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链氨基酸降尿酸
【减肥相关的营养新知】春天又开始讨论减肥问题了。
到底是吃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食物有利于健康,还是吃低碳水化合物高脂饮食有利于健康?这个问题也许永远没有答案。因为除了营养素供能比的差异之外,还有其他太多太多的影响因素。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项新研究:
为了探索这个问题,研究者也是够拼的,把20名受试者请到研究中心生活了一个月时间。把能想到的各种指标都测了,包括在代谢室里测能量消耗。
受试者是超重肥胖的健康年轻人,男女各半。他们交叉食用极端低碳水和极端低脂肪的饮食方式。一种饮食方式先吃两周,再换一种吃两周,先后顺序是随机的。
热量是超过身体需求的,三餐之外还可以随意吃零食,可以吃到吃不下为止。
两种饮食方式差距真的很大:
一个是几乎全部为植物性食品的高碳水化合物低脂饮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高达75.2%,脂肪供能比为10.6%,血糖负荷是85;(40年前,中国多数人的生活就是碳水供能比高达65%~75%)食物体积大,膳食纤维多,热量密度低。
一个是动物性食品占61%的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只有9.9%,脂肪供能比高达74.6%,血糖负荷只有6。(它是标准的生酮饮食)食物体积小,膳食纤维少,热量密度高。
两种吃法虽然内容迥异,但蛋白质供能比差不多,分别是14.2%和15.7%。毕竟蛋白质是人人需要的。omega-6和omega-3脂肪酸的比例也差不多。
同时,他们都尽量吃天然食物,高度加工食品较少(只占总能量的32%和26%)。这提示他们的微量营养素供应是基本正常的。
结果怎样呢?尽管实验中供应的食物极为丰富,没有任何节食措施,居然两种吃法都让受试者的体重有所下降,而没有想象中的上升……(可见,不饥饿也能减肥!)
从过程来看,两种膳食的趋势正相反。
高碳水极低脂肪的膳食,开头几天体重还微微上升,然后就稳定下降了。
反过来,高脂肪极低碳水的膳食,开头体重迅猛下降,然后下降越来越少。
从降低体重来说,是极低碳水饮食降低更多(约1.7 vs 1.1公斤)。
但是,高碳低脂膳食几乎没有减少肌肉重量。而低碳高脂饮食后,肌肉流失超过1.5公斤。
高碳低脂膳食组的脂肪下降了约0.7公斤,而低碳高脂组的体脂降低很少,体重下降主要来自肌肉流失。
检测发现,低碳高脂组的尿酸、尿素氮和血氨水平都明显上升了,这也侧面印证了肌肉分解的情况。而高碳低脂组的尿酸、尿素氮和血氨水平几乎没变化。
从血糖水平来看,高碳低脂饮食开头有上升,然后稳定下来;而低碳高脂饮食变化不太大(本来也没吃什么碳水化合物嘛)。
和实验前相比,高碳低脂组的胰岛素分泌量还变小了(用C肽评价),说明吃了这么多碳水化合物,居然胰岛素敏感度还上升了!
低脂高碳组呢,胰岛素分泌下降更多。
但是,做个葡萄糖耐量实验,就发现了真相——
高碳低脂组的葡萄糖耐量好!高脂低碳组明显是葡萄糖耐量受损了。同样的葡萄糖吃进去,无论是平均葡萄糖水平,还是2小时葡萄糖水平,都是高碳低脂组的更低。出现葡萄糖耐量不合格的人,也是高脂低碳组要多(9人 vs 3人)。(原本在实验之前糖耐量都是合格的)。
换句话说,不吃碳水,反而会造成葡萄糖耐量下降。(是身体代谢葡萄糖的能力用进废退?还是因为肌肉的损失?)
