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氨基酸粉材料
今天给大家出一个酒米方子,给我的人说是某大厂在售的酒米配方。牛B鲫1包麝香王1包DMPT0.8g复合氨基酸1.3g复合维生素0.8g甜味剂1g中药酒50ml曲酒120ml麝香酒1.3ml大麦红薯膏5ml奶香2.5ml牛B鲫水剂1瓶,以上物质充分混合倒入2.5斤小米中搅拌密封,每8小时摇晃一次,3天后即可使用。泡米方法大同小异,关键是活学活用!关注主播不迷路
氨基酸原粉执行的标准
土巴克土壤理念:作物生长需要营养,更需要健康的土壤!
氨基酸原粉以天然角蛋白毛发或豆饼为主要原料,经水解、脱酸、脱盐 及喷雾干燥而成。主要含有18种游离氨基酸,适用于饲料和农业应用,本品外观为黄色粉末,易溶于水和吸潮,
饲料氨基酸粉在饲料使用的作用和主要功效 是:
1、增香增鲜,促进动物食欲。
2、快速补充动物营养。
3、促进动物皮毛生长。
4、具有一定的粘合能力,与其他粉料混用有增强颗粒的作用,减少饲料的浪 费。
肥料氨基酸在农业使用的主要功效是:
1、本品总氮含量约为2%,并含无机氮和有机氮,对植物生长具有长效和速效补氮作用。
2、氨基酸本身含有丰富的蛋 白质,固然是植物营养剂
3、内含的甘氨酸可以增加植物叶绿素含量,提高酶的活性,具有促进植物光合作。
4、本品通过自身多功能营养成份对植物进行调节补 充,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5、氨基酸也是一种实用的络合剂,他可将N、P、K等大量元素、Zn、Fe、Cu、Mn、B、Mo等微量元素进行络合。
氨基酸原粉的用途与用量:
1、饲料添加剂用量为15%
2、冲施肥、叶面肥主用量为5-20%左右
3、复合(混)肥、生物肥添加用量5-20%
4、杀虫剂。杀菌剂添加用量3-10%
氨基酸原粉的使用注意事项:
1、本品极易吸潮,未用完时务必密封防潮。
2、饲料中添加时,勿需粉碎、在其他原料粉碎后添加混合,以免黏附设备。
3、饲料配方时,请充分考虑到该产品含盐量(NH4CI),并以其含盐量48%确定添加量。
4、本品极易溶于水,用本品制作叶面肥时要注意严格按照配方比例生产。
氨基酸原粉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氨基酸原粉执行的标准
鸭大舌头病可以治吗?防治措施
该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以鸭鹅舌头长,上下喙短,舌头被长长的露在喙的外面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由于鸭鹅的舌头被长长的伸出并露在喙(嘴)的外面,使鸭鹅无法采食及饮水,鸭鹅常常因无法进食而死亡。发病较轻的鸭只也常因舌头外漏而影响卖相,造成不收此类鸭只或扣除斤称,出栏时屠宰场每只扣2-3元,致使养鸭户蒙受极大的经济损失。
鸭子大舌头病并没有因夏天的过去而渐渐消失,反而有些地方有越来越厉害的趋势,看来,养殖户们要和鸭大舌头病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了!
这种病是近一年来才出现在养鸭户中的病,让很多养鸭户很头疼,又摸不着头绪,不仅影响养殖效益,而且影响养殖信心,那有没有一种药可以有效防治这种让许多养鸭户头疼的大舌头病呢?
