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吸收氨基酸过量
水稻缺氮肥的表现
在肥料三要素中,氮肥是水稻吸收量最大的肥料,超过磷肥和钾肥,但是如果施用量和施用时间掌握不好,水稻就会表现出秧苗素质差、徒长、贪青、倒伏、结实率下降、产量降低等现象。要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就要从氮素代谢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关系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来进行分析。
1、氮素代谢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关系。
(1)氮素代谢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彼此相互依赖。当植物吸收含氮的肥料(铵盐或硝酸盐)之后,在植物体内便合成蛋白质、酶、叶绿素、核酸等含氮的有机物。这些含氮的有机物是组成原生质的重要成分,而植物的生长就包含有原生质的增加,说明氮素代谢对植物的生长有极其密切的关系。如果适当施用氮肥,特别是在生长初期,可使根、茎、叶生长繁茂,叶片深绿,增强植物对水分和营质的吸收和转化。并加强植物对光能和二氧化碳的利用,就是说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并从而促进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使植物体内的机械组织发达,组织充实,并能贮积多量的有机物。因此。植物的氮素代谢是植物顺利进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条件。另一方面,当植物合成含氮的有机物时,需要消耗碳水化合物,因为合成氨基酸所需要的有机酸以及合成过程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碳水化合物。由此可知,植物的氮素代谢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彼此间有着密切的依赖关系。

图1:水稻苗期以促进根系生长为主,氮肥决不能过多。
(2)氮素代谢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彼此相互制约。植物的氮素代谢和碳水化合物代谢之间也表现有相互制约的现象。一般情况下,根所吸收的无机氮大部分在根内转化为简单有机氮,以氨基酸及酰胺的形式向上运输。但当氮肥的供应过量时,便促进植物体内的氮素代谢,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便大大减少,同时根所吸收的大量铵盐或硝酸盐便有很大一部分直接转移到茎、叶,加强了地上部分的氮素代谢。这时叶子内碳水化合物参与氮代谢的转化很可能要比根更强烈,运输给根的碳水化合物便大大减少。结果造成茎、叶生长过旺,细胞壁薄,根系的生长减弱。因此,氮肥施用过量,会促使植物地上部徒长,减弱地下部根系生长。

图2:苗期氮肥多了就徒长,根系发育就差,极不利于水稻返青成活和分蘖,叶色以绿中透黄为准,叶片要上举。
2、植物的生长与碳、氮代谢的关系。植物体内氮素代谢和碳水化物的代谢相互依赖和相互抑制的现象,说明氮肥的施用技术能影响栽培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在植物所需要的矿质元素中,以氮的需要量最大。一般土壤往往不能满足栽培植物对氮的需要,故施用氮肥常常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但是不同的作物,作物的不同生育时期对氮肥的需要量是有很大差别的,施用数量、时间不对,会对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芹菜、生菜、白菜等叶菜类作物都需要施用多量的氮肥,因为多量的氮肥可使细胞壁变薄,茎叶组织柔嫩,蔬菜品质好。
又如,糖用甜菜和甘薯,为了提高其含糖量或淀粉的含量,在其生长前期,要有足够氮肥,使枝、叶生长旺盛,形成足够的光合面积,在收获前数周则要避免氮肥施用过多,因氮肥少就能抑制茎、叶的生长,并促进根的生长,同时能贮积较多的碳水化合物,提高产品品质。
再如,以种子和果实为收获物的植物,在生长的前期应以促进氮代谢为主,以形成良好的营养器官及产品器官,中期则要抑制氮代谢,促进碳水化合物代谢,使产品器官能贮积多量的碳水化合物,以提高结实率,促使籽粒灌浆饱满,从而获得高产。

图3:直播水稻不提倡施用粒肥,严防倒伏
3、协调利用好氮素代谢与碳水化合物代谢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促进水稻健康生长。

图4:看水稻各时期氮肥、钾肥需要量
由上图表看出,从分蘖到开花期是水稻吸收三要素最多的时期,由移栽至分蘖期和抽穗至成熟期吸收较少。对氮、磷、钾的吸收以氮素较早,分蘖期吸收最多,到穗分化前已达到需要量的80%;磷肥的吸收开始和结束都比较晚,在生育的中后期吸收较多;钾肥以穗分化至出穗开花期吸收最多,约达全量的60%,分蘗期至穗分化期次之。出穗开花以后即停止吸收。

图5:大穗品种一般熟期长,穗子大,穗肥以保花肥为主
水稻的这种吸肥规律是和它一生中三个生长中心相适应的。分蘗期植株的生长中心是大量生根、生叶、长分蘖,要求有较多的氮素来形成氮化物,以促进根系、叶片和分蘗的生长。这段时期的营养生理特点,以氮代谢为主,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较少。因此,对氮的吸收量大于磷、钾的吸收量。从穗开始分化到抽穗期,以茎的伸长、穗的形成为生长发育的中心,此阶段的营养特点是前期碳、氮代谢都很旺盛,后期碳的代谢逐渐占优势。此期既要吸收较多的氮肥长叶、长茎和幼穗分化,又要积累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供出穗后向穗部转运,所以对氮、磷、钾吸收都较多。出穗后,茎叶和根的生长基本停止,植株生长中心转为谷粒的形成,其营养生理特点是以碳素代谢为主,制造积累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向谷粒中转运贮藏,所以对磷的吸收较多。

图6:水稻分蘖肥施用过晚或者穗肥施用过多,都容易造成水稻早衰
苗肥:水稻苗期需氮量较多,但是氮肥一定不能过量,主要看水稻叶色进行施肥,此期氮肥多了,氮代谢旺盛,茎叶肥大,根系可就生长很慢很慢了,这样的徒长苗是不利于插秧成活和分蘖的,所以苗期氮肥要适量,叶色以绿中透黄为好;
返青肥:秧苗素质的好、坏,决定了插秧后返青成活和分蘖的质量,和返青肥没有关系,因为刚刚插秧的水稻根系受到伤害,秧苗蒸腾量小,基本不吸肥,施肥后浪费也极大,因此不建议施用返青肥;

图7:氮肥使用过多容易引起纹枯病、稻瘟病等
分蘖肥:分蘖肥占氮肥施用总量的30%(底肥占60%),在秧苗出新叶、扎下新根3~5厘米时施用,分蘖肥可以一次施用,也可以分两次施用;
穗肥:穗肥占10%,量不要过多,目前生产上施用的穗肥氮肥比例过大,是造成水稻后期根系发育不好、倒伏严重的根本原因。穗肥分两种情况,如果选用的是早熟矮秆品种,可以用促花肥和保花肥,在抽穗前30天的幼穗分化期和抽穗前15天的减数分裂期分两次使用。如果是生育期适宜的品种就作为保花肥施用,在抽穗前15天施用。

图8:早熟品种穗肥施用过量,造成氮肥极大浪费
磷钾肥全做底肥施用,不提倡钾肥做穗肥施用,尤其是不提倡在抽穗前15天施用,因为抽穗后水稻对钾肥的吸收基本停止了,施用就是巨大的浪费。钾肥如果想做穗肥,也是在抽穗前30天做促花肥施用,用量也不要过多,占总量的30%以下最好。

图9:分蘖期氮肥施用过晚,穗肥氮肥过量都容易造成倒伏
粒肥:想用的话,就是叶面肥,以氮磷为主,微量元素为辅。钾肥没有用。
宣传正能量:北方水稻专家欢迎您点赞、关注、、评论、转发、收藏!谢谢!
94、都知道氮肥多了水稻会贪青徒长甚至倒伏,为什么呢?,水稻缺氮肥的表现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9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