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载体
氨基酸在食物营养中的作用?
为了生存人类必需每天摄取食物,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生化、免疫机能,以及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称为营养素。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膳食纤维(纤维素)7类。它们在机体内具有各自独特的营养功能,但在身体代谢过程中又密切联系,共同合作与推动和调节生命活动。机体通过食物与外界联系,保持内在环境的相对恒定,并完成内外环境的统一与平衡。氨基酸在这些营养素中有什么作用?
1、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在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是通过氨基酸来完成的
蛋白质作为机体内第一营养要素它在食物营养中的作用很重要,它在人体的胃肠道内并不直接被人体所吸收,而是在胃肠道中经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将高分子蛋白质分解为低分子的多肽或氨基酸后,在小肠内被吸收,沿着肝门静脉进入肝脏。一部分氨基酸在肝脏内进行分解或合成蛋白质;另一部分氨基酸继续随血液分布到各个组织器官,任其选用,合成各种特异性的组织蛋白质。肝脏是血液氨基酸的重要调节器;因此,食物蛋白质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被人体所吸收,抗体利用这些氨基酸再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2、合成酶与激素—内分泌的调节剂
人的机体中有5000种酶和几十种激素,在人37℃体温的条件下,所有新陈代谢,是通过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来实现的。这些化学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酶广泛参与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如能量的产生,肌肉的收缩,血液循环,呼吸、消化、神经传导、感觉传导,以及生长、发育、生殖繁衍后代和完成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果没有酶的催化,成千上万的化学反应就无法进行和完成,生命活动现象就终止了。酶与激素这些调节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都是氨基酸合成的。
3、为肌体提供营养,延长细胞代谢周期使人长寿
生命的发生与发展,这一过程无不与细胞的分裂、增值分化密切相关。人体内每个细胞代谢50次,代谢的周期是6-8个月。如果营养充足,就会延长代谢周期;如果营养不良,就会缩短细胞代谢周期,缩短人的寿命。
4、氮平衡作用
当每日膳食中蛋白质的质和量适宜时,摄入的氮量由粪、尿和皮肤排出的氮量相等,称之为氮的总平衡。实际上是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不断合成与分解之间的平衡。正常人每日食进的蛋白质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突然增减食入量时,机体尚能调节蛋白质的代谢量维持氮平衡。食入过量蛋白质,超出机体调节能力,平衡机制就会被破坏。完全不吃蛋白质,体内组织蛋白依然分解,持续出现负氮平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纠正,终将导致抗体死亡。
5、提高免疫机体的抵抗能力
免疫机体中,免疫球蛋白、抗体、补体、抗原、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抗氧化剂,都是蛋白质合成的,它的功能主要是抵御病菌、病毒对肌体和组织的侵犯;及时清除体内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毒素和垃圾。如果缺乏氨基酸,就会影响这些免疫机体合成。毒素与垃圾增多了,身体抵抗能力就下降了。
6、解毒和运输其它营养物质的作用
组成生命体的细胞,除了蛋白质以外,还需要其它的营养物质,而很多营养物质是以氨基酸为载体的。如运铁蛋白质为铁的载体,低密度脂蛋白为脂类和维生素E的载体,运钙蛋白质为钙的载体。当蛋白质中起运输作用的氨基酸缺乏时,一些营养素的吸收和运转就下降。例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由57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氨基酸在临床上可用于缓解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吡啶、喹啉等有害物质的毒性。
三、在医疗中的应用
氨基酸在医药上主要用来制成复方氨基酸输液,也用作治疗药物和用于合成多肽药物。目前用作药物的氨基酸输液有一百几十种,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复方制剂在现代静脉营养输液以及“要素饮食”疗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维持危重病人的营养,抢救患者生命起积极作用,成为现代医疗中不可少的医药品种之一。
谷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胱氨酸、L-多巴等氨基酸单独作用治疗一些疾病,主要用于治疗肝病疾病、消化道疾病、脑病、心血管病、呼吸道疾病以及用于提高肌肉活力、儿科营养和解毒等。此外氨基酸衍生物在癌症治疗上出现了希望。
四、结论
综上所述,介于氨基酸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密切联系及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膳食中我们必需充分考虑:食物中的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氨基酸模式吸收率越高的问题,合理调整膳食,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即将几种食物混合食用,荤素搭配、粗细结合,提高蛋白质的利用价值。例如鸡蛋中的氨基酸比例最接近与人体模式,建议每天食用一个,鸡蛋与谷类和豆类混合食用,可以弥补赖氨酸和蛋氨酸的不足;又如在谷物中赖氨酸含量较低,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可以采用氨基酸强化和氨基酸互补的方式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建议膳食中适量食用一些营养价值高的全蛋白食品,如乳类、蛋类、瘦肉、大豆及鱼类均为全蛋白食品,品种齐全、数量合理的氨基酸有利于帮助身体高效合成蛋白质!