一、流行特点
(1)流行范围逐步扩大
本病于2000年时在我国南方及东南地区个别地区零散发生过,2015年以来包括北方等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但在肉鸭养殖比较密集的山东、江苏、辽宁、安徽、河南等地发生率较高。
(2)呈现类似的传染性
本病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群体发病,本病鸭鹅均有发生,尤以商品肉鸭的发病率最高。呈地区集中散发型,一个地区只要出现一家发病,就会慢慢向周边扩散。本病死亡率较低,多因无法饮水及采食而死亡。
(3)发病率逐渐提高
刚开始发病率一般为0.1%-0.5%左右,也就是饲养6000只商品肉鸭中发现有20只左右的长舌患鸭。自2015年以来,群体发病率一般在5%左右,以万只为例有的棚发现500-700只,有的少100-300只左右,少的发病率在2%左右,发病率高的鸭群能够达到20-30%。
(4)发病日龄逐步拓展
本病刚开始以20日龄后至40日龄左右的鸭只出现发病情况,目前多发生于10-25日龄左右的肉鸭发病,且主要发生于12-21日龄的肉鸭。少数鸭群于5-14日即有发病现象。
(5)呈现群体独立感染发病特点
同一个养殖小区,使用同一家饲料和同一家的药,还是同一车鸭苗,有的养殖户发生本病,有的养殖户没有发生本病;只要是这该棚出现过本病的,下次再饲养时出现发病鸭只的可能性很大。
二、发病因素
(1)某种药物过敏所致:短时间大量使用含氟抗生素( 氟哌酸、氟苯尼考)、痢菌净、喹诺酮类药物等有关。
(2)饮用水中或饲料当中氟超标,主要发病地区为盐碱 地区、丘陵地区。
(3)缺锰等微量元素或高氟等引起代谢性疾病。
(4)高温潮湿,通风量差等饲养管理因素同样会引发该病的发生。
(5)光照强度多大,造成喙的生长发育异常;
三、症状
1、临床症状
(1)观察鸭群,初期未发现异常,体温不高,随着病情发展,患鸭表现出精神萎顿,站立不稳,行走时双脚向外岔开,呈八字脚或翻滚,严重的可出现跛行,瘫痪,拉稀,爪(蹼)干燥,有的因腹泻痉挛而倒地不起,病鸭背部着地,努力挣扎还是站不起来,个别蹦高,翻跟头,病鸭外观站立不稳,扭脖,瘫痪。随之肉鸭舌头伸出,眼圈周围羽毛湿润,流泪,粪便稀薄,大群中有咳嗽,呼噜现象(死亡鸭手捏鼻腔有黏液冒出),运动障碍,走走停停,随后见蹲坐式瘫痪或侧卧,采食不便或无法采食,鸭体瘦弱。
(2)病鸭表现为嘴(上下喙)较短,鸭舌弯曲突出外翻(舌头露出来耷拉着),跟吊死鬼一样,僵硬而不灵活,鸭嘴发生器质性病变后很难恢复,严重者影响采食,导致病鸭偏瘦,精神不振;有的病鸭伴随单腿跛行,站立不稳甚至倒地不起,死亡率较低。患鸭腿短,明显个体偏小,屠宰时脱毛容易断腿断翅,鸭群大小不均匀,舌头变长,后期容易断腿。部分患鸭有腹泻现象。
2、剖检症状
解剖没有太多表现,主要表现是喙缩短,上下喙质地正常,一般未出现喙软、炎症或坏死,舌部肌肉出现钙化增生,全身骨质有疏松现象,表现为骨质脆弱,容易断裂。剖检内内脏器官,无明显炎症渗出物等。
四、防治措施
1、预防
一是清除霉菌毒素,在饲料中添加专业脱霉剂“霉立清”。
二是更换饲料或在饲料中添加优质“速补21”,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复合氨基酸。
三是使用中西药复合制剂“粘菌素可溶性粉”在7-12日龄投药,每袋兑水400斤,集中2小时饮完,每疗程3—5天,提高肠道消化吸收,提高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可有效预防鸭鹅“大舌病”。
2、治疗
发病初期紧急加倍用药,每疗程3—5天,效果显著。对已发生器质性病变的病鸭鹅,建议放弃治疗。
由农牧学堂和爱禽社组织的《鸡病全解》课程即将开课,主讲人:孙桂芹教授。本次课程学期2个月,微信群内授课,课余群内一对一咨询指导。本次课程涵盖鸡病30多个。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7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