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西养殖鸡较多的地方 1、德州驴 产地(或分布):产于山东德州市和滨州地区各县。 数量:1989年有22万匹。 主要特性:体格高大,体型紧凑,结实,结构匀称。毛色分为三粉和乌头两种,三粉为黑毛三白(鼻、眼圈和腹下)乌头为全身黑,成年体尺:公驴体高为142厘米,体长为143.6厘米,胸围为152.8厘米,管围为18.7厘米,母驴相应为140、137、160和16.4厘米,生产性能:单驴载重750千克,日行40~45千米,可连续多日。最大挽力占体重的75%,性成熟为12~15月龄,初配年龄为2.5岁,1岁驹体高、体长为成年驴的85%以上。 2、关中驴 产地(或分布):陕西关中平原。 数量:1981年统计有10.6万匹。 主要特性:体格高大,结构匀称。体质结实,体型略呈长方形。毛色以黑为主,成年体尺:公驴体高为133.2厘米,体长为135.4厘米,胸围为145.0厘米,管围为17.0厘米;母驴相应为130.0、130.3、143.2和16.5厘米。体重:公驴为263.6千克,母驴为247.5千克;最大挽力公为246.6千克;母驴为185.63千克;载重为690千克,行走1千米,公驴需11分9秒,母驴需11分45秒。性成熟公母为1.5岁,初配为2.5岁,公驴可到18岁,母驴到15岁仍可配种繁殖,驴×驴受胎率为80%以上,公驴×母马受胎率为70%左右。 3、晋南驴 产地(或分布):山西省运城市各县。 数量:1983年统计有1.3万匹。 主要特性:体格高大,体型结实紧凑。毛色以黑色居多,其次为灰色和栗色,成年体尺:公驴体高为125.3厘米,体长为123.7厘米,胸围为134.5厘米,管围为15.2厘米;母驴相应为125.8、125.5、136.7和14.9厘米,体重公驴为207.5千克,母驴为217.5千克,最大挽力公驴相当于体重的93.7%,母驴相当于体重的88.4%。载重500千克日行30~40千米,屠宰率为52.1%,净肉率为39%,性成熟8~12月龄,初配年龄为2.5~3岁,终生产驹10匹。 4、广灵驴 产地(或分布):山西省东北部。 数量:1979年有1.3万匹。 主要特性:体格高大,体质坚实,粗壮,结构匀称。毛色以黑化眉为主,青化眉灰、纯黑次之,成年体尺:公驴体高为124.7厘米,体长为123厘米,胸围为134厘米,管围为16厘米;母驴相应为124.8、123.4、136.8、15.4厘米。体重公驴为208.8千克,母驴为214千克。最大挽力为152.5千克,载重400~500千克。屠宰率为45.1%,净肉率为30.6%,性成熟为15月龄,初配年龄母驴为2.5岁,公驴为3岁。 5、佳米驴 产地(或分布):陕西省佳县、米脂、绥德三县。 数量:1981年统计有2.8万头。 主要特性:体格中等结构匀称,体躯呈方形。成年体尺:公驴体高为125.8厘米,体长为127.2厘米,胸围为136.0厘米,管围为16.7厘米;母驴相应为121.0、122.7、134.6和14.8厘米。体重公驴为217.9千克,母驴为205.8千克。最大挽力公驴为213.89千克,母驴为173.75千克,驮重母驴为69.89千克,载重359.36千克行20千米需4小时37分。屠宰率为49.18%,净肉率为35.05%,骨肉比1:3,肌纤维细、味鲜美,性成熟为2岁,初配年龄为3岁,繁殖成活率为90%,终生可产驹10匹。 6、泌阳驴 产地(或分布):河南省沁阳县。 数量:1983年统计为2.5万匹。 主要特性:属中性驴种,头直额突起,口方正耳耸立,体形近似正方形。毛色为黑色、眼圈、嘴头周围和腹下为粉白色又称三白驴。成年体尺:公驴体高为119.5厘米,体长为118.0厘米,胸围为129.8厘米,管围为15.0厘米;母驴相应为119.2、119.8、129.6和14.3厘米。体重公驴为189.6千克,母驴为188.9千克,最大平均挽力公、母驴分别占体重的104.4%和77.83%。载重500千克左右。日行40~50千米,驮重100~150千克。性成熟公驴为1~1.5岁,母驴为9~12月龄,初配公驴为2.5~3岁,母驴为2~2.5岁,受胎率为70%,成年驴屠宰率为48.29%,净肉率为34.91%,肉味鲜美。 7、庆阳驴 产地(或分布):甘肃省庆阳市。 数量:1980年有2.4万匹。 主要特性:体格中等粗壮结实,体型近于正方形,结构匀称,体态美观。