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跟大家伙儿唠唠我是咋测氨基酸肥料水分的,老实说,这玩意儿还真有点门道。起初,我琢磨着不就是测个水吗,有啥难的?结果一上手,发现还真不是那么回事儿。
我打算用最简单粗暴的办法,直接称重点,然后放太阳底下晒干,再称一次,差值不就是水分吗?我把肥料样品拿出来,小心翼翼地用那个从厨房顺来的电子秤称下,记下数字。我把肥料摊在盘子里,搁阳台上让太阳公公使劲儿晒。一天下来,我屁颠屁颠地跑去收,心想这下总该干透。结果一称重,数字是小点,但总觉得不对劲。
接连几天,我都是这么干的,可每次称的数字都不一样,飘忽不定的。这可把我急坏,心想这法子不行,不够准。于是我就开始琢磨,是不是得换个招儿。
后来我想到家里有个烤箱,平时都用来烤面包的,用来烘干样品,是不是比太阳靠谱点?说干就干,我又重新称点肥料,这回我把它放进烤箱,调个低温,让它慢慢烤着。隔一会儿我就去看一下,用手捏一捏,感觉差不多干,就拿出来再称重。你别说,这法子还真比太阳晒靠谱些,至少每次称出来的数字差不太多。
不过我这人比较“较真”,总觉得这法子还是不够精细。我就去翻翻那些个说明书,还真让我找到点线索。说明书上提到啥子“分光光度法”,听着就挺高级。但咱这条件,上哪儿找那些个仪器去?
思来想去,我觉得还是得回到重量法上来。这回我打算把步骤再细化一下。我找个更精准的秤,那种实验室里用的,能精确到小数点后好几位的。然后,我又搞个干燥皿,就是那种能保持干燥环境的小盒子。我把肥料样品仔细地称放进干燥皿,再把干燥皿放进烤箱。这回,我把温度调得更低,时间也控制得更精确。每隔一段时间,我就把干燥皿拿出来,称重,记录,再放回去继续烘。直到连续两次称重的数字几乎不变,我就知道,这水分算是测得八九不离十。
我就拿着这一堆数字,开始算算。用最开始的重量减去烘干的重量,再除以最开始的重量,乘以个100%,得出的数字就是肥料的水分含量。虽然过程曲折点,但好歹是把这事儿给搞定。
测个氨基酸肥料的水分,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从一开始的瞎琢磨,到后来的精细操作,我也是一步步摸索过来的。现在想想,还挺有意思的。这事儿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干啥都不能想得多动脑筋,多试试,才能把事儿做
这期就先分享到这里,老铁们,觉得还行的话请多多支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212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