果树花前施什么肥
冬剪只是果树管理中的一部分。果树的产量大于任何庄稼,它产量大也就“吃的多”。大家都知道开花坐果、长枝、长叶都用的是贮藏营养。贮藏营养的多少,决定了叶片大小,树势旺弱,还有谢花后40天内幼果细胞分裂的快慢和多少。
生产实践中发现,旺树没有花叶片都大;中庸树半树花叶片也大;弱树满树花,因为开花坐果几乎就把贮藏营养用完啦,谢花后树势返绿慢,长出来的叶片小,而且新梢停长早,树势更弱。
有人花前追尿素或复合肥,它需要几天到几十天在土壤中转化(随温度高低)才能被根系吸收。早春温度低转化时间长,加上树上并没有大量成熟叶片合成,开花坐果接不上力,还用的是贮藏营养。更有甚者,早春开沟追肥,断根后废弃了部分贮藏营养,严重削弱树势。
当土温高啦,树上成熟叶片多时,你花前追的尿素或复合肥才能接上力,促进了新梢推迟停长,也促了秋梢提前生长(旺树或花少的树),落叶后秋梢长(秋梢长浪费营养)。
花前追尿素或复合肥,吸收率只有35%,等于你花了100元只有35元顶事。而且偏施氮肥,土壤含氮太高,即使同样后期补钾,也会因为土壤含氮量太高而抵消补钾效果不好。
果树生长不但需要氮磷钾,它还和人一样需要硫、钙、镁、锌、铁、硼等十七种大中微量元素,缺任何一种元素都会影响果树生长,成花,果个长大。如:铁锌小叶,缺锌严重的树都难成花。
大量施用氮肥会使土壤酸化,盐碱加剧,造成果实中的钙镁营养成分明显少,会造成果实缺钙,缺镁症状。花前追尿素会抑制根系对磷钾的吸收,果树长条更长,不能及时停长,影响成花。花前追尿素,会提高光合产物消耗,不利于积累,也不利于抗冻。
那么花前追什么肥效果明显?
多年的经验,十几万果农证明,花前追施蒙力28(生物酶菌素)+奶蛋白+多元ABC是黄金搭档!
蒙力28是有机营养,奶蛋白是无机营养。蒙力28的载体就是氨基酸和黄腐酸。它与市场上普通的氨基酸是完全不一样的,蒙力28的有机质含量占到了30%,几乎达到了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它的固含量高,氨基酸和黄腐酸属于一种能量营养,而且是有机型的,有机配无机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并且氨基酸和黄腐酸都带有有机酸,有机酸可分解无机肥,产生大量的小分子可提高无机肥的利用率。并且氨基酸和黄腐酸不需要转换直接被作物根系吸收。黄腐酸还可以起到保水的作用。
生物酶菌素是100%全水溶微生物菌肥,有机质含量高达70%,氮磷钾>16%,有效活性菌100亿/克,是中国农科院专利技术,采用氮磷钾、原油腐殖质、鳌合氨基酸,黄腐酸钾为基料,经微生物发酵工艺与植物所需的钙、硅、镁、硼、锌、铁、铜、钼等中微量元素鳌合而成,再经冷却处理,再次添加微生物功能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进行生物酶催化技术,添加中性蛋白酶,脂肪酶,葡聚糖酶,大大提高生物菌群的活性及繁殖能力。原油腐殖质在土壤中微生物分解,释放出柠檬酸及葡萄酸,对土壤中固定的无效磷钾及矿物质元素进行分解利用,大大提高了各种元素的利用率!对板结土壤可起到立杆见影的疏松作用,可冲施,枪施,滴灌。
奶蛋白含有14个氮,8个磷,10个钾,中微量元素15%,乙醇酯5%,黄腐酸钾10%,活性菌蛋白10%,吸收快,传导好,均衡植物体内营养,促进光合作用,提高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提高土壤透气性,避免板结,增加叶绿素的功能。
因为奶蛋白是氨态氮见效快,冲施后效果明显。大家都知道开花坐果用的贮备营养,特别是树上花量太大情况下,消耗贮备营养更多。
花前追尿素不但营养单调,而且土温低,转化时间长,马上接不上力。但蒙力28(生物酶菌素)不需要转化,能直接被根系吸收利用。实践也证明花前冲施蒙力28(生物酶菌素),刚长岀来的叶片就是黑色,就有合成营养的能力。但花前追尿素,刚长出来的叶片是黄色,几天后才能变黑,才有合成营养的能力。奶蛋白因为氨态氮,也因为营养全,花前冲施后接力早,效果明显!
