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的d和l
北化尹梅贞/李杰博士团队【综述】手性苝酰亚胺的设计策略和应用
近日,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尹梅贞教授、李杰博士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影响因子:15.336)上发表题为“Chirality of Perylene Diimides: Design Strategies and Applications”的综述文章。该文章总结了近20年来手性苝酰亚胺的设计策略以及其在手性偏振光和生物领域内的应用。
手性在许多领域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特别是在生物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特定手性的对映生物分子,如L-氨基酸和D-糖,被选择为构建复杂的生物大分子(蛋白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基本元素。手性是生命的中心主题,存在于所有长度尺度,从分子水平到超分子水平。手性超分子复合物是由手性分子组分的层级手性组装或非手性构建块的手性组装而得到的,由于其独特优异的性质,已成为超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苝酰亚胺,作为一类明星π共轭分子,大共轭平面有助于其通过π-π堆积自组装形成超分子组装体,并且苝核背位、海岛位和酰亚胺位的修饰能调节其超分子组装性能。构筑手性苝酰亚胺的策略分为三种,即扭曲平面、手性取代基、手性客体分子共组装,并且可以实现手性偏振光检测、癌症诊疗和害虫防治的应用(图1)。
图1.?实现手性苝酰亚胺的三种设计策略及应用
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
原文链接:
网页链接
氨基酸l构型和d构型是什么
在进行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时,我们常会遇到D型与L型的糖、醇、氨基酸,一些标准中的培养基配方会标明使用D型或L型的糖、醇、氨基酸。而有些标准中又没有明确说明,那么这时我们要如何判断呢?
首先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何为D型和L型?
化学课上我们学到过,当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基团时,由于空间位置排列不同,会出现两种互为镜像的异构体,就像我们的左手和右手,相同但不能互相重合,称为对映异构体,也叫镜像异构体或旋光异构体,可通过费舍尔投影式或旋光仪测定将两种异构体分别称为D型(也叫右旋或R型)和L型(也叫左旋或S型)。
在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和培养基的配制中,我们遇到的糖醇(如葡萄糖、甘露醇、木糖等)、氨基酸(如赖氨酸、鸟氨酸、精氨酸等)都存在D型和L型的对映异构体。
糖醇类,以甘露醇为例,有D-甘露醇和L-甘露醇,其中D-甘露醇是在自然界中存在,能被生物合成,也能被生物利用,我们通常所说的甘露醇,一般都是指D-甘露醇。而L-甘露醇是自然界中原本不存在,由人工合成的,一般不能被生物所利用。
自然界中微生物利用的糖类通常为D型,但也有例外的(如阿拉伯糖、鼠李糖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是L型,而D型则极少被合成和利用)。
氨基酸则刚好相反,自然界中生物合成和利用的氨基酸一般都是L型的,而D型一般都是人工合成的。
若标准中的培养基配方明确写的是用D型或L型的,那么我们就选择标准规定的类型就可以了。
如《GB 4789.40克罗诺杆菌属检验》标准中氨基酸脱羧酶试验使用的均为L型氨基酸。
《GB 4789.4-2016沙门氏菌检验》标准中规定赖氨酸脱羧酶试验的配方使用的是0.5g/100mL的L-赖氨酸或DL混合型赖氨酸1g/100mL(人工合成的氨基酸通常混有两种类型,D型赖氨酸不被利用,因此使用量加倍)。
若标准中没有明确写用哪一种构型,我们就选择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类型。
如蔗糖、纤维二糖、木糖等糖醇类,默认我们都要选择D型的,但阿拉伯糖、鼠李糖我们要选择L型的。
赖氨酸、鸟氨酸、精氨酸等氨基酸类需选择L型的。
人工合成的镜像异构体因通常不被微生物利用,某些镜像异构体甚至还会有毒害作用,所以极少会应用到培养基上。
本文属海博生物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D型与L型糖、醇、氨基酸的说明,氨基酸l构型和d构型是什么
#注册营养师#什么是三升袋营养液?
全合一营养液(AII in one,AIO),也叫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nxture,TNA),是临床上常用的肠外营养制剂,是将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和水等七大营养要素按比例在严格无菌的环境下按要求配制于3 L升营养袋中, 然后将其经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机体参与血循环。因其用三升营养袋输注,所以临床通俗地称为:三升袋。
这种全合一营养液(AII-in-one) 的配制方式消除了传统配制方式的弊端, 使各种营养底物搭配更合理, 能在同一时间均匀地将各种营养物质输入体内, 降低了某些高渗液体的渗透压及刺激性, 降低了细菌污染与空气栓塞的发生率。三升袋营养液的出现有效解决了人体内部的营养需求,将人体全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借助三升袋在人体外混合均匀后利用静脉输液输入人体。
三升袋营养液的适应证如下:
(1)作为常规治疗的一部分
①患者不能从胃肠道吸收营养;主要是小肠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硬皮病,肠外瘘,放射性肠炎,小肠切除>70%,顽固性呕吐(化疗等)、严重腹泻等。
②大剂量放化疗,骨髓移植患者,口腔溃疡,严重呕吐。
③中重度急性胰腺炎。
④胃肠功能障碍引起的营养不良。
⑤重度分解代谢患者,胃肠功能 5~7 天内不能恢复者,如>50%烧伤,复合伤,大手术,脓毒血症,肠道炎性疾病。
(2)对治疗有益
①大手术:7~10 天 内不能从胃肠道获得足够营养。
②中等度应激:7~10 d天内不能进食。
③肠外瘘。
④肠道炎性疾病。
⑤妊娠剧吐,超过5~7 天。
⑥需行大手术,大剂量化疗的中度营养不良患者,在治疗前 7~10 天予完全肠外营养。
⑦在 7~10 d天内不能从胃肠道获得足够营养的其他患者。
⑧炎性粘连性肠梗阻,改善营养 2~4 周等粘连松解后再决定是否手术。
⑨大剂量化疗患者。
#营养师说# 消化界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9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