝酸铵的这一特性可以进一步解释雷声的成因。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1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