此外,高脂低碳组还出现了其他不太理想的变化:
血尿酸水平升高了。这是生酮饮食的一个常见副作用,一点都不意外。
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了。支链氨基酸水平升高了。按以往研究证据,这两个指标都与胰岛素抵抗风险有关联。
此外,高脂低碳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下降了,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上升了。而高碳低脂组的T3没变化,TSH还略有下降。
高碳低脂饮食的其他优点包括:总胆固醇(TC)水平下降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下降了,是高密度小颗粒致病性强的LDL-c组分下降了。炎症指标CRP也显著下降了。
唯一不良结果,就是甘油三酯水平略有上升。
这个研究发表于Nature Medicine上(2021, vol. 27, 344-353)。
#健康2021##学问分享官##健康守护者#@头条健康
从糙米中寻找出的抗脚气病元素—维生素B1
19世纪中,东南亚一带曾广泛流行着一种“脚气病”,猛听起来极易与由真菌感染所致的“脚癣或脚气”混淆。后经证实,这种“脚气病”是由缺乏维生素B1所致,按病情轻重依次出现神经、心血管、消化和精神系统反应。最初是腿部不适、嗜睡、腹痛、抽搐、烦躁、神经炎、神经痛、肢端麻木、肌肉和四肢无力、肢体痛和感觉异常,以后陆续发生血压下降、呼吸困难、心悸、气促、胸闷、心力衰弱甚至死亡。
从糙米中发现的抗脚气物质
当时,出生于荷兰的药师艾克曼在荷属爪哇岛服役时,与同伴温克勒在一家医院建立了一间实验室,专门研究“脚气病”以求找出致病菌。他们试图从患者身上分离出病菌,并在培养后接种到兔子或狗身上,以观察是否会出现类似脚气病的症状。因为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一种传染病,但不确定是细菌、真菌或病毒,还是寄生虫、衣原体感染。
回到荷兰后,艾克曼继续重复他的研究,在小鸡身上注射分离菌,但研究并未成功,小鸡出现了类似症状但又不能肯定,同时也找不到治疗药物。
为了进行试验他在驻地附近饲养了许多小鸡,后来越养越多,为了扩大养殖场还修建了新的鸡舍。但搬迁到新鸡舍后,鸡竟然全部出现了多发性神经炎和肌肉麻痹的症状,与东南亚人所罹患的脚气病症状一模一样。十分惊诧的他开始询问由旧家搬迁到新家发生了哪些变化,负责饲养的工人告诉他,是喂鸡的饲料由以前含有米糠的粗饲料改成精饲料。他将信将疑,把患病的鸡群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在饲料中添加米糠水,很快病鸡的症状就全部消失了。此后,艾克曼不再寻找病原体,转而去寻求米糠中所含的能够对抗脚气病的物质,最终从糙米中发现了维生素B1。
1886年,艾克曼的结论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100多所卫生条件相近的监狱中进行了验证,结果吃糙米组囚犯中脚气病的发病率为0.01%,而常吃精米组的发病率达到了2.5%,是吃糙米组的250倍。
维生素B1是天然存在于瘦猪肉、米糠、麦麸、花生中的水溶性维生素,可维持人体正常的神经及消化系统功能。鉴于艾克曼的这一发现,药学家最终在1910年在麦谷和米糠中分离出了白色的维生素B1结晶。
维生素B1的药用
维生素B1被人体吸收后,转变为有生物活性的硫胺焦磷酸酯,作为脱羧辅酶的组成部分,参与维持人体正常的糖代谢及神经、心脏系统功能。当人体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糖类时,维生素B1的需求量最大。如果缺乏维生素B1,可致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紊乱,按其缺乏程度依次可出现下列反应:神经系统反应(干性脚气病)、心血管系统反应(湿性脚气病)、韦尼克脑病及多发神经炎性精神病。
维生素B1可用于因其缺乏所致的脚气病或韦尼克脑病的治疗,亦可用于维生素B1缺乏引起的周围神经炎、带状疱疹、消化不良等的辅助治疗;还可用于遗传性酶缺陷病,如亚急性坏死性脑脊髓病、支链氨基酸病;也用于全胃肠道外营养及营养不良的补充。
服用维生素B1的注意事项
1. 大剂量应用维生素B1时,测定尿酸浓度可呈假性增高,尿胆原可呈假阳性;
2. 正常剂量下对肾功能正常者几无毒性。大剂量静脉注射时,偶见发生过敏性休克,应在注射前用其注射液10倍稀释后取0.1毫升作皮肤敏感试验,以防发生过敏反应,且不宜静脉注射;
3. 糖皮质激素和促皮质素可对抗维生素B1的药理作用,阻碍丙酮酸氧化;过量的叶酸或烟酸会阻碍维生素B1在肝脏的加磷作用;汞剂可促使维生素B1排泄量增加,切忌联合服用。
维生素B1尚可增强解热镇痛药、镇静药、抗晕动症药、助消化药、营养神经药、有机磷中毒解救药的作用和功效,可在医生指导下按实际情况联合服用。
文章来源:
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 张石革
从糙米中寻找出的抗脚气病元素—维生素B1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6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