毛色以黑色为最多,成年体尺:公驴体高为127厘米,体长为129厘米,胸围为134厘米,管围为15.5厘米;母驴相应为122、121、130和14.5厘米。公驴驮重为100~120千克,母驴为80~90千克日行40千米,是当地重要役畜,幼驴驹初生重公驴27.48千克,母驴为26.71千克,公母体高分别为成年的62.6%和67.6%。初配年龄2岁以上。 8、新疆驴(包括喀什驴、库车驴和吐鲁番驴) 产地(或分布):新疆喀什、和田、阿克苏、吐鲁番、哈密等地。 数量:1985年统计108.9万匹。 主要特性:体格矮小,结构匀称,四肢短而坚实,被毛吐鲁番驴黑色,棕色居多。成年体尺:公驴体高为102.2厘米,体长为105.4厘米,胸围为109.7厘米,管围为13.3厘米;母驴相应为99.8、102.5、108.3和12.8厘米,役用性能载重560~700千克,挽力高达230千克。骑乘、拉运有一定的速力,拉运150~160千克行1000米为4分8秒,初配年龄母驴为2岁,公驴为2~3岁,受胎率为90%以上,终生产驹8~10匹。 9、华北驴 产地(或分布):产于黄河中下游、淮河和海河流域广大地区。 数量:1983年统计300万匹。 主要特性:体质紧凑,头较清秀,四肢细而干燥。毛色复杂,灰、黑、青、苍、栗色皆有,但以灰色为主。体高在110厘米以下,平原略大,山区略小。体重为130~170千克。用途广泛。性成熟公驴为18~24月龄,母驴为12~18月龄。繁殖利用年限为13 ~15年,母驴终身产驹8~10匹。屠宰率为41.7%,净肉率为33.3%。肉色暗红,质嫩,味美。华北驴易调教、用途广,适于耕地、拉磨、拉碾、打场、骑乘、驮运,善于攀登山路,步伐稳健。 10、西南驴(川驴) 产地(或分布):四川省西部部分地区。 数量:1980年统计2.8万匹。 主要特性:属小型驴,体质结实。头较粗重,额宽,背腰平直,被毛厚密。毛色灰、为栗毛居多。成年体尺:公驴体高为89.5厘米,体长为92.5厘米,胸围为98.2厘米。管围为11.8厘米;母驴相应为94.4、97.3、105和12. 0厘米。体重公驴为83.4千克,母驴为100.1千克,役用性能驮重50~70千克,单驴载重300~500千克,使役年限可达20年左右。肉质细嫩、肉味鲜美可口,屠宰率公驴为45.33%,净肉率为34.31%;母驴相应为43.87%和31.65%,繁殖成活率为50.62%,初配年龄为3岁,终生产驹8~12匹。 11、阳原驴 产地(或分布):河北省西部桑干河和洋河流域。 数量:1982年统计为3.4万匹。 主要特性:体质结实干燥。结构匀称,毛色有黑、青、灰、铜4种,黑毛最多。成年体尺:公驴体高为135.8厘米,体长为136.5厘米,胸围为149.0厘米,管围为17.4厘米;母驴相应为119.6、120.6、136.8和14.7厘米。载重500千克,行程6千米,每日往返1次,单程载重需1小时。1.5~2.5岁屠宰率为56.05%,净肉率为39.05%,肉色呈浅红色有光泽,无腥味。性成熟1岁,初配年龄公驴为3岁,母驴为2岁,终生产骡驹5~8匹,繁殖驴骡受胎率为78%。繁殖驴骡成活率为83.1%。 12、太行驴 产地(或分布):河北省太行山区和燕山区及毗邻的山西、河南等地。 数量:1982年饲养量有100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多呈高方型。头大耳长。四肢粗壮。毛色以浅灰色居多,粉黑色和黑色次之,成年体尺:公驴体高为102.4厘米,体长为101.7厘米,胸围为115.9厘米,管围为13.9厘米;母驴相应为102.5、101.1、113.4和13.7厘米。役用性能广泛,驮挽运载兼可,长途驮重75千克,日行70千米。田间短途驮重100~125千克,单驴日磨面50~90千克。初配年龄母驴为2.5~3岁,繁殖年限为20岁左右。终生产驹5~10匹。 13、临县驴 产地(或分布):山西省临县。 数量:1979年统计有4227匹。 主要特性:体格强健,体质结实,体型中等,结构匀称,毛色主要为黑色并常带有四白的数量最多。成年体尺:公驴体高为117.7厘米,体长为119.8厘米,胸围为127.8厘米,管围为15.1厘米;母驴相应为117.3、119、128和14.3厘米,体重公驴为179.5千克,母驴为179.5千克,最大挽力公驴为162千克,母驴为161千克,分别相当体重的85.1%和74.3%,载重300~350千克日行30千米,驮重80~90千克日行30~35千米。