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制作氨基酸肥料
我不知道你说的氨基酸肥料是不是我说的这种氨基酸叶面肥,如果是氨基酸叶面肥可以参考下面这种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1、准备容器:首先准备好发酵所需的水泥池或大缸。
2、准备原料:称量好发酵用大豆粉重量,并测定其含水量,一般含水量为12%。
3、菌剂用量:按1:100比例,即100公斤大豆粉,拌1公斤金宝贝发酵菌剂,一定要搅拌均匀,此过程可称为菌剂接种。
4、物料加水:往接种完菌剂的大豆粉中加入糖醋水,将大豆粉物料的含水量调到55-60%。调整方法:因含水率12%的100公斤大豆粉本身自带水分约12公斤,再外加48公斤的糖醋水,总计含水约50公斤。糖醋水的制作方法:将5%的红糖水和3%米醋兑成所需加水量即可。
5、放置座菌:将调好含水量的大豆粉物料,自然放置12小时,这一过程可称为“座菌”。
6、开始发酵:将自然放置的待发酵物料及时移到水泥池或大缸堆积发酵。为确保通气,堆积厚度一般不超过50㎝为好,堆积完毕后,上面盖上纱布或塑料布(注意留有通气孔),并注意做到保温、保湿、保洁。
氨基酸肥料有哪些
您好!氨基酸叶面肥市场上种类微多,主要作用是能促进养分被植物快速吸收,快速补充作物所必须的氨基酸。刺激和调节植物快速生长,促使植物生长健壮,促进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植物的代谢功能,提高光合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加快植物生长繁殖。
如何自制氨基酸水溶肥
氨基酸水溶肥也就是含氨基酸成分的水溶性肥料,具体包括氨基酸(主要来源是动植物的一些下脚料及其他物质的发酵或水解产物)、大量元素(如氮、磷、钾等)、微量元素(钙、铁、锌、锰、铜、硼、钼等)。
一、氨基酸水溶肥配方
氨基酸水溶肥顾名思义就是含氨基酸成分的水溶性肥料,也就是按适合植物生长所需的比例,利用一定的工艺技术将传统水溶肥与氨基酸混合起来。
1、氨基酸
氨基酸的主要来源是动植物的一些下脚料及其他物质的发酵或水解产物,常用的是苏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异亮氨酸、精氨酸、牛磺酸、丁氨酸等。它可帮助刺激和调节植物快速生长,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作物体内酶活力,增强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具有生根、保花、保果等作用。
2、大量元素
大量元素在氨基酸水溶肥中是含量最多的一种,如氮、磷、钾等。大量元素是植物生长过程中必须的营养元素,缺少这几种物质就谈不上产量和品质。
3、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包括钙、铁、锌、锰、铜、硼、钼等元素。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虽然不大但也必不可少,若严重缺乏也会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氨基酸水溶肥怎么用
1、浇灌
浇灌也就是在土壤浇水或灌溉的时候进行冲施,将氨基酸水溶肥按照比例兑水稀释溶解,随灌溉水冲施作物根部,养分会随着水分渗透到植物作物根系,然后被吸收利用。
2、叶面喷施
将氨基酸水溶肥溶解于水中,然后进行叶面喷施,或者与非碱性农药一起溶于水中进行叶面喷施,不仅可提高作物长势,调节作物生长,还能促进对氮磷钾以及其他元素的吸收,见效非常迅速。
3、滴灌、喷灌和无土栽培
规模较大的种植户,或者水资源较为缺乏的地区,以及高品质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种植园,可以采用滴灌、喷灌和无土栽培的方式,具有省肥、省水、省工等优点。浇水施肥时,将氨基酸水溶肥溶解在水中,既可补充作物水分,还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氨基酸原粉能做肥料吗
氨基酸原粉能保花保果。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氨基酸作用在植物上的六大作用:
1、肥效快利用率高氨基酸可被农作物直接利用,肥效快,不挥发流失,利用率高。
2、改良土壤氨基酸可营养土壤微生物和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通透性变好。
3、提高土壤肥力氨基酸可络合土壤中多余养分,同时置换和活化被土壤固定的磷、钾、钙等营养元素,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施肥量。
