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鸡瘫痪的原因有哪些鸡瘫痪怎么防治随着肉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肉鸡腿软症越来越常见,尤其是30日龄以后腿软症发病率越来越高。但由于其病因复杂、病变不明显,很难。肉鸡腿软症是指肉鸡腿部无力、不能正常运动,严重病鸡瘫痪。
一、引起腿软症的原因
1、遗传因素:
肉鸡快速生长和体重日益增加与腿部问题日渐增多有直接关系
2、营养因素:
锰、胆碱、烟酸、叶酸、生物素、尼克酸缺乏或不足:导致病鸡脱腱症,肘关节肿大,胫骨远端与跗骨近端向外弯曲,排肠肌腱脱离变位;造成腿部向外弯曲,腿脚变形。
维生素B1缺乏:病鸡行走不稳,趾向内卷曲,严重卧地不起,两腿伸直,呈典型“观星状”姿势。
维生素B2缺乏:病鸡关节肿大变形,脚趾向内弯曲,重者两腿叉开卧地,呈“劈叉”姿势。
维生素E缺乏:病鸡站立不稳,后期两腿麻痹,倒地侧卧,腿外伸,一侧性角弓反张,两腿发生痉挛性抽搐,间歇性发作。
维生素D缺乏:病鸡两腿无力,步态不稳,跛行,常蹲下,有的关节肿大,嘴变软如“橡皮喙”,龙骨变形如“S”形。
3、滥用抗生素:
由于长期、大剂量使用某些药物致使钙质结合,不能吸收而发生软骨症
二、常见类型
马立克氏病
马立克多发生与2-3月龄的鸡,但后期也均会发病。发病一开始,病鸡只是走路不稳,渐渐的发展到一侧或两侧腿麻痹,瘫痪,马立克典型的是一腿向前,一腿向后的“大撇叉”姿势。
滑液囊支原体
发病鸡被感染的关节或者鸡爪肿胀,伴有胸骨囊肿,解剖可见关节内有粘稠的乳酪状白色或者黄色的渗出物。环境较差时可令本病加重,滑液囊支原体可垂直传播,建议种鸡定期检疫。
新城疫
发生新城疫的鸡会出现瘫鸡,头颈扭曲等神经症状,新城疫发病时通过观察外观症状或者解剖可以清楚看出,防疫要根据免疫程序及抗体水平而进行,发病后紧急免疫也有较好的效果,但是有流感病毒参与时建议谨慎选择。
1、对症治疗。
若是疾病引起的,需要解剖、诊断,确诊后再对症治疗。
2、保持营养均衡。维生素含量要丰富。对于0~3周龄的仔鸡,每公斤日粮中维生素A、维生素D的含量应保证在250~400国际单位,在饮水或饲料中及时添加维生素含量。
3、创造良好环境。鸡舍要保持通风、卫生、干燥,垫料要松散、防潮、定期更换。饲养的密度要适宜,4周龄后,每平方米饲养肉鸡不超过10只。采用少喂勤添的方式投料,增加鸡啄食和运动时间。在转群、疫苗接种时应尽可能减少应激,防止惊群,尽量避免捕捉鸡。
4、分段控制营养。在饲养前期(3~4周龄),要使鸡长好骨架,促进骨骼发育,防止体内脂肪堆积。为此,要加强运动,增强其体质。要控制饲料中代谢能的水平,或根据需要限量饲喂,控制脂肪堆积,可定期抽查体重,及时调整日粮水平。5周龄后,加速育肥上市。
造成鸡瘫痪的原因有哪些鸡瘫痪怎么防治看完本文,大家都对鸡瘫痪了解了吗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2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