单驴日耕地3000~4000平方米,初配年龄为3岁,母驴繁殖年限为15岁左右,终生产驹10~12匹。 14、库伦驴 产地(或分布):内蒙古的库伦旗和奈曼旗。 数量:2.2万匹。 主要特性:结构紧凑,四肢粗壮有力,毛色有黑、灰两种,多数有白眼圈,乌嘴巴,腿上有虎班。成年体尺:公驴体高为120厘米,体长为118.6厘米,胸围为130.6厘米,管围为16.8厘米;母驴相应为110.4、111.2、125.1和14.9厘米。役用性能良好,驮运、骑乘、拉车等多种役用,称为“万能驴”,单驴可载200~250千克可连续走4~6小时,骑乘每小时可行10千米,繁殖年龄为3~15岁,终生产驹7匹左右。 15、淮北灰驴 产地(或分布):安徽省淮河以北。 数量:1981年统计共31.73万匹。 主要特性:属华北驴种。体小紧凑。四肢干燥,毛色多为灰色。有背线和鹰膀,成年体尺:公驴体高为108.5厘米,体长为111.4厘米,胸围为117.3厘米,管围为12.9厘米;母驴相应为106.6、109.7、117.4和12.4厘米。最大挽力公驴为138千克,母驴为123.2千克,成年屠宰率为43.02%,净肉率为30.16%,性成熟公驴为1~1.5岁。母驴为1~2岁。初配年龄公驴为4岁,母驴为2.5~3岁,初生体高占成年的63.5%。 16、苏北毛驴 产地(或分布):江苏省徐淮地区。 数量:1980年统计有7.74万匹。 主要特性:体型矮小,体格结实,毛色以青色居多,其次为灰色、黑色,成年体尺:公驴体高为106厘米,体长为109厘米,胸围为123厘米,管围为13.6厘米;母驴相应为106、109、122.6和12厘米,役用性能较好,载重200千克可连续5~7天,日行40~50千米。性成熟为12~18月龄。初配年龄为2.5岁,繁殖年限为16岁,一生最多产11胎。屠宰率为41.7%,净肉率为33.3%。 17、云南驴(属西南驴) 产地(或分布):云南滇西的祥云和宾川等地。 数量:1980年统计14.31万匹。 主要特性:体质干燥结实,头较粗重,体型矮小,毛色灰色为主,黑色次之,成年体尺:公驴体高为93.6厘米,体长为92.2厘米,胸围为104.3厘米,管围为12.2厘米;母驴相应为92.5、93.7、107.8和12.0厘米,以驮用、挽用为主,驮重50~70千克日行30千米,载重为400~500千克,时速为4~5千米。性成熟公驴为1.5~2岁,母驴为2~2.5岁,一般三年两胎,繁殖盛期5~15岁,终生产驹7~8匹。屠宰率为48.6%。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18、陕北毛驴 产地(或分布):陕西省榆林和延安市。 数量:1981年统计 会理驴存栏13.2万匹。 主要特性:体质结实,头稍大、颈低平、眼小,耳长,前躯低,背腰平直,尻短斜,腹部稍大,四肢干燥,关节明显,蹄质坚实。外貌不甚美观。性情温顺,吃苦耐劳,适于骑乘、拉车、驮运、碾磨等多种劳役,其驮运能力最优。毛色常见的有黑色、灰色、杂色(白灰色、红黑褐灰色、灰色、褐色),缺乏光泽。具有背线和鹰膀。成年体尺:公驴体高为106厘米,体长为107厘米,胸围为116厘米,管围为13厘米;母驴相应为106、109、117和13厘米。体重公驴为135.6千克,母驴为140.5千克。骑乘走沙路日行30~45千米,驮运60~90千克日行30~40千米。母驴终生可产仔8胎,母驴种用年限为12年~13年。 2. 山西最大的养鸡企业 一、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养鸡业形势的变化迫使占我国鲜蛋生产量 90 %以上的简陋粗放的小规模大群体的饲养方式正走入死胡同,而代之以新模式。旧模式走入死胡同的原因有五:一是疫病的困扰。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凡采用这种模式的养殖户一旦发生疫情往往是整村整乡整区域发病,极少逃脱。反复折腾,养殖户损失巨大。二是养鸡业迅猛发展,产量增加,鲜蛋价格下降,反过来造成生产者利润下降,养鸡者越来越多,越多越不挣钱。三是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农民就业门路拓宽,挣钱渠道增加,从事养鸡业风险大,挣钱少,不如打工或从事其它工作赚钱。四是从事养鸡的难度增大,要求从业者素质不断提高,既要懂技术又要会管理,还要会经营,这些恰恰是从业者缺乏的。