4、提高农作物抗逆性氨基酸不仅在土壤中具有吸收、中和农药缓解毒性的功效,而且被作物吸收后可显著缓解和提高作物的抗药害能力,同时对于作物抗旱、抗寒、抗冻、抗涝等作用也十分明显。
5、氨基酸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有奇效,氨基酸本身的特性,对植物生长特别是光合作用具有独特的促进作用,尤其是甘氨酸,它可以增加植物叶绿素含量,提高酶的活性,促进二氧化碳的渗透,使光合作用更加旺盛,对提高作物品质,增加Vc和糖的含量都有着重要作用。
6、氨基酸是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物生长发育过程需要各种营养元素、物质,这些营养元素、物质的吸收数量比例以及在体内的平衡状况。
氨基酸水溶肥配方
不可能从5-1-2通过加磷酸一铵变成6-1-3。因为你只加磷酸一铵,而磷酸一铵中磷的含量又不是10%。建议分别加入尿素和硫酸钾来调整配比。
如何自制氨基酸
操作难度:★★★
实验方法:
吃过酸奶的人都知道,芬芳扑鼻的酸奶不仅味道甜美,营养又十分丰富,很容易被消化吸收,是男女老幼都喜爱的营养食品。
我们自己能不能做酸奶呢?能!方法也很简单,你可以试一试。
1.用鲜奶做酸奶。
把一瓶(250克)鲜奶放入小奶锅,加入一两匙白糖,煮开以后,盖上锅盖,凉到35℃左右(即不烫手),把这温奶倒入一个预先准备好的、并用开水烫洗过的、洁净带盖的容器(饮水杯、茶杯、茶缸、罐头瓶等)里。
然后加入两三匙买来的酸奶作为菌种,而且搅匀后盖严实。用毛巾或棉絮把容器包起来,放在30℃的环境中(暖气片旁边或炉灶旁边)发酵。一般情况下发酵8个小时,奶汁便凝固并产生酸香味。这时候酸奶就做成了。你可以把它放进冰箱或冷水中冷却,吃起来就更加可口了。
2.用奶粉做酸奶。
在缺少鲜奶的地方,也可以用奶粉来做酸奶。取一两全脂奶粉,加24克白糖,用500克水调成甜奶汁。煮开以后,取下奶锅,盖上盖,凉到不烫手的时候,就可以倒入准备好的容器里,加入两三匙酸奶作为菌种。发酵时间也是8小时左右。
用含糖的速溶全脂奶粉做酸奶,奶粉用量要多一些,糖量要少一些,其他过程完全一样。
请你注意:不管是用哪种方法做酸奶,自制的酸奶也可以当作菌种。不过连续使用两三次后,就需要换用买来的酸奶作菌种了。
为什么要换用菌种呢?因为买来的酸奶里加进了人工培养的“保加利亚乳酸细菌”的纯菌种。这种菌在奶里生长繁殖的时候,能够把奶里的乳糖变成乳酸而使奶产生酸味;它还能够把奶里的蛋白质分解成各种氨基酸而使奶产生芬芳滋味,从而提高了奶的营养价值。这样,做成的酸奶里就繁殖了大量的乳酸细菌,可以用来当作菌种。但是在自制酸奶的过程中,由于消毒灭菌不严格,难免带进杂菌。经过一次又一次接种,杂菌量会不断增加,所以为了保证自制酸奶的质量,必须换用纯菌种。
知识延伸:
据说酸奶最早起源于保加利亚。过去保加利亚有许多游牧的色雷斯人,他们常常把灌满羊奶的皮囊背在身上。由于体温的作用,奶常常变成为豆腐脑状。如果把少量发酸的奶倒入煮过的奶中,它就会“传染”给新鲜的奶,使煮过的奶也全部变酸。
开始,人们都不敢喝这些酸奶。后来,胆大的人尝了尝,发现酸奶不但能喝,而且味道还不错。于是他们就不断地寻找加工酸奶的新方法:有的在奶中加酸面包,有的在奶中加带酸味的野生植物使奶变酸。这就是最早人工制造的酸奶。
1784年,有两个土耳其人把保加利亚的酸奶传到美国,后来又传到欧洲。但是因为酸味太浓,甜味不足,所以长期没受到人们的重视。
20世纪初,俄国科学家伊·缅奇尼科夫在研究人类长寿问题时发现:人的大肠内非常适合腐败细菌的生存,而腐败细菌正是造成人类早衰、减寿的重要原因。为了对付这种细菌,他曾调查过许多国家老人的长寿情况。在保加利亚,他发现每1000名死者中就有4名百岁上的老人。而他们生前都喜爱吃酸奶。后来,他在保加利亚的酸奶中发现一种细菌,它能有效地消灭大肠内的腐败细菌。他就把这种细菌叫做“保加利亚乳酸细菌”。
西班牙商人伊萨克·卡拉索知道了这个秘密以后,就设法从保加利亚和德国巴斯德学院买来了菌种,开始生产酸奶。并且还作为长寿药在药房出售。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卡拉索又在美国建立了一家酸奶厂,开始把酸奶作为食品公开出售。因为酸奶的味道酸甜可口,爱吃的人越来越多,渐渐成了一种大众化食品了。
我国公元6世纪出版的古农书《齐民要术》中,也详细记载了用羊奶或牛奶制酸奶的方法。并且已经认识到用酸奶接种鲜奶即可制成,这和今天我们用的方法很相像。当时还认识到温度对制酸奶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只不过后来没有进一步研究推广。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44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