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汉族民间以冬至算作冬季开始了。立冬的特征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蜇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渐进入冬眠状态。此时,防病、管理和饲喂都有讲究。立冬后,养殖,以“防”为重,才可抵御严寒冬季侵袭。小编为大家介绍立冬后,猪养殖生产中注意什么,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饮水
冬天气候干燥,动物极易缺水,提供充足的饮水,不但能保证机体的需要,还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
方法:在冬季养殖饲喂时,要经常饲喂温食和温水,培养对消化道的良性刺激,促进消化液分泌、减少饲料消耗,提高饲养效果。
注意:温水必须保持干净。
2、多点能量
畜禽为了抵御冬天的寒冷,身体能量消耗提高。气温突然下降,很多能量消耗快速,影响长膘。所以,冬季养殖是提高能量比例,还要保持饲料的正常营养和代谢的平衡。
方法:冬季养殖应提高能量比例,能量水平在原有的饲料提高10%,以抵抗严寒。保证正常的营养需要和提高机体自身抗病能力。适当添加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给猪用:自强宝、维安宝。
自强宝,专抗保育期应激
保育顺,少烦恼!
维安宝,专抗病期应激
病猪康复就是快!
注意:饲料营养充足,以增强抗寒和抗病能力,才能促进体重快速增长。
3、防寒
冬天寒风侵入猪舍,导致猪肠道和呼吸道炎症等疾病的发作。幼生畜禽脂肪薄,保暖能力差,因此要特别注重防寒保暖,如果受寒可引起拉稀、腹泻、水肿、咳喘等疾患,所以要注意幼仔保暖防寒。
方法:保持舍温相对稳定,水泥地可垫木板、干草或塑料薄膜等;把棚舍漏风的地方遮挡堵严,避免凉风侵入,以保暖御寒。
注意:防止湿润、腐烂发生氨气,损害畜禽的健康。
4、防病疫
冬季气候寒冷,容易感染病疫,诱使慢性病复发或加重,应留意防病疫;要多开窗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减少各种细菌的滋生。另外,舍内要增加空气湿润,避免鼻腔干燥给细菌留下可乘之机。
方法:预防气温骤降对机体的不良刺激,备好应激药品。同时还应重视耐寒提高,如:给它抗应激系列产品,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预防疾病发生。
注意:养殖场病原体多,病毒细菌密度大,畜禽易感。
5、防应激
天气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形成寒冷应激,对畜禽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另外捕捉、驱赶、惊吓、拥挤、保定、运输、高温、噪音、电刺激、空气污染、免疫注射、环境突变等等一系列异常刺激,当强度和作用时间达到一定量时,都可引起畜禽应激反应,对畜禽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
方法:平时尽量减少应激因素,避免过冷、断奶、转圈、免疫注射、出栏时粗暴惊吓刺激。补饲、换料要循序渐进,切忌突然变换。为了预防应激,平时可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营养(如自强宝、维安宝,含多种维生素、必需氨基酸、益生菌)。
注意:提前饲料中添加抗应激剂,对抗应激是必要的。
6、适量通风
冬季降温后,猪舍开始封闭保温,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对猪的呼吸器官影响严重,当猪舍内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猪体抗病和御寒能力会显着下降。
方法:每天利用正午高温时段,翻开门窗通风,排除有害气体,换入新鲜空气,以利于猪的生长发育。因为冬天气温低,猪舍通风换气有必要控制通风量,要求猪舍内风速不超过0.2米/秒。
注意:通风前要注意舍温。
1、饲喂营养完善的全价日粮
促进猪群对日粮消化和吸收,冰冷的饲料在冬季对猪群的影响很大,尽量饲喂干粉料,或采用温热水拌料饲喂,有条件的应提供清洁的温水,供猪自由饮用。
2、调整饲喂制度,增加喂料次数
增加喂料次数的目的是相对增加采食量,以填补由于温度低造成猪体内脂肪、肌内代谢产热造成的体重亏空。有条件的猪场,采取自由采食。冬季夜晚时间长,饲喂时间应安排提前早饲和延后晚饲或增加夜饲。
3、提高饲料能量水平
冬季因机体维持需要增加,可适当提高饲粮的能量水平,可在原来饲料能量水平的基础上提高10%左右。大猪低点,小猪高点。小猪可添加油脂类高能饲料,大猪可加大玉米等普通能量饲料在配合料中的数量。
4、保证饲料的质和量
不喂发霉、变质、腐败、冰冻、有毒等饲料,冬季要尽量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温”饲喂。
5、母猪实施分阶段饲喂
在保证母猪不同生理阶段对营养需要的前提下,合理增减营养和采食量,提高母猪冬季的繁殖力。
立冬后,猪养殖生产中注意什么,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就介绍到这里了,立冬过后,天气寒冷,给猪舍防寒同时还需要补充能量。要提醒大家,相信科学,接受养猪新技术,努力降低养猪成本。还要注意天气环境和畜禽体质的变化,在寒冷的环境里以抗应激、防病为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氨基酸肥料,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028aohe.com/120216.html