五是只要维持生产,旧养殖场就迫切需要改造升级,这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农民本身无钱又缺乏融资渠道,只能选择从事其它行业。 在旧模式走入死胡同的同时,一种新的养鸡模式正悄然兴起。一是新进入者。一些从事其它行业挣了钱的人,看好中央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而投资蛋鸡业。这些人一般挟巨资进入,从开始建场就标准高,规划合理,投资一步到位,一起步就是几万乃至几十万的存栏。他们缺乏的是懂行、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和各类技术人才。二是行业中的佼佼者。在市场的风浪中历经磨砺,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者们,正逐渐扩大规模,由一两千发展到三五千只乃至三五万只。这些人既懂行、懂经营管理、懂技术是行业的未来。三是以小规模大群体为主要特点的旧模式的改造。这些养鸡专业户专业村,正逐渐减少户数,降低密度,有的向村外转移,有的向不养鸡的新地方转移,生存下来的户稳步扩大规模。此模式以河北的石家庄为代表。 二、市场呈区域化发展。 2005 年 11 月以来全国暴发的禽流感对行业的冲击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加速了蛋鸡行业的市场调整步伐,即全国性的鲜蛋运销大市场逐渐弱化而代之以区域性运销市场。 首先表现在原来的蛋鸡大省河北、山东、辽宁等省的蛋鸡存栏量急剧减少,原来这些省的鲜蛋几乎覆盖全国,形成南北大运销,东西大贩运的全国鲜蛋市场。上述省蛋鸡存栏减少的原因是近七八年以来蛋鸡养殖呈全国性发展,许多省蛋鸡养殖快速发展起来,鲜蛋能够自足甚至外运。伴随蛋鸡业的竞争加剧,利润趋薄,和消费者对鲜蛋新鲜度等品质的苛求,促使鲜蛋就近生产,就近销售,从而形成国内几个区域市场。一是云南、贵州、四川区域,以四省生产为主,几省之间相互调济,基本截断河北等省的鲜蛋。二是江苏长三角区域,以江苏为主产区,还有少部分鲁南生产。三是湖北、湖南、河南区域,以河南生产为主。四是西北自产自销区域,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诸省。五是东北自产自销区,辽宁省除外。六是华北区域,这一区域山东、内蒙以自产自销为主。河北和辽宁相似,除满足本省及京津市场外,还部分销往广东、广西市场,而且外销量在逐步压缩,省外市场份额在逐渐减少。今后区域禽蛋购销市场将替代全国大市场。 三、整个蛋鸡行业加速整合洗牌。 以蛋鸡行业的龙头种鸡业为代表,呈现出明显的整合洗牌过程。祖代场、父母代场、孵化场数量大量减少,大浪淘沙生存下来的愈来愈大,进一步发展壮大。而且以行业领头雁为代表,大的种禽企业之间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主旋律,正在代替过去两败俱伤,恶性竞争的不理性的竞争。各种合作论坛的举办加速了这一进程,今年以来先后有华牧海兰公司举办的技术论坛、峪口公司举办的论坛、四川圣迪乐公司举办的论坛等。在种鸡企业身上发生的这些现象也将成为鲜蛋企业发展的方向。 四、技术升级成为突破行业发展瓶颈的关键点。 行业利润的下降,疫病的困扰使养殖者生存压力增大,迫切需要降低风险,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最切实的办法是防制发生疫病,提高生产指标。为此迫切需要蛋鸡生产者走技术升级的路子,即合理规划生产场,实行“全进全出制”,种鸡尽量施行“网上平养新工艺”;对旧设施和旧设备进行技改和更新,尽力提高自动化程度,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最好采用“采光式密闭鸡舍”减少外界环境对鸡群的应激。倡导商品蛋鸡饲养按阶段进行社会化分工,即分成专门的育雏场、育成场和成鸡场,有条件的场逐步实现全进全出制。细分饲养阶段,每阶段采用不同的全价饲料,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报酬,降低饲料成本。 五、积极探索建立养鸡生产者自己的经济合作组织,将自己的产品直接到市场销售,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养殖利润。 