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鳊,是一种比较特别的鳊鱼,学名应该是草鳊或长春鳊。普通家养鳊鱼,学名应该叫鲂鱼,身体很宽,三四斤的个头乍一看,像圆的一样。江鳊则明显不同,体型修长,所以很多钓友口中称它为柳叶鳊、江柳叶、刀鳊。当然也有部分身体略宽但却比不上鲂鱼,有人说叫三角鳊,这个我倒没有仔细去研究过,不过有一点我可以肯定,那就是江鳊亚种的生活习性、食性基本完全一样。
好景伊人不常在,钓江鳊这么好玩,但不是常年都好钓,它有着明显的季节性。每年的四月份也就是清明前后及十月份,是一年中的两个黄金时段,前者比后者要好。我曾经最疯狂的时候干过不足一小时时间内30条,平均不到两分钟一条,而且都不是小个头,那阵势就跟抢一样。有人可能说了,人家竞技大师时速几百尾呢,呵呵,首先我与大师八竿子打不着,再有就是江里水深动辄三四米,甚至更深,不说别的,钩饵的行程都要十秒左右,而且这鱼用不了挡针,体型大是一个方面,性子还野得很,挡针卸鱼,稍有不慎,子线就废了。至于一年中的其它时段,钓也能钓到,但是不可能像黄金时段那么猛,鱼情时好时差,差的时候空军在所难免。
这就是那个神奇的钓点,红箭头是钓位,黄箭头方向几十米远就是长江
江鳊是全水层鱼,不同的季节及水情它可以在任意水层,甚至贴底或到水表,找对水层就等于找到了鱼,致关重要,水层的差错有可能导致空军与爆护的区别。如何钓对水层,这个一方面靠经验判断,另一方面要主动去搜索。靠经验直接定位到其所在水层,那基本不可能,一般只能判断个大概,是处于中下层还是中上层,主要是依据季节、气温及当天的阳光,气温高就鱼层可能就高一点,气温低则可能在中下层或底部,但不绝对,更多的时候需要钓鱼人去搜,前面关于如何搜鱼层有一篇专门的文章《江钓,如何找到江鳊所在的水层》,有兴趣的可能去看看。
这一项相对前面的季节、潮水、选位及水层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江鳊食性本就杂,什么玩意儿都吃。全国各地不同长江流域垂钓江鳊的方法有很多种,用饵也有很多种。有用青苔的、有用麦子的、有用玉米的、有用活虾的,甚至有的地方用猪肝、鸡肝。我只玩台钓,所以对商品饵可以说说,既然江鳊食性这么杂,那饵料自然就不必过份讲究,用一些稍微针对鳊鱼的饵就行,像我,夏天主要就是巨无霸、二代草、藻元素之类的,冷季就用虾腥,没有杂鱼就腥只管加,因为江里的鱼,其食物链多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都是活物为食。饵料搭配不必刻意讲究,不过状态上要好好把握一下,若想钓得好,那饵料雾化要好,也需要配合较高的频率。不过有一点提醒一下,如果饵料与活虾或麦子同场作钓,一般情况下,饵料上得鱼没有后者大,起码在我这片江段是这样的,到目前为止我是没找到破解之道。
江鳊体型不大,多数时候钓上来的都在半斤以下,就算鱼情大好,能上七八两的就不错了,当然,有时候也会有过斤的,甚至二三斤的,但那是稀罕物。我最大只钓过两斤多的。虽鱼体不大,但是性情活泼,中鱼后挣扎较剧烈。鉴于这些,钓江鳊大钩门的鱼钩,但强度不必要求太高,所以无倒刺的选大号袖钩最合适不过了,有倒刺的话用海夕或细条伊豆不错。鱼线方面,0.8的子线基本可以大小通杀,鱼不大且想追求灵敏可放小到0.6或0.4号。浮漂与竿子的选择,则要结合水深、走水情况及具体水情考虑。
江钓人狂龙,每一篇作品都是逐字手打,不是简单地搜索拷贝而来,内容也绝非是单纯的理论,都是多年的垂钓心得与实践经验,对于处于台钓摸索阶段的人来说,不敢说是上乘补品,多少会有点帮助。觉得本文对你有用可以关注一下狂龙,以后会有更多精彩内容。当然,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探讨交流。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23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