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酸输液能用多久
2022年7月27日 答应读者,今天贴的文章:常见抗肿瘤化疗药物对组织组织的刺激和损伤有何不同,哪些建议使用PICC或输液港?
化疗药物按照对组织的刺激和损伤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中性剂、刺激剂、发疱剂(其实所有静脉药物都可以按此分类)。
中性剂,即使渗漏,药物也不会造成组织损伤。
刺激剂,渗漏后,药物可能会造成一定组织损伤,但基本不会造成组织坏死。
发疱剂,渗漏后,经常造成明显组织损伤,并且可能造成组织坏死。
除了寥寥几种发疱剂,绝大部分静脉用的化疗药物都是刺激剂或者是中性剂,可以不做PICC或输液港。这种情况,做或不做PICC/输液港,取决于患者自己的意愿,如有特殊情况医生可以给予解释和说明,而无权去强制要求。(注意:如果是持续24-48小时输化疗药比如氟尿嘧啶,或者患者血管条件太差,护士扎很多针都扎不上,还是建议做管)
注意看附图,这就是目前的化疗药物的分类,决定了使用PICC或输液港的必要性。看完就知道了。
最后补充几点:
1. ?常用的靶向药比如贝伐珠单抗、爱必妥(西妥昔单抗)、赫赛汀(曲妥珠单抗),都属于中性剂,对组织损伤非常小。
2. 上表中有的药物为什么有两种属性,就是因为性质介于两者之间,所以存在一定争论。
3. ?严格意义上来说,即使是发疱剂,也可以进行静脉输液,临床上就曾经多次用过,只是风险显著增加。目前认为,如果是发疱剂的化疗药物,还是首选PICC置管或输液港。
4. 即使不是发疱剂,有的化疗药物需要长时间输注,比如氟尿嘧啶,需要PICC置管或输液港。
5. 只要不是发疱剂,主要就是多柔比星、表柔比星、长春瑞滨,或者第4点说的氟尿嘧啶的长时间静脉输液,其余的化疗和靶向药物,都可以考虑不置管,由患者自行决定。(其实本来应该是医生和患者共同决定,医生需要分析置管的获益和带来的血栓、感染等风险,但由于临床很多医生不分情况的要求甚至强制患者置管,那么患者只好多学习和自行判断。)
6. 化疗药物对血管和组织的刺激性是分类型和浓度的,大多数风险并不高,甚至小于某些静脉的中药和卡文。
7. 即使不输化疗药,如果患者需要每日的长期输液,比如卡文、氨基酸或脂肪乳等,建议进行PICC置管或输液港。。
8. 绝大多数化疗方案每3周只需要输1-2天,而不需要持续输保肝、保心和保肾等药物,没什么用,且输多了也可能有风险。
静脉输注氨基酸打出“路子”,以后要经常打吗?会有药物依赖吗?
在接诊的过程中,常见到年龄比较大的问“你让我输氨基酸,这次输液了,那以后是不是经常要打,不打人就没精神??会对氨基酸产生严重依赖?
相信很多的基层一线医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氨基酸到底是打还是不打呢?
临床上使用的复方氨基酸种类很多,在卫生室,社区,诊所普遍使用的是营养型氨基酸。肝病用氨基酸,肾病用氨基酸,癌症用氨基酸,伤病用氨基酸,小儿用氨基酸,代血用氨基酸很难会用到,除非是确诊相关疾病才会针对使用。
我们主要说说营养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大多人说输氨基酸都是泛指这个。此类输液在临床上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它是根据人体生理需要由8种必须氨基酸和数种非必须氨基酸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它可供机体有效的利用蛋白质,纠正因蛋白质供应不足引起的恶性循环。常见的有: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Ⅰ,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 Ⅱ,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Ⅴ 。
年老体弱,营养缺乏的老年人,疲劳熬夜压力大的年轻人,肠胃功能差消瘦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群,定期静脉输注复方氨基酸,对恢复体力,增加抵抗力有一定的好处。
明确的说,氨基酸不会产生药物依赖,因氨基酸在人体中的存在,不仅提供了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原料,而且对于促进生长,进行正常代谢、维持生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我经常会对输注氨基酸不是很了解的患者解释,氨基酸就像平时吃饭一样,饮食均衡,才能营养平衡,而有些营养是食物里面补充不了,机体不能自己产生,而复方氨基酸会补充身体所需的元素。
静脉输注氨基酸打出“路子”,以后要经常打吗?会有药物依赖吗?
氨基酸在食物营养中的作用?
为了生存人类必需每天摄取食物,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生化、免疫机能,以及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发育和劳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称为营养素。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有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膳食纤维(纤维素)7类。它们在机体内具有各自独特的营养功能,但在身体代谢过程中又密切联系,共同合作与推动和调节生命活动。机体通过食物与外界联系,保持内在环境的相对恒定,并完成内外环境的统一与平衡。氨基酸在这些营养素中有什么作用?
