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拉稀是目前危害仔猪正常生长的主要疾病,对于仔猪拉稀可分为很多种,根据仔猪发病的原因、症状和阶段可分为以下三种,营养和饲养管理引起的拉稀、细菌性拉稀以及病毒性拉稀。以下就对仔猪拉稀的原因,仔猪拉稀怎么治疗做个分析。
仔猪拉稀的原因
1、营养和饲养管理引起的拉稀
这种腹泻常见的原因有10多种,如:母猪的乳量不足,代乳料消化不良,维生素、矿物质缺乏,仔猪日粮中过量添加铜,饮水中金属离子超标,仔猪断奶、分群、转舍等应激性因素都能导致腹泻。
2、细菌性拉稀
常见有黄痢、红痢、白痢、副伤寒和痢疾等。黄痢主要在生后数小时至5日龄以内仔猪发病,以1~3日龄为多见。红痢主要发生于1~3日龄,一般病程较短,死亡率极高。白痢10~30日龄为多发,死亡率低,但影响生长发育。仔猪副伤寒多发生在2~4月龄。痢疾主要症状为粘性出血性腹泻。
3、病毒性拉稀
常见有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感染等。猪传染性腹泻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10日龄内仔猪死亡率高为特征,5周龄以上的病猪很少死亡。仔猪流行性腹泻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轮状病毒病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仔猪、犊牛、羔羊、驹、幼免等的急性胃肠炎,仔猪较易患病,10~28日龄猪易感染,并有明显的腹泻,死亡率较低。
4、其他原因导致的仔猪拉稀
新生仔猪本身没有保护性免疫机能,通常只有从初乳中获取免疫球蛋白才能初步建立免疫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虽很高,但下降也快,仔猪肠道免疫应答能力也低下。因此仔猪受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易患病。
初生仔猪体温调节的神经系统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仔猪在出生20天内体温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大,当外界环境温度比仔猪的体温低很多时,仔猪的体温能迅速下降,代谢减弱,机体的免疫抵抗力降低,常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腹泻病的发生。
规模化猪场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应激过强促进致病,尤其是实施早期断奶,其环境温度、饲料营养、管理条件未跟上需要,更易致病。据研究:早期断奶应激可降低仔猪体内循环抗体水平,抑制细胞免疫力,使免疫反应抑制,引起仔猪抗病力弱,易发生腹泻。
由于母猪无奶综合症而导致仔猪低血糖,仔猪由不活泼到水泻样腹泻,严重的由虚弱发展到低温、昏迷或神经症状。由于对仔猪突然强制补料或吃不良的奶汁和饲料,可导致乳猪补料诱导性腹泻或营养性腹泻。仔猪活泼有食欲,无全身症状,仅是腹消化不良的稀臭粥样状粪便。
仔猪拉稀怎么治疗
一、 原则:净化肠道
为什么仔猪越来越难养肠道感染是主要杀手。如果能给肠道进行净化,那就能解决哺乳仔猪腹泻的问题。
二、 治疗方案
1:仔猪灌服“安幼宝”配合葡萄糖(比例1:1)5ml/次,2次/天,连续3天。需要注意的是:
(1)要在仔猪空腹时灌服;
(2)有一头猪发病就要全窝仔猪同时治疗;
2:为防水酸中毒,需补充口服补液盐,严重的发病仔猪还可采取腹腔肌注补液。
预防方案
1、搞好环境卫生
仔猪保育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因此,有效地消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是防止仔猪腹泻的关键。开展定期的栏舍消毒和畜体消毒,能有效地消灭环境和畜体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2、消毒乳房区
仔猪吃奶前,先用温水擦洗母猪乳房区,再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把母猪的腹部和奶头消毒好,防止病从口入。
3、提早补料
早补料可刺激胃肠发育,加强胃肠机能,有利于仔猪消化,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胃肠病。
4、药物预防
仔猪出生后用链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滴入2滴,1小时后再喂初乳,以消炎制菌,减少和防止仔猪的下痢。用口服液补液,防止仔猪脱水,补充电解质,缓解酸中毒及补充能量,治疗仔猪的腹泻、白痢、黄痢、大肠杆菌病、病毒性肠炎等,脱水纠正率可达81-.口服补液盐由盐3.5克、苏打粉2.5克、氯化钾2.5克、葡萄糖(或糖)20克,溶于1000毫升水中配合而成。有感染配合使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更好。
仔猪拉稀的原因,仔猪拉稀怎么治疗就介绍到这里,通过以上的介绍可得知,对于仔猪拉稀预防是关键,因此养殖户在日常的养殖生产过程中要注意猪舍卫生的保护和时常消毒,此外,治疗完了,为避免再次发生哺乳猪腹泻的情况,也需加强母猪的管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20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