有人说花前追肥树上没有叶片白花钱,却不注意开花时果台上就有叶片,只是新梢还没有长出来,叶片少。但花前冲施蒙力28(生物酶菌素)+奶蛋白+多元ABC,先让果台上叶片吃饱,尽快“工作”早合成营养,为谢花后新梢生长提供能量,减少“青黄不接”,缩短营养转换时间。它能增加谢花后幼果细胞分裂数量,为增加果型指数打好基础。
总之,花前追尿素或复合肥,土温低,转化时间长,劲都用在长秋梢上。而且只有大量元素,没有中微量元素。但蒙力28(生物酶菌素)不需要转化,能马上吸收,所以花前冲施蒙力28(生物酶菌素),花开时果台上的叶片长出来就是黑色。奶蛋白是氨态氮转化时间短见效快,不但有氮磷钾大量元素,还有各种中微量元素,能满足开花坐果长枝长叶长果成花,对各种营养的需求。
花前追施尿素或复合肥,好比人只吃主食,没有肉蛋和蔬菜及调料。但花前冲施蒙力28(生物酶菌素)+奶蛋白+多元ABC的,好比果树花前你让它吃了一次大肉、鸡蛋和蔬菜加调味品。所以说,花前追施生物酶菌素+奶蛋白是黄金搭档。可以根据树势旺弱,树上花芽多少,决定每亩花前追施数量。每年开花前后都有轻重不同的霜冻,开花前追肥,好比人冻害前先吃饱饭,抵抗力强,就冻的轻!
作者:中农乐果业科学研究院讲师 何巨才 姚海彦
来源:中农乐
(农林卫视新媒体整理发布,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果树花前追什么肥,果个大,叶片大?,果树花前施什么肥
【低钠盐将挽救数百万人生命】食盐是食品烹饪中最常用的调味料,而过量食用食盐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全球每年有大约300万人死于高盐饮食引发的疾病。
食盐是维持人体器官正常运作的重要组成成分,是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人体必需营养元素的重要载体,具有维持人体体液平衡、调节生理功能、维持酸碱平衡等重要作用。如果人体缺乏盐分,就会出现肌肉痉挛、全身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缺乏还会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超过4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在评估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及饮食习惯等基础上,提出成年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g。
而中国居民营养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实际每日盐平均摄入量在12g左右。食盐摄入过多可导致血压升高,并增加脑卒中、胃癌、心脏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科学# #社会# 随着人们对高盐饮食所带来危害的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提倡减盐、低盐,减盐指减少食物中的钠,低盐就是要低钠。因此,减盐不仅仅是减少食盐摄入,还包括减少一切钠的摄入。
有研究表明钠摄入总量的5%~10%为吃食物时自己添加,5%~10%为天然食材本身含有,80%以上来源于各种加工食品。因此,各种加工食品是消费者摄入盐的重要来源。
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一半的国家推行了减盐的措施与行动。芬兰是最早推行减盐计划的国家,早在1970年就发布了“减盐令”,有数据表明,到2002年,芬兰人食盐的人均每日摄入量由1979年的12g降低至9g。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国家也分别在2006年和2008年提出减盐计划。
我国在2018年4月召开了《中国工业减盐指南》大会,提出了我国食品工业减盐的原则和技术程序,以求实现2030年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的目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