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精液稀释是猪人工受精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在一些发达国家广泛使用商品化猪精液稀释剂,由于我国养猪业集约化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低廉,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很多猪场采取自己配制稀释液。以下就地猪精液稀释做个介绍。
猪精液稀释
稀释液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不论使用哪种稀释液,都应尽快输精,除非迫不得已。不同的公猪精液对稀释液有一定的选择性,如果1头公猪的精液用某种稀释液效果不好时,可以考虑更换其他稀释液。短效稀释液,一般要求在3天内使用;中效稀释液,可保存精液4~6天;长效稀释液,可保存精液7天以上。
精液稀释液要求在使用前1个小时配制好,这样稀释液才会有较稳定的pH值。稀释粉加少量双蒸水充分溶解后,再加足双蒸水的量。稀释液配好后如有杂质,就必须进行过滤。调节稀释液的pH值为6.8~7.4,贴好标签,注明品名、配制时间、配制人等,放入4℃冰箱保存,以备用。
稀释液量的确定方法是每头份精液的量一般要求80~100毫升,不能少于70毫升,否则将影响母猪的分娩率和窝均产仔数,特别是瘦肉型猪种。每头份精液含量总数因不同国家和不同稀释液配方,输入的总精子数也不同。一般为20~60亿,如果技术较熟练,可以降至25~30亿,但不能低于10亿。采得的原精活力应大于0.7。用电子天平称量原精液的重量,用精子密度仪评定出精子的密度,得出本次采精获得的精子总数,得出本次采精可稀释的份数,确定需加入的稀释液的数量。
调节稀释液与精液温度一致,使两者温差在1℃以内。注意必须以精液温度为标准来调节稀释液的温度,不可逆向操作。把装在保鲜袋中的精液移入2000~3000毫升塑料烧杯中,将等温的稀释液沿杯壁缓缓加入到精液中,轻轻摇匀。注意不可逆向操作,否则会导致大量的精子死亡。如需进行高倍稀释,应先从1∶1作低倍稀释,放置几分钟后,再将余下的稀释液缓缓加入。不能直接将所有稀释液倒入精液中,这样不利于提高精子的适应能力。精液稀释的每步操作都需进行精子活力检查,如活力下降太多,需查明原因。稀释后要求静置几分钟再做活力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分装。分装瓶上贴好标签,注明公猪的品种、耳号、采精的日期等内容。
混合精液是指2头或2头以上公猪精液混合后输精,以期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由于目前只能检查精液的品质,受精能力的评判没有生产现场实用的方法。相同精子活力的不同精液之间存在精子受精能力的不同,因此可以通过精液混合,达到提高母猪分娩率和产仔数的目的,也可提高精液处理的效率。配制混合精液时混合精液量不应超过1次处理的能力。倒掉所有不合格的公猪精液。
新鲜精液首先按1∶1稀释,根据精子密度和混合精液的量记录需加入稀释液的量。将部分稀释后的精液放入浴锅保温。重复上述处理,将其余公猪精液处理好。计算每份精液需加入剩余部分的稀释液,将所有要混合的精液置于足够大的容器中,加入等温剩余部分稀释液。将几头公猪精液按密度稀释到终浓度,混合之后进行分装,并且应在标签上注明是混合精液。
猪精液稀释剂的配制
精液稀释液应在精液稀释前1小时配制。精液稀释粉剂完全溶解后要求静置40-50分钟,这样稀释液的pH值和渗透压才稳定,对精子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溶解稀释粉时水的温度,要求控制在25℃-35℃,温度不超过40℃。温度过高,将使抗生素失效。
猪精液稀释剂的保存
精子的活动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温度越高,精子活动就越快,存活时间就越短;相反,温度越低,精子活动就越慢,存活时间就越长。因此温度越低保存效果就越好,但是当温度降至0~10℃时,精子就会出现冷休克而死亡。
目前猪精液稀释液中没有加入抗冷休克物质,因此稀释后的猪精液温度不能低于10℃,不要低于15℃,常温保存选择17℃。精液的保存应注意操作细节。
稀释分装后的精液,应平放在保存箱内,这样才能增大精子沉淀后铺开的面积,减少沉淀的厚度,降低精子的死亡率。放入保存箱的精液每隔12小时就要轻轻摇匀1次,因精液放置一定的时间后,精子将沉到瓶的底部。尽量减少保存箱的开关次数,防止频繁升降温对精子造成损伤。在精液保存过程中,密切注意保存箱的温度变化,防止温度出现明显的变化。
猪精液稀释及猪精液稀释剂使用与选择就是以上的全部内容,从上可得知,精液保存除了需要适当的温度外,还需要优良的稀释液。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猪精液稀释拥有更深的了解。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24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