3. 山西养殖鸡较多的地方有哪些 梅花鹿养殖前景 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体重100~150千克,雌鹿较小;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故称”梅花鹿”。臀斑白色。生活于森林边缘或山地草原地区。季节不同,栖息地也有所改变。雄鹿平时独居,发情交配时归群。晨昏活动,以青草树叶为食,好舔食盐碱。每胎1仔,幼仔身上有白色斑点。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俄罗斯。鹿作为一种经济动物,不仅有食用价值,更有其药用价值,它的真正规模养殖才刚刚开始,其总体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 一、我国具有得天独厚的养殖条件 1、我国具有丰富的饲料资料。饲料是养鹿的基础,我国有几十亿亩草山草坡,山野牧草资源丰富;此外每年产生大量的作物秸秆、秧蔓等农村产品也可用来喂鹿。鹿本身是草食反刍家畜,本身食性广泛,可吃牛、马吃的草食,也喜食牛、马不吃的树枝树叶,另外尚可食猪、鸡不能饲喂的非蛋白氮类、杂粕类饲料,所以它既不与牛马争草,也不与猪鸡争粮,这是养鹿的一大优势。 2、我国鹿种资源丰富,共有16种,它们经过人们的长期驯化已变得温顺,适应性强,生产力、遗传力稳定,是发展养鹿业有力的种质基础。 3、是我国有8亿多农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居住在边远山区,交通闭塞,经济不发达,但却具备养鹿的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养鹿不论是茸用鹿、肉用鹿还是兼用鹿,都是他们脱贫致富的一条可行之路,所以发展边区养鹿是我国养鹿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鹿产品国际市场广大 鹿几乎浑身都是宝,各种鹿产品在国际市场一直畅销,且价格居高不下,鹿茸每公斤达6000元以上,东南亚、香港、韩国人一向有食鹿茸的习惯。韩国人口只有4200万,年耗茸达1800吨,人均达42g。我国每年的鹿茸主要出口于该地区;鹿皮制成的革制品,如鞋、帽、包等一直为欧美人所喜爱。此外,鹿鞭、鹿血、鹿胎等都是上等滋补品,更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所抢购。所以国际市场潜力巨大,远未饱和。 三、国内需求潜力巨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越来越注重质量,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对保健品的需求潜力巨大,鹿产品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保健品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接受,并开始进入普通人的生活,想一想,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每人每天如果消耗一点点,加起来就将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所以说养鹿业前景是广阔的。但作为一种产业,它尚未形成气候,今后特别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发展: 1.养鹿场科学化、规模化管理,这样才能获得经济效益。 2.鹿的选育应从单纯的茸用型选育向肉用型,特别是通过杂交向茸肉兼用型选育,提高各种产品产量。 3.鹿产品加工应从粗放简单加工向精深方向发展,提炼浓缩精华,使消费者更容易食用,效果更加显著。 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尤其是鹿茸含有内分泌素鹿茸精等,有增强人体各种机能的作用,被认为是滋补强壮药物。梅花鹿主要分布在东北、安徽、江西和四川等省,梅花鹿有10个亚种。有我国华南亚种、东北亚种、山西亚种、四川亚种,人工养殖梅花鹿要首先建立正规设备合理的养鹿场。 