1、合成蛋白质,蛋白质在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是通过氨基酸来完成的
蛋白质作为机体内第一营养要素它在食物营养中的作用很重要,它在人体的胃肠道内并不直接被人体所吸收,而是在胃肠道中经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将高分子蛋白质分解为低分子的多肽或氨基酸后,在小肠内被吸收,沿着肝门静脉进入肝脏。一部分氨基酸在肝脏内进行分解或合成蛋白质;另一部分氨基酸继续随血液分布到各个组织器官,任其选用,合成各种特异性的组织蛋白质。肝脏是血液氨基酸的重要调节器;因此,食物蛋白质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被人体所吸收,抗体利用这些氨基酸再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2、合成酶与激素—内分泌的调节剂
人的机体中有5000种酶和几十种激素,在人37℃体温的条件下,所有新陈代谢,是通过成千上万种化学反应来实现的。这些化学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酶广泛参与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如能量的产生,肌肉的收缩,血液循环,呼吸、消化、神经传导、感觉传导,以及生长、发育、生殖繁衍后代和完成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果没有酶的催化,成千上万的化学反应就无法进行和完成,生命活动现象就终止了。酶与激素这些调节生理功能的活性物质都是氨基酸合成的。
3、为肌体提供营养,延长细胞代谢周期使人长寿
生命的发生与发展,这一过程无不与细胞的分裂、增值分化密切相关。人体内每个细胞代谢50次,代谢的周期是6-8个月。如果营养充足,就会延长代谢周期;如果营养不良,就会缩短细胞代谢周期,缩短人的寿命。
4、氮平衡作用
当每日膳食中蛋白质的质和量适宜时,摄入的氮量由粪、尿和皮肤排出的氮量相等,称之为氮的总平衡。实际上是蛋白质和氨基酸之间不断合成与分解之间的平衡。正常人每日食进的蛋白质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突然增减食入量时,机体尚能调节蛋白质的代谢量维持氮平衡。食入过量蛋白质,超出机体调节能力,平衡机制就会被破坏。完全不吃蛋白质,体内组织蛋白依然分解,持续出现负氮平衡,如不及时采取措施纠正,终将导致抗体死亡。
5、提高免疫机体的抵抗能力
免疫机体中,免疫球蛋白、抗体、补体、抗原、吞噬细胞、淋巴细胞、抗氧化剂,都是蛋白质合成的,它的功能主要是抵御病菌、病毒对肌体和组织的侵犯;及时清除体内新陈代谢所产生的毒素和垃圾。如果缺乏氨基酸,就会影响这些免疫机体合成。毒素与垃圾增多了,身体抵抗能力就下降了。
6、解毒和运输其它营养物质的作用
组成生命体的细胞,除了蛋白质以外,还需要其它的营养物质,而很多营养物质是以氨基酸为载体的。如运铁蛋白质为铁的载体,低密度脂蛋白为脂类和维生素E的载体,运钙蛋白质为钙的载体。当蛋白质中起运输作用的氨基酸缺乏时,一些营养素的吸收和运转就下降。例如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由57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氨基酸在临床上可用于缓解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吡啶、喹啉等有害物质的毒性。
三、在医疗中的应用
氨基酸在医药上主要用来制成复方氨基酸输液,也用作治疗药物和用于合成多肽药物。目前用作药物的氨基酸输液有一百几十种,由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复方制剂在现代静脉营养输液以及“要素饮食”疗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维持危重病人的营养,抢救患者生命起积极作用,成为现代医疗中不可少的医药品种之一。
谷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胱氨酸、L-多巴等氨基酸单独作用治疗一些疾病,主要用于治疗肝病疾病、消化道疾病、脑病、心血管病、呼吸道疾病以及用于提高肌肉活力、儿科营养和解毒等。此外氨基酸衍生物在癌症治疗上出现了希望。
四、结论
综上所述,介于氨基酸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密切联系及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膳食中我们必需充分考虑:食物中的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氨基酸模式吸收率越高的问题,合理调整膳食,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即将几种食物混合食用,荤素搭配、粗细结合,提高蛋白质的利用价值。例如鸡蛋中的氨基酸比例最接近与人体模式,建议每天食用一个,鸡蛋与谷类和豆类混合食用,可以弥补赖氨酸和蛋氨酸的不足;又如在谷物中赖氨酸含量较低,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可以采用氨基酸强化和氨基酸互补的方式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建议膳食中适量食用一些营养价值高的全蛋白食品,如乳类、蛋类、瘦肉、大豆及鱼类均为全蛋白食品,品种齐全、数量合理的氨基酸有利于帮助身体高效合成蛋白质!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6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