梅花鹿养殖前景和风险提醒 梅花鹿养殖风险提醒 养鹿还是有风险的,风险之一来自市场,国内市场还很脆弱,国际市场风云莫测。风险之二是鹿的病害。前者我们不能控制,后者可以通过科学的喂养和卫生防疫得到控制。同时也应看到养鹿的机遇。一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鹿产品会越来越受欢迎。二是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会带动养鹿技术发展。三是国家正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由传统农业向名、特、优、新农业倾斜,给养鹿业发展提供了契机。 养殖梅花鹿引种是关键性,决定着整个养殖事业的成败,所以引种必须要到正规鹿场:看规模、看服务、看信誉。养殖前最好要做好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买鹿时最好选择到正规的育种场去购买。购买之前一定要仔细考察养鹿场的整体水平,要看考察厂家是否有营业执照、驯养繁殖许可证,动物防疫证、兽医师证等,这些证件在国家政府机关网站都可以查到;有没有专业技术团队和精细的岗位分工;有没有专业培训;有没有售后服务。不要图方便、图便宜,往往在网上查查,打一个电话,最后选择一个开价最便宜的厂家。因忽略种源质量、技术培训、售后技术服务等场家的实力与信誉而使引种养殖效益很差。 4. 山西最大的养鸡场 山西锦绣大象农牧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一年前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官方账号 2020年9月14日,中国证监会国际部披露了山西锦绣大象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西锦绣大象农牧”)提交的《股份有限公司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包括普通股、优先股等各类股票及股票派生的形式)审批》材料。 山西锦绣大象农牧来自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旗下拥有山西大象农牧集团有限公司等公司,根据文水县网站介绍,山西大象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起步于1989年,成立于1998年,通过二十九年的滚动积累发展,将一个300只的蛋鸡场发展成为目前山西省最大的集种畜禽繁育、饲料加工、畜禽养殖及屠宰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5. 山西养殖鸡较多的地方是哪里 养牛业(黄牛)在文水与祁县交界那比较发达,太原市60%的牛肉来之文水,羊肉也有30%来之当地,(文水东半县)当地酒厂较多,所出的酒糟全部用于养牛,另外清徐县的醋糟也用做养殖业(清徐文水祁县位置成品字),文水大象禽业是山西三大禽业之一 6. 山西哪里养鸡的多 养养的多,养猪的少,养鸡的还是比较多 7. 山西适合养什么鸡 长治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适合猪,鸡,狗,羊等名种家禽 8. 山西适合养殖什么土鸡 速成鸡 肯德基与麦当劳的大供货商山西粟海集团于2012年11月底被爆出养殖的一只鸡从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5天,是用饲料和药物喂养的。至2012年11月24日,粟海集团一直没有做出回应。而肯德基于2012年11月23日发布声明称肯德基一贯重视食品安全,山西粟海集团在肯德基鸡肉原料供应体系中仅占鸡肉采购量的1%左右。麦当劳在声明中表示,此供应商不是麦当劳现有的鸡肉供应商。2012年12月19日,肯德基称,一定积极配合相关政府部门检查,如有发现供应商的违规问题,将严肃处理;麦当劳则称,鸡肉产品遵守严格的食品品质标准且符合政府相关标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25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